电子电路仿真分析与设计内容摘要:

”项设为- 10mv。 这样才能起到差模输入的作用。 2. 设置分析类型 3. AnalysisSimulate,调用 Pspice A/D 对电路进行仿真计算。 4.测得恒流源给出的静态电流为 ,晶体管 Q1和 Q2的发射极电流相等,都为。 (思考为什么是相等的) 5. 在 probe 下,单击 TraceAdd,在 Trace Expression 中输入要显示的变量。 若要观察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编辑表达式为: V(out1) / (V(Vs+:+)V(Vs:+)); 若要观察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编辑表达式为: (V(out1)V(out2)) / (V(Vs+:+)V(Vs:+))。 得到结果如下: 6. 用游标测量, 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为 ,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为 (为什么)。 两条曲线的上限截止频率点都是。 二、分析双端输入时的共模电压增益 将原理图 打开,另存为。 vs+的属性设置不变。 Vs的“ AC”属性设置为 10mv,使其和信号源 vs+一样,这样就相当于在两个输入端加上了相同的信号,起到共模输入的作用。 2. 设置分析类型 3. AnalysisSimulate,调用 Pspice A/D 对电路进行仿真计算。 4. 在 probe 下,单击 TraceAdd,在 Trace Expre。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