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内容摘要:

性的数据。 RS 信息是 GIS 十分重要的数据源,它有助于 GIS 数据库的及时更新,确保现实性,特别在环境动态监测方面具有其它类型数据所无法代替的优越性。 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是美国在 24 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 它由三部分组成,即空间部分、地面监测部分和用户部分。 GPS 能够实现遥感数据的实时定位,能够对遥感信息和实时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地学编码,并可直接进入 GIS 进行处理。 此举大大提高了遥感和监测数据的精度,减轻了数据处理的难度。 GPS 的快速定位为 RS 数据快速进入 GIS 系统提供了可能,保证了 RS 数据及地面同步监测数据获取的动态匹配。 同时, GPS 可为 GIS 及时采集、更新或修正空间定位数据,为 GIS 从静态管理扩展到动态实时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将 GIS、 GPS和 RS 技术配合使用,借助模型的建立能很好地用于模拟 洪水形成、扩散、蔓延地理空间环境中的运行结果。 基于 3S 技术的模型能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参数间的相互作用,并能提供对 洪水预警决策及灾后评估 有意义的 依据。 水利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第 2 页 2 系统概述 为了 湖南省水利厅 加强对重点区域 水利 监管工作,及时动态掌握重点区域的 水利 状况,提高 监察办 对应急事件反应能力, 为 水利山洪监控、预警 处理和指挥、调度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 综合应用 3S( GIS、 RS、 GPS)技术 , 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航空图像和流域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图相结合,通过强大的综合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特别通过 GIS 的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监测数据以多媒体形式呈现, 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图表呈现 , 提供对 山洪 的动态监测、预警, 水利 状况的查询和统计,以及对 山洪爆发 模拟分析 和 蔓延 变化趋势分析 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系统将电子地图基础数据、卫星遥感 影像、 水利 机构数据、厂矿企业 居民 分布数据、 水利监控设施 检测点分布数据、动态检测数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气候变化数据等微观和宏观数据以地理坐标为纽带有机整合在一起,以直观、动态和多媒体的方式实现了在电子地图背景下的 水利 监测、 山洪预警 和应急事件的指挥调度。 2. 系统结构和功能 雨水情监测子系统 山洪预警子系统 预警管理子系统 信息传输通信子系统 监测 点管理子系统 信息发布子系统 决策支持子系统 系统维护子系统 地理信息平台 数据库接口 空间数据库 水利专业数据库 水利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第 3 页 3 数据库及 数据组织 数据组织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 空间数据指基础底图和环境专题图组成,用于图形显示、空间数据查询、分析和统计等。 业务数据指与环保监察业务紧密相关的自然环境数据、行政区划数据、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数据、污染物数据、环境标准数据、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数据、污染事故数据、有关部门和机构通讯录数据。 数据库接口 数据库接口指采用通用稳定高速的数据库引擎在应用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雨水情监测 子系统 雨 水情监测是实现对水情、雨情和工情的远程监测。 监测点可以是水监测断面、水文站、自动监测站等。 监测数据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从各级监测站获得。 山洪 预警系统 子系统 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当有 暴雨、溪河洪水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的时候自动 发布山洪警 报与组织山洪易发区居民躲灾避灾,达到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的目标。 水利监测预警系统与在线监测点网络相连,或者与监测点实时数据库系统相连,每隔一段时间在图上显示当前监测数据超标的监测点分布位置,并且根据监测点与河流、分向等的自然环境关联关系追踪河流水位情况,并可通过调用 有关部门和机构通讯录数据向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做出判断,可以使用水利山洪信息管理系统将河 水水位事件记录备案,提出处理意见并发往相关部门对事故快速处理。 预警管理 子 系统 预警管理系统包括云图气象信息、雨水情查询统计、各类报表生成、工情信息查询、山洪预警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传输通信 子系统 实现雨水情信息的数据传输和预警信息的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可以是水利行业内部上下通信,也可以是平行部门的数据交换,实现与气象、国土、水文等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监测点管理 子系统 监测点是在容易发生洪水地质灾害的地段上建立的常年监测点。 对一旦有 暴雨、溪河洪水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发生时,能及时传回环境变化信息, 包括水位情况、山体变化情况等。 监测可根据需求分为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 水利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第 4 页 4 信息发布 子 系统 公众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