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无菌操作亦可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空气栓塞的原因 5 1 例空气栓塞的病人由于在输液过程中睡着,没有观察液体量,醒来后告知护士液体走完,护士急忙换上液便离开。 不久,病人出现乏力、眩晕,有胸部不适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 该症状多见于因输液时输液管连接不紧或管内空气未排净,加压输液时无人观察,连续输液未及时添加液体。 护理 发热反应护理 对发热反应的病人进行了对 症处理,通知医生,减慢滴速并注意保暖,同时给予物理降温,并观察生命体征。 因症状未减轻立即停止输液,保持静脉通路,并换上新的输液器具及 %生理盐水 100ml,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地塞米松 5mg肌注,继续观察生命体征,同时保留了输液器具及液体做检查。 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命体征,观察无异后痊愈出院。 循环负荷过重护理 对于循环负荷过重的病人立即停止输液,保持静脉通道,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使病人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给予高流量吸氧 6~ 8L/min,且湿化瓶内加入 35%乙 醇。 因其能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减轻缺氧症状 [2]。 遵医嘱立即给予抢 6 救药物。 给予镇静剂哌替啶 50mg 肌注,给予强心药西地兰、速尿 20mg加入 50%葡萄糖溶液 20ml 静脉注射,给予平喘药氨茶碱 50%葡萄糖溶液 20ml静脉注射,扩血管药硝普钠等。 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经抢救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病情减轻,住院 8 天后痊愈出院。 静脉炎护理 对于因输入高浓度液体或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病人立即停止输液,避免液体或药物对血管的继续刺激;长期静脉置管的病人发 生静脉炎后立即拔出留置针。 对于长期静脉置管导致静脉炎病人的护理均需要抬高换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者 50%硫酸镁定时行湿热敷,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以达到收敛、消炎、止痛的作用。 此外 ,后期治疗中避免了再度穿刺已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需等到症状完全复原、恢复弹性后方可再次穿刺。 注意其它继续输入的药物是否浓度过高,对于高浓度的药物充分稀释后再用。 注射时做到了防止药液的再次外溢,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经过 12 天的治疗患者血管症状得到初步改善,出院后回家继续疗养,并定期到医院检查恢复情况。 空气栓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