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总报告内容摘要:

者值都很大,说明围岩条件的不同,支护参数的不同,会导致喷射混凝土内部应力产生很大的离散性。 总体上 来讲 ,在本工程中,喷射混凝土在 维持 隧道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支护效果上来看,在喷射混凝土已经完毕的地段,基本上没有出现坍塌、开裂的现象,说明喷射混凝土的施作时间也是比较合理的。 14 ( 3)钢支撑内力监测 龙凤山隧道 钢支撑内力监测 断面共有 8个(见表 3),其中进口( 7标) 4个,出口( 8标)4个,总体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钢支撑内力 统计表( KN) 表 5 所处位置 断面桩号 围岩 类别 左侧边墙 左侧拱腰 拱顶 右侧拱腰 右侧边墙 隧道进口 ZK29+143 Ⅲ类 ZK29+607 Ⅲ类 YK29+145 Ⅲ类 YK29+582 Ⅲ类 隧道出口 ZK31+270 Ⅲ类 ZK31+590 II 类 YK31+268 II 类 YK31+634 II 类 左侧边墙均值 X =2967Kpa 样本标准差 S=5686 样本极差 R=17400Kpa 左侧拱腰均值 X =12163Kpa 样本标准差 S=26307 样本极差 R=79485Kpa 拱顶均值 X =24789 Kpa 样本标准差 S=22067 样本极差 R=60980Kpa 右侧拱腰均值 X =14555 Kpa 样本标准差 S=8972 样本极差 R=28802Kpa 右侧边墙均值 X =5954Kpa 样本标准差 S=6351 样本极差 R=17992 Kpa 从钢支撑内力监测值来看, 钢支撑总体上都是呈受压状态,拱顶压力值最大,拱腰次之,边墙部位最小。 钢支撑内 力最大 压力 值达到了 , 钢支撑承受了很 大的结构内力。 在此次监测过程中也有出现,在边墙 、 拱腰 和拱顶 位置 钢支撑均出现有拉力:拱顶出现拉力时,拱腰和边墙都呈受压状态,此时荷载以侧向压力为主;当一侧拱腰出现拉力时,另一侧拱腰基本上都是出现压应力,此时荷载以偏压荷载为主;当一侧边墙出现拉力时,另一侧边墙也将出现拉力,说明此时围岩压力以水平压力为主, 并且钢支撑端部没有充分固定。 钢支撑 总体上受力较大,说明 钢支撑 在维持隧道稳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样本标准差和样本极差来分析,两者值都很大,说明围岩条件的不同,支护参数的不同,会导致 钢支撑内 力产生很大的离散性。 总体上来讲,在本工程中, 钢支撑 在维持隧道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支护效果上来看,在 钢支撑 已经完毕的地段,基本上没有出现坍塌、开裂的现象,说明 钢支撑 的施作时间也是比较合理的 ,支护刚度也能保证隧道的稳定。 从钢支撑与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支护效果来看,钢支撑与喷射混凝土的内力分布基本一致,在喷射混凝土受压的部位,钢支撑也一般受压;在钢支撑受拉的部位,喷射混凝土也一般受拉,说明钢支撑与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支护效果比较明显。 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拱顶下沉 15 龙凤山 隧道拱顶下沉量测 断面共有 220 个 , 其中进口 111 个,出口 109 个。 在进口 111个监测断面中,Ⅲ类围岩监测断面 90 个,Ⅲ b 类围岩监测断面 16 个,Ⅳ类围岩监测断面5 个;在出口 109 个监测断面中,Ⅱ类围岩监测断面 44 个,Ⅲ类围岩监测断面 65 个。 现根据进出口以及不同的围岩类别统计列表分析。 (1) 进口Ⅲ类围岩拱顶下沉 分析 进口Ⅲ类围岩 拱顶下沉 监测值 统计表 表 6 断面桩号 拱顶下沉值( mm) 收敛时间 (天) 断面桩号 拱顶下沉值( mm) 收敛时间 (天) 拱顶左侧 拱 顶 拱顶右侧 拱顶左侧 拱 顶 拱顶右 侧 YK29+028 40 ZK29+098 68 YK29+060 60 ZK29+118 60 YK29+080 50 ZK29+143 60 YK29+100 70 ZK29+164 46 YK29+120 56 ZK29+184 54 YK29+145 58 ZK29+208 49 YK29+162 60 ZK29+225 44 YK29+186 50 ZK29+240 42 YK29+213 40 ZK29+259 45 YK29+230 50 ZK29+276 40 YK29+248 40 ZK29+293 34 YK29+266 42 ZK29+308 48 YK29+283 41 ZK29+323 52 YK29+300 39 ZK29+337 56 YK29+316 32 ZK29+353 48 YK29+334 30 ZK29+368 54 YK29+351 57 ZK29+383 40 YK29+369 28 ZK29+453 30 YK29+382 30 ZK29+468 27 YK29+400 40 ZK29+482 36 YK29+456 30 ZK29+495 35 YK29+470 34 ZK29+511 30 YK29+483 33 ZK29+527 30 YK29+503 32 ZK29+551 27 YK29+518 35 ZK29+567 39 YK29+537 32 ZK29+587 39 YK29+550 40 ZK29+607 22 YK29+566 40 ZK29+623 44 YK29+582 18 ZK29+636 44 YK29+600 15 ZK29+657 44 YK29+617 40 ZK29+678 42 YK29+640 45 ZK29+700 40 YK29+663 40 ZK29+742 43 YK29+676 42 ZK29+867 42 YK29+736 44 ZK29+994 51 YK29+928 40 ZK30+024 42 YK30+097 40 ZK30+078 42 YK30+120 42 ZK30+095 42 YK30+141 40 ZK30+114 41 16 YK30+300 40 ZK30+134 45 YK30+335 40 ZK30+160 46 YK30+411 30 ZK30+184 54 ZK29+030 59 ZK30+340 43 ZK29+058 72 ZK30+362 38 ZK29+078 71 ZK30+383 34 拱顶左侧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拱顶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拱顶 右侧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收敛时间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57d 从进口Ⅲ类围岩拱顶沉降监测值来看,由于三测点间距较近,各点监测收敛均 值 相差不大,拱顶右侧的值最大,为 ,拱顶位置测点沉降值 次之 ,为 ,拱顶左侧的监测值最小,为 ,三测点的监测值均质相差不到 5%,说明拱顶三测点的值均能代表拱顶的沉降情况,监测过程中,只要保证一个测点的监测情况,即可掌握拱顶围岩的变化状态。 从拱顶沉降均 值 来看,由于测点开始监测时,围岩的位移已经发生了一部分,因此,围岩拱顶的沉降 值实际上应该大于该均值,监测的结果反应,当Ⅲ类围岩监测沉降量在 12mm 以内时,一般拱顶沉降处于稳定状态。 从 样 本标准差来看,三个位置的标准差都很小,说明拱顶沉降监测值比较集中。 从样本极差来看,最大的只有 ,说明拱顶沉降监测值的分布范围并不大。 从拱顶沉降收敛时间来分析,拱顶沉降平均收敛时间为 天,一般在下台阶开挖时,拱顶沉降还会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变化情况并不太明显,即说明在Ⅲ类围岩条件下,下台阶的施工对拱顶围岩的影响不大,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下台阶可以长台阶开挖。 对 于 新奥法施工的隧道,一般 42 天过后,就应该准备二次衬砌的施作。 (1) 进口Ⅲ b类围岩拱顶下沉 分析 进口Ⅲ b 类围岩拱顶下沉监测值统计表 表 7 断面桩号 拱顶下沉值( mm) 收敛时间 (天) 断面桩号 拱顶下沉值( mm) 收敛时间 (天) 拱顶左侧 拱 顶 拱顶右侧 拱顶左侧 拱 顶 拱顶右侧 YK29+699 40 YK30+268 42 YK29+776 36 YK30+385 36 YK29+825 42 ZK29+779 42 YK30+169 50 ZK30+200 50 YK30+185 45 ZK30+235 70 YK30+200 48 ZK30+260 52 YK30+222 48 ZK30+287 52 YK30+253 48 ZK30+320 45 拱顶左侧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拱顶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拱顶 右侧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17 收敛时间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从进口Ⅲ b 类围岩拱顶沉降监测值来看,拱顶三测点监测收敛均值相差也不大,拱顶右侧的值最大,为 ,拱顶位置测点沉降值最小,为 ,拱顶左侧的监测值介于两者之间 ,为 ,三测点的监测值均质相差 也 不到 5%,说明拱顶三测点的值均能代表拱顶的沉降情况,监测过程中,只要保证一个测点的监测情况,即可掌握拱顶围岩的变化状态。 从拱顶沉降均 值 来看,由于测点开始监测时,围岩的位移已经发生了一部分,因此 ,围岩拱顶的沉降值实际上应该大于该均值,监测的结果反应,当Ⅲ b 类围岩监测沉降量在 13mm 以内时,一般拱顶沉降处于稳定状态。 从 样 本标准差来看, 除了拱顶左侧位置测量值标准差较大外,其余两 个位置的标准差都很小,说明拱顶沉降监测值比较集中。 从样本极差来看,最大的只有 ,说明拱顶沉降监测值的分布范围 很小。 从拱顶沉降收敛时间来分析,拱顶沉降平均收敛时间为 天,一般在下台阶开挖时,拱顶沉降还会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变化情况并不太明显,即说明在Ⅲ b 类围岩条件下,下台阶的施工对拱顶围岩的影响不大,为了加快施工 进度,下台阶可以长台阶开挖。 对 于 新奥法施工的隧道,一般 42 天过后,就应该准备二次衬砌的施作。 (3) 进口 Ⅳ 类围岩拱顶下沉 分析 进口 Ⅳ 类围岩拱顶下沉监测值统计表 表 8 断面桩号 拱顶下沉值( mm) 收敛时间 (天) 断面桩号 拱顶下沉值( mm) 收敛时间 (天) 拱顶左侧 拱 顶 拱顶右侧 拱顶左侧 拱 顶 拱顶右侧 YK29+873 36 ZK29+821 45 YK30+011 42 ZK29+917 38 YK30+057 39 拱顶左侧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拱顶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拱顶 右侧 均值 X =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收敛时间 均值 X =40d 样本标准差 S= 样本极差 R= 从 进口Ⅳ类围岩拱顶沉降监测值来看,拱顶三测点监测收敛均值相差也不大,拱顶 沉降 值最大,为 ,拱顶 左侧 位置测点沉降值 次之 ,为 ,拱顶 右侧的监测值最小 ,为 ,三测点的监测值均 值 相差也 都很小 ,说明拱顶三测点的值均能代表拱顶的沉降情况,监测过 程中,只要保证一个测点的监测情况,即可掌握拱顶围岩的变化状态。 从拱顶沉降均值来看,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