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器的现状与展望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OLED 是最理想的一种显示技术。 但也不能忘记现阶段 OLED 在使用寿命方面有待改善,生产技术也还远远没有成熟。 OLED 显示器的应用领域 阴极显 像管被称为第一代显示技术,液晶屏被称为第二代显示技术,而 OLED 则是第三代显示技术的重要候选者之一。 OLED 技术的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作为显示器。 就其显示功能来讲,它完全可以代替 CRT、 LCD、 LED 的作用,实现显示器件的轻量化、薄型化、高亮度、快速响应 (与液晶相比 )、高清析度、低电压化、高效率化和低成本化。 可以大幅度地节省空间,极方便携带。 如应用于航空、航天器的显示器,军事移动器的夜间及野外显示器,就更能显示其显示毕业论文 10 功能的优越性。 比如在航空航天器上,体积小,重量轻是任何零部件永远的追求,显示器也不例外。 在夜间或野外使用时,由于 OLED 是自己主动发光,可以大大提高对比度,获得更好的显示质量,这是液晶屏很难解决的难题。 此外, OLED 显示屏还可以做成柔性的,可以很容易地设计成曲面,甚至可卷曲,折叠,这些都是其他显示技术很难实现的功能。 也正因为 OLED 有以上功能,可完全取代 CRT、 LCD、 LED 的显示作用,所以它面向的市场是直接的和非常巨大的。 这也是目前国外众多的研究部门以及各大企业投入巨大资金和人力进行 OLED 技术研发的最重要原因。 除作为显示器使用以外, OLED 也可以作为光源使用,特别是 可以用它制造出大面积,高亮度的平面或曲面光源,高色纯度的单色光源。 将来甚至可以用它制造出大平面激光光源,高效率偏振光光源。 通过改变发光材料的化学结构或器件结构,发射波长可以在紫外区到红外区的很宽的波长范围内调控。 相信随着 OLED 材料及器件技术的日趋成熟,今后还将开发出许多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新用途。 OLED 显示器的技术现状 关于 OLED 器件的研究起源于上一世纪的 60 年代,但大规模的开发研究起源于 1986年美国的 Easten Kodak(EK)的基本专利发表之后。 现在世界上关于 OLED 器件的开发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和欧州。 欧美主要以高分子材料为主,可望有比较长的寿命。 日本则以低分子材料为主,已获得很好的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寿命。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实际应用技术开发方面,日本遥遥领先,己经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欧州居第二位,但在应用技术方面与日本的距离越来越近。 美国主要拥毕业论文 11 有基本专利。 现在有关 OLED 技术,主要有三大基本专利,它们是 : 1. 基于柯达的主要以小分子为对象的器件基本结构专利。 2. 针对高分子材料的材料专利。 3. 实现高效率发光的三线态发光材料专利。 其中第 1 项和第 3 项由美国企业控制。 第 2 项由英国控制。 而与OLED 应用及产业技术相关的绝大多数专利则由日本企业所控制。 现在世界上进行 OLED 相关技术开发的主要企业有:在日本有SONY、东芝、 SHARP、松下、三洋电机、 NEC、三菱化学、三菱电机、卡西欧、出光、凸版印刷、先峰音响、出光兴产、住友化学、 TDK 等。 在美国有柯达、 Dupont、 UDC(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Dow Chemical Company 等。 欧洲有 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CDT)、Phillips、 Covion 等。 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有以 RitDisplay 为首的台湾省的近 10 家企业,韩国的三星显示器等。 技术上最领先的为先峰音响、出光兴产 (材料 )、三洋电机、 TDK 等。 特别是先峰音响公司己经开发出三代产品推向市场。 现在国际上小分子 OLED 器件的最高寿命可以达到:红色和绿色超过万 4 小时,蓝色达到 1 万小时,白光达到 2 万小时。 最高发光效率可以达 60lm/W。 最低电压可以实现只需加上 34V电压就能接近一般电视的亮度。 最大面积 400400 mm2。 我国在 OLED 方面以大学为中心也开展了一些研究。 也有一些企业已经投资或将要投资 OLED 技术。 但从总体技术水平来看至少要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 5- 8 年。 特别是在要实现商业化所必须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方面几乎是空白,发展趋势与当年的液晶产业极为相似。 要想毕业论文 12 将 OLED 产业真正培养成为我国的民族产业,道路还十分艰难。 图 3为北京大学开发出的非动态图象演示器,其尺寸为 8080 毫米 ,驱动电压为 5V(本显示屏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863计划, 973 计划 )。 第三章 OLED 显示器的 结构及显示原理 OLED 显示器的 结构 毕业论文 13 基层 (透明塑料,玻璃,金属箔 )—— 基层用来支撑整个 OLED。 阳极 (透明 )—— 阳极在电流流过设备时消除电子 (增加电子“空穴” )。 有机层 —— 有机层由有机物分子或有机聚合物构成。 导电层 —— 该层由有机塑料分子构成,这些分子传输由阳极而来的“空穴”。 可采用聚苯胺作为 OLED 的导电聚合物。 发射层 —— 该层由有机塑料分子 (不同于导电层 )构成,这些分子传输从阴极而来的电子。 发光过程在这一层进行。 可采用聚芴作为发射层聚 合物。 阴极 (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不透明,视 OLED 类型而定 )—— 当设备内有电流流通时,阴极会将电子注入电路。 OLED 显示器的 显示 原理 OLED是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的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技术。 其原理是用 ITO玻璃透明电极和金属毕业论文 14 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然后分别迁移到发光层,相遇后形成激子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后发出可见光。 辐射光可从 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 射层的作用。 图 2是一个简单的 OLED器件结构示意图。 OLED不像 LED那样使用,以单个像素为主,而是要实现平面显示毕业论文 15 技术。 因此需要大量像素的组合,形成 OLED阵列。 要点亮这些像素就需要相应的驱动电路,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以动态扫描的方式,也叫无源驱动方式或被动驱动方式(PM— OLED)。 这种方式都采用共阴极结构,即把各像素的阴极与行电极相连,而阳极与列电极相接,行列交叉点组成像素矩阵。 当需要某一行发光时,与之交叉的相应列都加上正电压,无关列上不加电压,此时该行若接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