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总体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2020年 10月至 2020 年 3 月: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召开全省棉花大型技术培训会,对项目承担县棉花生产分管领导和主要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讨论细化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指标,落实品种和开发、推广任务。 聘请相关专家讲授 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 培训县乡技术骨干。 3 月至 5 月:棉花备播及播种 根据土壤类型选用对路品种并进行造墒、深耕、施肥,底施土杂肥23 吨或鸡粪 12 吨,复合肥 50 公斤。 4 月 2023 日集中播种。 (二)预期效益 经济效益: 万亩项目区,棉花单产实现 85 公斤,比 09年平均亩增产皮棉 5 公斤,共增产皮棉 万公斤,按 15 元 /公斤计,可增加经济效益 万元 ,棉籽增收 万元,合计可增加经济效益 万元。 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加速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棉花单产,提高广大棉农的科技素质与植棉水平。 由于棉花单产的提高,该项目实施可增加皮棉供给水平,缓解粮棉争地矛盾。 生态效益: 转基因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可有效地降低田间用药,减轻环境污染,有效地改善棉田生 态环境。 7 五、责任分工 (一)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 制定方案,组织实施 :负责棉花抗早衰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协调项目县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和组织项目实施。 组织技术培训: 主要针对相关项目县、乡镇棉花技术指导员、棉花种植大户。 计划举办省级大型培训班 3 期,安排省、县、乡三级培训 1000人次,每期培训 2 天。 强化技术指导 :在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等生育关键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区田间地头,结合棉花生长情况,通过举办示范点现场会、观摩会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技术指导。 监督检查: 将对项目区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建设,任务落实、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巡回指导、品种供应、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绩效评价: 针对项目区任务落实情况,主推品种选择情况,配套技术落实情况,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情况,档案建立情况,棉花良种发放情况,试验示范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工作影像资料情况,生育调查记录情况,产量效益统计情况,项目实施所产生的实际效益进行绩效评价。 (二 ) 各项目实施单位 负责制定本地项目实施方案:根据省站制定的总体实施方案 8 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制定本项目区具体实施方案。 强化宣传、落实任务: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认真落实任务措施,确保项目具体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在重点培训项目县乡、技术骨干的同时,要将培训到村到户,做到户户都有明白人。 每个项目承担单位培训次数不得少于 3 次期,每期 100 人以上。 生产季节要安排专人负责,在棉花生育关键时期展开巡回技术指导。 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建立项目区棉花防早衰栽培技术农户、地块档案,认真记录相关 地力水平、品种适应性、配套技术应用、管理措施及实际产量等。 同时,要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 做好项目测产验收工作:根据项目实施总体要求,各项目单位要在 9 月 20 日前后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 项目完成后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及时上报。 六、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作为全省棉花生产技术的主体推广部门,每年或以省农业厅、或以省棉办的名义下文,大力宣传发动,引导全省抗虫棉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承担本项目后可积极整合全省科研、教学、种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