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k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内容摘要:

信息比特。 数字调制用“星座图”来描述,星座图中定义了一种调制技术的两个基本参数:( 1)信号分布;( 2)与调制数字比特之间的 映射 关系。 星座图中规定了星座点与传输比特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映射”,一种调制技术的特性可由信号分布和映射完全定义,即可由星座图来完全定义。 同时 QPSK 信号可以看作两个载波正交 2PSK 信号的合成,下图表示 QPSK 正交调制器。 图 23 QPSK 调制系统原理图 QPSK 解调 原理 数字调制用“星座图”来描述,星座图中定义了一种调制技术的两个基本参数:( 1)信号分布;( 2)与调制数字比特之间的 映射 关系。 星座图中规定了星座点与传输比特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映射”,一种调制技术的特性可由信号分布和映射完全定义,即可由星座图来完全定义。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进制移相键控。 QPSK 是在 M=4 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 45176。 , 135176。 ,225176。 , 315176。 , 调制 器 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的载波 相位 配合起来, 5 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是说需要把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 00, 01, 10, 11,其中每一组称为双比特码元。 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 QPSK 中每次调制可传输 2 个信息比特,这些信息比特是通过 载波 的四种相位来传递的。 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比特。 由 QPSK 信号的调制可知,对它的解调可以采用与 2PSK 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 解调原理图如下所示,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分别采用相干解调方式解调,得到 ()It 和 ()Qt ,经过抽样判决和并 /串交换器,将上下支路得到的并行数据恢复成串行数据。 图 24 QPSK 解调 系统原理图 6 三、 MATLAB 仿真结果 QPSK 的产生及加噪仿真 图 31 通过 matlab 产生两路相互正交的 2PSK 信号,信号叠加后的到合成序列,对合成序列进行加噪处理。 QPSK 解调前后信号仿真 7 图 32 QPSK 码元恢复 然后相干解调中,正交路和同相路分别设置两个相关器 (或匹配滤波器 ),得到 I(t)和Q(t),经 电平判决和并一串变换后即可恢复原始信息。 当然,如果调制端是差分编码的,那么解调中并串变换后还需一个差分解码。 假如已调信号分别为同相路和正交路,ω为载波频率,那么相干解调后,同相路相乘可得 8 正交路为: 经过低通滤波后,可得: 在完成通过滤波器之后,将码元再通过并串转换, 就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的码元序列。 图 33 9 误码率分析 图 34 有图示可知, QPSK 调制解调有比较低的误码率,所以因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0 四、 程序清单 clear all close all t=[1::]。 tt=length(t)。 x1=ones(1,800)。 for i=1:tt if (t(i)=1 amp。 t(i)=1) | (t(i)=5amp。 t(i)=7)。 x1(i)=1。 else x1(i)=1。 end end t1=[0::]。 t2=0::。 t3=1::。 t4=0::。 tt1=length(t1)。 x2=ones(1,800)。 for i=1:tt1 if (t1(i)=0 amp。 t1(i)=2) | (t1(i)=4amp。 t1(i)=8)。 x2(i)=1。 else x2(i)=1。 end end f=0::1。 xrc=+*cos(pi*f)。 y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