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计算书修改内容摘要:

最 不利消防立管上出水水枪数为 2支,故消防立管的流量为 sLQ /  消防立管选用 DN100PPR 管 , 查 ppr 水力计算表得流速 v = , 1000i =。 消防环管径的确定 该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为 40 L/s,故考虑着火点处需要 8股水柱同时作用,则消火栓用水量为 sLQ /  消防环状给水管选用 DN150 钢管,查钢管水力计算表得流速 v = m/s, 1000i =。 总水头损失的计算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19 屋顶试验消火栓到贮水池最低水位的管道长度为 mL  底环环管长度为 mL 2  则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为   k P aOmHh y 2 管路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10% 计,则总水头损失为    k P aOmHhh y 2 消防水泵的选择 消防水泵的流量 消防水泵的流量按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确定,故 sLQ /  消防水泵的扬程 消防 水泵的扬程按下式计算: zgxhb hhHH  其中, xhH —— 最不利消火栓栓口处所需压力, mH2O; OmHH xh 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20 gh —— 管网的总水头损失 , mH2O; OmHhg  zh —— 最不利消火栓与水池最低水位的高差, mH2O; OmHh z  ∴ k P aOmHH b 2  消防水泵的选型 根据确定的流量和扬程,选择 150DLS15020 消防泵 2台( 1用 1 备)。 流量 Q = L/s,扬程 Hb = 120 m,转速 n = 1480 r/min,电机功率为 90 kW,电机型号为 Y250M4,水泵基础尺寸为 L B = 345 mm 510 mm。 消火栓减压孔板的计算 为了使各层消火栓栓口处的压力接近 Hxh,需在下层消火栓前设减压设施(采用减压孔板),以降低消火栓栓口处的压力,从而保证消火栓的正确使用(当消火栓栓口处 的动水压力不超过 MPa 时,可考虑不设减压设施)。 减压孔板的设计根据最不利立管进行,其余立管均应满足水压要求,而不致于出现水压不足。 减压孔板的选择是根据水泵工况时各层消火栓口的剩余水头来决定的。 各层消火栓口的剩余水头 sH 按下式计算: )(   xhbs HhzHH 其中, bH —— 消防水泵的扬程, mH2O; OmHHb 2120 z —— 水池最低水位至计算层消火栓栓口的垂直高度所要求的静水压力, mH2O; h —— 水池至计算层消火栓的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mH2O;   1000 zh ( mH2O) xhH —— 消火栓栓口处所需压力, mH2O; OmHH xh  ∴   hzhzH s ( mH2O) 计算结果见表 11。 换算剩余水头 39。 H 按下式计算: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21 139。 2  vHH s 其中, v 为水流通过孔板后的实际流速,消火栓流量 Q = ,消火栓管道管径为 DN70,则有 smDQv / 2 32    ∴ 39。 sHH= ( mH2O) 根据计算的 39。 H 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表 选用减压孔板孔径。 计算结果见表 21。 水泵结合器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条规定:每个水泵结合器的流量应按 10 ~15 L/s 计算。 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水量为 ,故水泵结合器的数量为 3个,型号均采用 SQB150。 消火栓系统管道调压孔板的计算表 表 21 消火栓 标 高 标高差 ∑ h Hs H39。 孔 径 d 编 号 (m) (m) (m) (m) (m) (mm) 1 2 3 4 5 6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22 7 18 8 17 9 17 10 17 11 17 12 16 13 16 14 16 15 15 16 15 17 15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 管系水力计算 设计基本数据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0842020),此建筑的火灾危险等级属于中危险 І级,故其设计喷水强度为 6 L/min m2,设计作用面积为 160 m2,系统喷头的工作压力为 MPa。 喷头的选用和布置 标准层 住户自喷 平面图 地下 停车场自喷系统 布置 本设计采用作用温度为 68 ℃闭式玻璃球喷头,考虑到建筑美观,采用吊顶型玻璃球喷头。 喷 头的水平间距一般为 m,不大于 m。 个别喷头受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其间距会适当增减,但距墙不小于 m,不大于 m 水力计算 按作用面积保护法计算: 1) 最不利喷头工作压力为 ,其喷头出水量为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23 0 .1 3 3 1 0 0 1 .3 3 /q K H L s    2) 划分矩形作用面积为 长边 1 . 2 1 . 2 1 6 0 1 5 . 2L A m    短边 160    3) 在最不利层( 16层)划分最不利作用面积 4) 作用面积内 喷头布置为: ,见图 22 中的 (a),按 222A B R可推求出喷头的保护半径为 mR 22  则可得到作用面积内任意 4个喷头所组成的最大、最小保护面积,如图 22中的 (b)、(c),每个喷头的保护面积为 S = π R2 = m2 21 mSRRF  22233 . 2 2 3 . 1 4 2 . 3 7113 . 53 . 5 3 . 2 3 . 5 3 . 2 1 . 3 5 83 6 0 4 3 6 0 4a r c tgnRFm             223 112 .3 7 3 .5 8 .2 9 5 1 7 .6 4 1 .3 5 8 0 .8 022F S F m         22 2 241 . 82 . 3 7 9 012 . 3 71 . 8 2 . 3 7 1 . 8 2 . 3 7 1 . 8 0 . 4 62 3 6 0a r c tg           22 2 250 . 82 . 3 7 9 012 . 3 70 . 8 2 . 3 7 0 . 8 2 . 3 7 0 . 8 0 . 0 3 42 3 6 0a r c tgFm            39。 23  22 2 39。 2631 . 82 . 3 7 9 012 . 3 71 . 8 3 . 2 2 1 . 8 2 . 3 7 1 . 8 2 0 . 2 92 3 6 0a r c tgF F m              则作用面积内 4个喷头组成的最大保护面积为: 2m a x 1 26 5 .4 4 4 6 5 .4 4 1 .2 1 4 0 .8 5 7 .3 6S F F m         作用面积内 4 个喷头组成的最小保护面积为: 2m i n 1 2 4 5 64 8 . 9 2 4 8 . 9 1 . 2 1 2 0 . 8 0 . 4 6 0 . 0 3 4 0 . 2 9 4 5 . 3 1S F F F F F m             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24 其平均喷水强度为: 24 80 /( m in ) Lm ,  24 80 7. 06 / m in45 .3 1 Lm 与设计喷水强度的差值为 7% 20%  , 7. 06 6 17 .7 % 20 %6  ,符合要求。 (a) 2m a x 8 .2 4 7 .9 4 6 5 .4 0Am   2m i n 6 .3 7 7 .6 7 4 8 .9 0Am   停车 场自喷平面图 图 22 自喷系统作用面积内喷头布置计算草图 22 2 250 .82 .4 1 ( 9 0 a r c c o s )1 2 .4 10 .8 2 .4 1 0 .8 2 .4 1 0 .8 1 .9 3 0 .9 1 0 .9 8 0 .0 42 3 6 0Fm              则作用面积内 4 个喷头组成的最小保护 面积为: 2m i n 1 2 4 55 0 . 0 6 2 5 0 . 0 6 1 . 2 5 2 0 . 6 1 0 . 4 5 0 . 0 4 4 7 . 1 0S F F F F m           其平均喷水强度为: 24 80 /( m in ) Lm ,与设计喷水强度的差值为 6. 79 6. 0 13%6. 0  < 20%,符合要求。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25 图 23 自喷水力计算草图 5) 水力计算草图见图 23,喷头布置为: m m,则有 每根配水支管最大动作喷头数:0  (取 n0 = 5), 作用面积内配水支管数:  (取 N = 3) 动作喷头数: 0 5 3 1 5n n N    个 实际作用面积: 239。 mA  > 160m2 故应从实际作用面积内最有利配水支管上减去 1 个喷头保护面积,则实际计算面积为 239。 39。 mA  则作用面积内设计秒流量为 1 4 1 .3 3 1 8 .6 /SQ n q L s   , 理论秒流量为 sLqAQl / 5 66039。 39。  比较 Qs与 Ql ls,满足 ( ~ )sl 要求。 6) 确定管段管径:管径初步按喷头个数而定,沿程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2h ALQ 其中, A —— 管道比阻值,查《高层建筑设计手册》表 自喷系统水力计算表 表 22 建筑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说明书 设计书 26 L —— 计算管道长度, m; 校核 17 层最不利喷头 由于水箱高度已定,则需校核水箱高度是否满足最不利喷头所需压力。 最不利供水方式为水箱 — 报警阀 — 16 层最不利喷头,选取管径 DN125, Q=30L/s 时, A=。 水箱至 14 点的沿程水头损失为 220 . 0 0 0 0 8 6 2 3 ( 6 0 . 3 5 9 . 5 ) 3 0 0 . 6 2yh A L Q m      报警阀水头损失: 22 20 . 0 0 0 8 6 9 3 0 0 . 7 8kpH S Q m H O    ∴ 21 . 2 1 . 2 0 . 6 2 0 . 7 4yh H m H O    水箱应满足最不利层喷头压力要求的最小安装高度为 21 0 0 . 7 4 0 . 7 8 1 1 . 5 2p k pH H h H m H O       但实际上水箱与最不利层喷头的安装高度距离为 - = m H2O < m H2O 需设置局部增压设施,为保证供水安全,决定在水箱间采用气压罐,与设在地下水泵房相比可减少稳压泵扬程。 局部增压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04595)第 条规定: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水罐其调节水量为 5个喷头 30 s 的用水量,即 管 段 DN 喷头 Q Q2 A L hy K0 v 编 号 (mm) 个数 (L/s) (m) (m) (m/s) 12 25 1 23 32 2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