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td-lte覆盖方案建议书内容摘要:
(EIRP)[dBm] 接收端 接收天线数 接收天线增益[dBi] 热噪声密度[dBm/Hz] 噪声系数 [dB] 热噪声 [dBm] Target SINR[dB] 干扰余量 接收机灵敏度[dBm] 传输损耗 POI插损 分路器插损 3 3 3 3 3 3 3 合路器插损 1 1 1 1 1 1 1 耦合损耗 70 70 70 70 70 70 70 人体损耗 [dB] 0 0 3 0 0 3 0 车体穿透损耗 0 0 20 0 0 20 0 [dB] 漏缆百米衰减[dB/百米 ] 最大允许空间路径损耗 [dB] 室外最大覆盖距离 [米 ] 3) 下行 CRS 功率覆盖分析 CPE 车载终端 CRS发射功率 POI插损 分路器插损 3 3 合路器插损 1 1 耦合损耗 70 70 人体损耗 [dB] 0 3 车体穿透损耗 [dB] 0 20 漏缆百米衰减 [dB/百米 ] 200米功率 [dBm] 400米功率 [dBm] 600米功率 [dBm] 700米功率 [dBm] 800米功率 [dBm] 900米功率 [dBm] 1000米功率 [dBm] 4) 分析建议 从上、下行的业务链路预算看,如果采用车载 CPE 转车内 WIFI 的覆盖方式,由于不需要考虑穿透损耗,泄露电缆方式的隧道覆盖可以支持比较远的覆盖距离;在以下行业务为主的情况下,满足 10Mbps 下行业务速率要求时 可以支持覆盖接近 900 米。 考虑 CRS 信号的功率覆盖要求,车载 CPE 的方式可以支持覆盖距离为 600 米。 综合业务的链路预算分析以及 CRS 的功率覆盖要求,建议单 RRU( RRH)的覆盖距离不大于 600 米;再考虑相邻 RRH 间的切换和重叠覆盖, 建议单 RRH 的覆盖距离为600 = 450 米。 注: 由于泄露电缆的型号未知,以上分析中采用的百米衰耗值以及耦合损耗可能与实际不符。 以上分析采用的百米衰减值和耦合损耗值比较大,实际的结果可能比链路预算分析要好。 地铁站台区域吸顶天线方式覆盖的链路预算分析 1) 上行信道及业务的覆盖分析 场景类型 室内 室内 子帧配置 配置 2, 3:1:1 配置 1, 2:1:2 发射端 CPE CPE CPE CPE 边缘用户目标速率 [Kbps] 500kbps 1000kbps 500kbps 1000kbps 系统带宽 [MHz] 20 20 20 20 MCS等级 8 3 4 0 BLER 10% 10% 10% 10% TBS[bit] 2750 5500 1375 2750 单用户 RB配置 20 100 20 100 占用带宽 [Hz] 3600000 18000000 3600000 18000000 单天线最大发射功率 [dBm] 23 23 23 23 发射天线数 1 1 1 1 发射天线增益 [dBi] 3 3 3 3 发射天线馈线、接头和合路器损耗 [dB] 0 0 0 0 人体损耗 [dB] 0 0 0 0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dBm] 接收端 接收天线数 2 2 2 2 接收天线增益 [dBi] 馈线、接头、合路器损耗 [dB]。地铁td-lte覆盖方案建议书
相关推荐
模的安装工艺 墙柱模安装顺序:搭设安装架子→四侧模板安装就位→检查对角线、垂直度和位置→安装横向背楞、柱箍→安装有梁口的定型模板→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 墙、柱模板施工安装: 在距墙、柱 1500mm 处地下室底板上埋设 L 型预埋件作可靠支撑点;在外墙止水带以下的 500mm 22 的钢筋作控制外墙墙模下口标高,预埋时位置必须准确,上口标高一致。 在内墙两侧、柱的四周用 1: 2
要划定材料堆放区,搅拌区及废品存入区,并要远离火源。 在每道工序固化期内严禁所有人员进入。 不能因赶工期而在未固化前施工。 无振动防滑坡道施工方案 总则 、适用范围 本方案是使用当前项目指定的欧进无震动防滑车道的施工工程。 其他有关例如地面的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整体保护、施工安全等技术要求或建议作为本施工方案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内容。 、施工依据 本施工方案依据以下要求: (
旧支出,按具体时间来确定。 D.支持性服务(软件使用咨询):现在正在运用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来询问相关软件开发商。 E.材料(应用软件及其他) : 10 万元左右 人员 (列出所需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 ) 馆长: 1 名 副馆长: 1 名 采编部: 2 名 流通部: 3 名 阅览部: 10 名 网络技术部: 5 名 设备 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是一个以 Inter
具结构。 总之,如果要使塑件具有良好的性能与外表,要使塑件的成型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一定要认真考虑浇口位置的选择[ 12]。 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尽量缩短流动距离。 2) 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最大处。 3) 必须尽量减少熔接痕。 4) 应有利于型腔中气体排出。 5) 考虑分子定向影响。 6) 避免产生喷射和蠕动。 7) 浇口处避免弯曲和受冲击载荷。 8) 注意对外观质量的影响
带 挂 在 吊 具 上 , 指 挥人 员 指 挥 吊 车 收 紧 吊 绳 , 机 舱 工 人 检 查 吊 带 受 力 情 况 及 吊 带是 否 能 损 伤 机 舱 内 部 附 件 , 检 查 无 误 后 , 在 机 舱 头 部 及 尾 部各 挂 一 条 控 制 绳 , 退 出 机 舱 , 吊 车 听 从 指 挥 人 员 指 挥 , 相 互配 合 吊 起 机 舱 , 拉 机 舱 的 拖 车 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