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摆动杠杆夹具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粗铣IT9,精铣 IT7。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 :精铣: +;粗铣: + 铣削上端面,对上端面尺寸没有影响。 对左端面和中端面有影响 对左端面的影响是 精铣 前 : +;粗铣 前 : + 对中端面的影响是 精铣 前 : +;粗铣 前 : + 钻 粗铰φ 12孔。 8 确定钻 铰 精铰φ 12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由表 427 可查得,粗铰余量 Z 粗铰 =;钻孔余量 Z 钻=。 查表 45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粗铰:IT9;钻: IT12。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粗铰: ;钻:。 综 上 所 述 , 该 工 序 各 工 步 的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分 别 为 粗 铰 : φ12+;钻:φ +。 钻 铰φ 12 盲孔。 确定钻 铰 精铰φ 12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由表 427 可查得,精铰余量 Z 精铰 =;粗铰余量 Z 粗铰=;钻孔余量 Z 钻 =。 查表 45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精铰: IT7;粗铰: IT9;钻: IT12。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铰:。 粗铰:。 钻:。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精铰: φ +;粗铰:φ +;钻:φ +。 钻 铰 精铰φ 15孔 确定钻 铰 精铰φ 15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由表 427 可查得,精铰余量 Z 精铰 =;粗铰余量 Z 粗铰=;钻孔余量 Z 钻 =。 查表 45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精铰: IT7;粗铰: IT9;钻: IT12。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铰:。 粗铰:。 钻:。 综 上 所 述 , 该 工 序 各 工 步 的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分 别 为 , 精 铰 : φ+;粗铰:φ +;钻:φ +。 钻 M10孔φ 9,攻螺纹 M10。 确定 钻 粗铰φ 9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 尺寸和公差。 由表 427 可查得,粗铰余量 Z 粗铰 =;钻孔余量 Z 钻=。 查表 45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粗铰:IT9;钻: IT12。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 钻:。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粗铰: 9 φ 9+;钻:φ +。 然后 攻螺纹 M10mm。 钻 铰φ 12 孔。 确定钻 铰 精铰φ 12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由表 427 可查得,精铰余量 Z 精铰 =;粗铰余量 Z 粗铰=; 钻孔余量 Z 钻 =。 查表 45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精铰: IT7;粗铰: IT9;钻: IT12。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铰:。 粗铰: ; 钻:。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精铰: φ+; 粗铰 : φ +; 钻:φ +。 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钻 铰 精铰φ 6孔。 确定钻 铰 精铰φ 6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由表 427 可查得,精铰余量 Z 精铰 =;粗铰余量 Z 粗铰=;钻孔余量 Z 钻 =。 查表 45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精铰: IT7;粗铰: IT10;钻: IT12。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铰:。 10 粗铰:。 钻:。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精铰:φ+;粗铰:φ +;钻:φ +。 粗,精铣 8mm 槽 ;粗,精铣 2mm 槽。 确定粗、精铣 8mm 和 2mm 槽 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由表 432 可查得;精铣的的加工余量是 ;查表 47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粗铣 IT9,精铣 IT7。 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铣: +;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 :精铣前 + 粗铣前 0。 铣 2mm 槽,精铣前是 +,粗铣前 0。 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铣左端面 粗铣工步 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削用量选择 1.选择刀具 1)根据表 4— 75 至表 4— 79,选择 YG6 硬质合金刀片。 根据表 4— 76,铣削深度 ap≤ 4mm 时,端铣刀直径 d0为 80mm,ae为 60mm。 但已知铣削宽度 ae为 24mm,故应根据铣削宽度 ae≤ 90mm,选择 d0= 100mm。 由于采用标准硬质合金端铣刀,故齿数 Z=10(表 )。 2)铣刀几何形状(表 3. 2):由于δ b≤ 800MPa,故选择。 kr=60176。 , kre=30176。 ,kr′= 5176。 ,α 0=8176。 ,α 0′ =10176。 λ s= 15176。 ,γ 0= 5176。 2.选择切削用量 1)决定铣削深度 ap由于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大刀内切完,则 a p=h= 1mm 2)决定每齿进给量 fz 采用不对称端铣以提高进给量。 根据表 ,当使用 X51 铣床功率为 时, fz= ~ / z 但因采用不对称端铣,故取 11 fz= / z 3)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寿命根据表 ,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 ; 由于铣刀直径 d0= 100mm,故刀具寿命 T=180min(表 3. 8)。 4)决定切削速度 vc。 和每分钟进给量 vf 切削速度 vc可根据表 3. 27 中的公式计算,也可直接由表中查出。 根据表 3. 13,当 d0= 100mm, z= 10, ap≤ 5mm, fz≤ / z时, vt= 124m/ min, nt= 395r/ min, vft= 316mm/ min。 各修正系数为: k MV=kMN= k Mv= ksv=ksn= ksvf= 故 vc=vtkv=124 = 124m/min n= ntkn= 395 / min= 395r/ min vf= vftkvt= 316 根据 X51 型立铣说明书(表 3. 30)选择 nc= 380r/ min, vfC= 320mm/ min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为 vc =10000nd = 100 380/1000m/min=fzc=znvcfc=320/380 10mm/z= 5)校验机床功率根据表 3. 23,当δ b= 560~ 1000MPa, ae≤ 90mm, ap≤ 4mm, d0= 100mm, z=10, vf= 320mm/ min,近似为 Pcc= 根据 X51 型立铣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 PcM= = 故 Pcc< PcM,因此所选择的切削用量可以采用,即 ap=2mm, vf= 320mm/ min, n=380r/ min, vc= / min, fz=/ z, f=。 6)计算基本工时 12 tm =fv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