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16 模具总装图 16 模具工作的过程 18 模具的安装、调整和安全措施 18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4 第一章 概述 冷冲压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 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完成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率很高,操作方便。 它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独到的特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如机械、航空、汽车、电子、轻工、仪表和家电等工业部门生产中的应用。 冲压工艺有生产率高、产品一致性好、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能成形复杂零件、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当今的制造业中,模具设计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冷冲模设计制造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中占有半数以上的产值。 因此,冲压技术对发展生产、增强效益、更新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塑料成型同样 在工业化生产的今天占有很大的比重,塑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比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因此工业上很多制品需要用塑料成型。 成型塑料制件的机械称注塑模,在设计注塑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制件的形状、大小、壁厚等因素来设计各个相对应的部分。 总之,注塑模的设计需要相当的细心,只有了解了整个设计过程才真正的算是个设计型人才。 5 第二章 “垫片”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实验 内容及任务 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产品图 二、设计任务:完成该产品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 说明书、模具装配图及工作零件图。 三、设计工作量 制订冲压工艺方案 模具总装图 1 张,凸模及凹模零件图 2 张 设计说明书 1 份, 20 页左右 四、设计要求 图纸用 CAD 绘制并交纸质图及电子档 本任务书应与说明书、图纸一同装订成册,并加封面,装入资料袋中,否则不接收 设计必须认真仔细,允许讨论,但严禁抄袭、复制或复印。 图 21 垫片 名称:垫片 批量:大批量 材料: 10 号钢 6 厚度: 1mm 工件的 工艺性分析 这个零件的工序有冲孔和落料两个工步,材料为 10 号钢,此工件结构较为简单,需要冲两个直径分别为 17mm和 20mm的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 mm并满足  的公差,查表可以得到它的公差等级为 IT14 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精度较低,用 简单 的冲裁就可以满足 零件的 要求。 冲压 工艺方案的确定 基本工序 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工序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的工序。 工序数量及顺序 可以按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先后进行组 合冲裁,采用如下的三种工艺方案: ( 1) 落料 —— 冲孔 单工序冲裁 模 ( 2) 落料 —— 冲孔 复合冲裁模 ( 3)冲孔 —— 落料 级进冲裁模 对分析三个方案进行分析,方案一 是单工序冲压,它的结构简单,需要用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来对零件进行加工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是复合模,这种生产方式的生产力较高,可视性自动化生产,劳动强度较低,且精度较高,生产成本较为昂贵,且适合少量零件生产。 方案三是级进方式,生产效率较高,需要模具、压力机 和操作人员较少,劳动强度较低,同时,需要零件形状 简单 、尺寸较小且适合大批量生产。 综上所述,采用第三种 级进模生产方式来进行冲裁零件。 因为方案一的生产效率较低,且需要两副模具来进行操作, 成本较高, 工序太多, 不适合此零件。 方案二 则由于效率不高,成本昂贵而不选择。 只有级进模可以符合零件的要求:大批量生产,且效率较高,精度也较高,价格不是特别昂贵 ,合工件的技术要求。 所以方案三较为合适,我们在用方案三进行制作。 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7 排样方式 的设计和确定 此零件为简单的模具 , 分 析可得 应采用单直排的排样方式,零件可能的排样方式有 下图所示三 种。 冲件之间以及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搭边值分别为 ,。 比较 排样一、排样二和排样三, ,所以应采用 图。 现 计算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看哪种排样的利用率最高。 ( 1) 采用直排横放产品的方式,计算可得材料的面积为 A= 2mm 、B=、 h=,得到材料的利用率为: % 54 51%1 00BhnA  排样 如图 22 所示: 图 22 横排样 ( 2) 采用直排竖 放产品的方式, 产品排样如下图所示, 计算可得材料的面积为 A= 2mm 、 B=42mm、 h=,得到材料的利用率为: % 54 51%1 00Bhn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