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制:在管道施工的同时,在工作区的预制场地,由专人进行盖板预制,盖板预制时,根据设计要求将盖板钢筋制作绑扎成形,分批由监理验收,将预制好的盖板按规格大小分别堆放。 d、检查井质量标准 ◇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井内流槽应平顺园滑,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正确。 ◇井室盖板尺寸留孔位置应正确,压墙缝应整齐。 ◇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要正确。 闭水试验 为 确保管道施工质量,雨污管在回土以前均需做闭水试验,检查管道及检查井渗水是否在规定允许值内。 a、施工工艺流程 N Y 管头封堵 注水 24 小时 监理检验 回 填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2 b、试验方法 ◇管头封堵:将试验段管道的下游及上游检查井的进水管给予封堵,封堵采用砖砌水泥砂浆抹面,然后利用上游检查井进行闭水。 ◇注水:试验管段从上游井注水,待管段注满水后,经 24 小时浸泡,使管壁充分吸水。 使水位下降稳定。 ◇试验:试验水位,应为试验管段上游管 内顶以上 2米,如上游管内顶至检查井口的高度小于 2米时,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 试验观察时间不得少于 30 分钟,然后记录检查井的水位下降高度,计算出实际渗水量,然后与允许渗水量相比较,小于允许值则试验合格,大于允许值则需检查原因。 找出问题所在,进行处理。 如渗水部分不易看出,可在水内渗一些大红粉,使渗水部位位置显形,便于处理,然后重新进行注水试验,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沟槽回土 a、回土注意事项 ◇回土必须在管道所有隐蔽工程监理确认及管道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同时管道基础混凝土也应达到一定的强度。 ◇回填顺序应按沟 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行,以保证排水畅通,并在两侧同时下土均匀夯实,以防管道移位,检查井等附属物回土应四周同时进行。 ◇回土高度应配合检查井的砌筑,不使泥水流入井内,当土回至地面而检查井尚未盖上时,井口的四周要作好土堤,并应高出地面20 厘米。 b、回填碾压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3 ◇胸腔及管顶 50 厘米以下部分:回填时,槽内不得有积水,并分层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 20 厘米,并掌握最佳含水量,土过干时可适当洒水,过湿时,应晾洒或换土,用木夯打击密实,使其达到密实度要求。 ◇管顶 50 厘米以上部分,回填时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松 铺厚度不超过 30 厘米,并掌握最佳含水量,土过干或过湿,分别予以适当洒水和晾晒。 使其达到规定密实度要求。 c、回填土质量标准 ◇在管顶以上 500 毫米以内,不得回填大于 100 毫米的石块,砖块等杂物。 ◇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质。 ◇回填密实度达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雨水口及雨水支管施工 a、雨水口 ◇雨水口采用边沟式单篦雨水口,水泥砂浆砖砌体,并粉刷,混凝土基础。 ◇雨水口应控制其平面位置,道路纵坡最低点应设置雨水口。 ◇雨水口井圈表面高程应比 该处道路路面低 2~ 3 厘米,并与周边路面在 2米范围内接顺,以利雨水收集。 ◇雨水口外边线应与道路上的缘石内侧边线位于一条直线上。 b、雨水支管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4 ◇本工程雨水支管采用 UPVC 管,橡胶圈接口,砂基础、砂护管至管顶。 ◇支管埋设必须在路基垫层施工碾压完毕后进行,以确保支管质量。 ◇支管应直顺,坡度符合设计规定。 四、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区域内已埋设多种管线,施工时应密切注意。 严禁给水管道穿越排水检查井,施工中破坏的给水井按原样恢复。 施工过程中遇到不明地下管线及其他情况时及时与设计联系。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5 第四节 道路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做好施工测量、放样等工作,施工放样应严格按设计坐标进行,并应对全线水准点进行闭合校验。 施工前应先清除场内耕植土及杂物,然后根据地形情况整平,形成一流水坡,不得存在坑、洼地,以防场地积水。 二、施工工艺流程 三、拆除老路面 : 老路面拆除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的方法,即用镐头机破砼老路面,铲车装废料,自卸汽车配合外运。 四、路基填挖 路基排水 在施工沿线路基两侧设置纵向排水边沟与 就近排水系统或积水坑接通,将路基范围内的降水汇集于边沟内并引至附近河浜 ,排水边拆除老路面 路基土方挖填 水泥稳定层 砼路面浇筑 砼侧石铺设 人行道板铺砌 监 理确认 监理确认 监理确认 废料外运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6 沟沟底宽 50 厘米,深 60 厘米,边坡 1:,沟底纵坡不小于 %。 路基施工 1)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2) 道路施工范围内土方挖填施工前必须对耕植土、杂填土、障碍物等进行处理。 3) 耕植土清除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推挖 ,并在施工区域征地范围线内集中归堆。 4)在设计断面全宽范围内,每隔 10 米进行标高控制,高挖低填。 挖方时不得乱挖或超挖。 道路施工应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 ,路基填土料不得使用含有机质较多的腐殖土、生产垃圾土、淤泥或建筑垃圾,超过 10cm 粒径的土块应打碎使用。 各类回填土应根据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进行现场控制。 施 工 准 备 施 工 测 量 放 样 分 层 填 筑 路 基 压 实 度 检 验 下一层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分基设计标高 报 监 理 验 收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7 5)填土路段的表层必须干燥、无积水现象,填土必须由路中向两边填筑,填筑时要保证一定的横坡。 填土时分层填筑,每层应铺平,每层填土一般松厚不超过 30cm,用压路机碾压密实,路基压实必须尽可能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碾压工作从路基边缘向路中心进行,一般碾轮每次重叠 15~ 20cm,应碾压 5~ 8遍,至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密实度时方能进行上一层的填土作业。 6)填筑 土基应根据不同土壤适当抛高,以使压实后正好达到设计要求,抛高数值根据实地土质情况确定。 7)路基填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对道路中线位置和横、纵断面路基顶面高程及路基顶面中线两侧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竣工测量,修改不符要求项目。 路槽经修整碾压后,应平整密实,没有明显碾压轮迹,无翻浆、弹簧和起伏现象,横坡与设计道路横坡一致。 8)雨季施工要注意检查,必要时应改进排水设施,确保外围排水系统畅通。 9)雨季填筑时,要做到随运、随铺、随压,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散混合料压实,如停工时间较长后,复工时,要在表层接近碾压最 佳含水量时继续压实或填筑。 10) 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① 施工过程中 ,如出现局部翻浆等现象 ,应即用挖 掘 机挖除后用塘碴分层回填碾压。 如出现大面积翻浆 ,则应加强排水、降水措施。 对翻浆严重的区域采用塘碴进行置换 或用好土置换。 ② 弹簧土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 ◇ 清除表土和局部湿土施工时 ,拟采用人工进行施工 ,以减少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8 对原状土的扰动。 ◇ 清除表层土层后 ,如土基含水量较高 ,则应让原地面尽量晾晒一段时间。 ◇ 在施工中 , 如局部现出弹簧土 , 则应立即停止施工 , 加强排水、晾晒 , 待表层孔隙水消散 后通过监理验收后方可施工。 七、水泥稳定砂碎石基层施工 工程概况 本工程车行道 5%水泥稳定砂砾石厚度为 15cm,人行道 3%水泥稳定砂砾石厚度为 15cm。 施工工艺流程 原材料选用 a、碎石 级配碎石垫层验收 材料检验、计量 测 量 放 样 材 料 拌 和 混 合 料 摊 铺 混 合 料 碾 压 混 合 料 养 生 监 理 验 收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29 碎石应质地坚硬、洁净,抗压强度不低于 80MPa,其压碎值不大于 30%,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 4cm。 含泥量小于 1%。 碎石的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 筛孔尺寸(毫米) 2 5 10 20 30 通过百分比 (按重量计 ) 07 1020 1530 3050 6080 90100 100 b、水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 c、水 一般人或牲畜饮用水均可使用。 但不应含有影响基层混合料强度的油、盐、酸类有机物。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 a、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的水泥含量按要求为 5% (3%)。 即: 水泥剂量 (%)= 水泥质量 / 碎石质量 最佳含水量根据水泥稳定碎石的各项技术要求通过现场取样试验来确定。 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技术要求 :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 量不低于 100Mpa。 c、混合料的设计步骤如下 : ◇ 按选用的原材料,配制 4~ 5 种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料。 ◇ 用重型击实试验法,分别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的干密度。 ◇ 对每种配合比的混合料,按规定的压实要求制作试件。 随材料的类型和试验结果的变差系数而异 , 做平行试验。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30 ◇ 试件经养生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R 和变差系数 CV( 以小数计 )。 ◇ 根据设计抗压强度 Rd,选定合适的配合比。 此配合比试验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 R 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Rd R ≥ 1λ CV 式中:λ为保证率系数。 对这样重要的工程应取保证率 95%,此时λ =。 考虑到室内试验与现场施工的差异等因素,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试验确定的多 ~ %。 施工前准备的工作 a、在临设场地划定一块区域建立混合料搅拌站,用白灰打线,平整场地。 采用 JS500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 b、备料 搅拌站位置确定后,在搅拌站旁 划定水泥、碎石、石粉的堆放位置并用砖墙隔断。 在材料堆放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卸料,两种材料不得混卸在一起,散装水泥应输送至储灰罐内。 c、平面及高程测量 采用测量仪器每隔 30m 设置基层外沿边线及中线的平面控制点。 对级配碎石垫层高程进行复测,当垫层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相差较大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后对垫层顶面高程进行修整。 校核道路旁临时水准点,定出基层的设计高程及虚辅高程的施工控制高程。 南湖中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 技术部分 31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a、 施工程序 b、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水泥稳定砂碎石,拌和时应根据配合比进料,根据不同的道路严格控制集料的最大料径,必要时应先清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颗粒,不得随意更改混合料的配合比及石料的级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