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泰香域尚城三期1区地下室施工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头 →桩芯 钢筋安装 → 桩芯 砼捣制 →垫层→投点定 线→砖模施工→砖胎模内面抹灰→防水施工→轴线交点定位→承台 、地梁 → 底板钢 筋 安装 →浇 筑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进入墙柱 、顶板 后续施工项目。 ( 三 )、基坑 土方 开挖、砖胎模 砌筑的 具体技术措施: 9 9 承台 、地梁 基坑开挖至 设计 标高,砖模完成后, 中砂 回填 人工 夯实。 标高的控制 为防止降水产生沉降误差,布设标高控制点 远离开挖区,现场标高引测点要寄记于较高的工程桩上,避免因沉降 产生 误差。 建筑物轴线投设和交叉检查复核 在 砼垫层工作 完成 、测量组轴线点投射后, 现场 施工 员 、班组 要及时 配合弹线 , 巩固测量成果, 同时 交叉检查, 量测 校 对 、复核 投射 好 的 轴网 尺寸。 各开挖区域基坑土方开挖的开挖深度、次序,承台、地梁胎模成形的运作 底板土方开挖, 机械开挖至人工挖土 预留厚度 标高时 , 马上 进入 人工配 合开挖 (预留厚度不超 30CM) ,承台、地梁基坑采用人工开挖。 先挖埋深度较深的 承台 基坑 (电梯基坑) ,后挖埋深度较浅的承 台基坑。 一次性开挖到设计深度(人工修底)。 遇 有“橡皮土” 、淤泥 , 用 3: 7 砂石换填 ,以保证基 坑地基的稳定。 在两相邻承台之间有地梁连接的承台基坑 ,承台砖胎模完成至地梁垫层底设计标高时,人工穿插 回填承台基坑 间隙砂石(地梁口位置) , 并 及时 浇筑地梁砼垫层, 进入 砌地梁砖模 工序。 每挖好一个基坑,马上完成切割桩头、管桩顶 桩 芯 构造 (插筋) 、浇筑垫层、砌筑和批挡 承台、地梁 砖胎模 防水基层 施工 ;并穿插 填夯 承台 、 地梁基坑 间隙 砂石工作,及时完成浇筑底板砼垫层前期工作。 做到开挖完成一 片(后浇带划分板块), 防水 施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 完成 一片,以此 类推, 依次流水作业。 各 住宅楼 地下室 底 板混凝土完成后,穿插进行 车库 墙、柱、顶板、首层 柱的 钢筋 绑扎焊接 、 模板安装和 混凝土 的 浇筑工作。 机械、 土方的 调配 和 土方回填 挖掘机前面挖土的速度 要和 后面承台地梁 胎 模的成形速度互相协调, 根据现场 实际情况 及时 调 整 砌砖模 的 人数和挖掘机的数量,两者之间保留适当距离,利于承台、地梁基坑间隙 回填 砂石 时 运输传递 ,提高效率。 如果挖有淤泥时,装车时先在车 箱的四周先装土,再把淤泥装在中 间, 避免运输时污染马路。 承台、地梁砖胎模厚度设置: 10 10 为保证砖胎模有一定刚度,满足回填夯实时承受侧压力的挤压,拟: 电梯(消防梯)基础 、井道 砖胎模 370 厚, 承台 、集水井、 底板梁构件 ,地下室外围地梁 砖胎模 240 厚, 用 MU10 红砖, 水泥混合砂浆 砌筑, 砖胎模 内面 防水基层用 1: 2 水泥砂浆批面 厚。 ( 四 )、 底板防水处理方案: 以高效益(效果),工期 短 、低造价为目标, 拟 采用新工艺新 技术 材料 ——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该防水涂料施工工艺简单可靠。 能够解决传统防水施工 做法施工工序多、工期长的弊病。 对基面要求低且防水涂层对普通砂浆的粉饰也有很好的亲和作用。 结晶体具备抗高温、紫外线辐射和外界氧化等特点。 (具体施工方法 见 厂家产品说明书)。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新型、先进的防水材料,执行GB184452020 标准。 它本身固有的活性化学物质能通过混凝土结构的毛细孔(管)依靠水做 载 体渗透到混凝土结构内,渗透到有裂缝、有渗漏、有水的地方。 它能促使水和水泥进行水化反应,由水泥本身产生出结晶体,把裂缝修复好,把水堵住。 同时还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密实度。 这种活性化学物 质是一催化剂,永远存在于混凝土结构当中,当混凝土结构在任何时候再产生裂缝,又有水渗进去时,它 能 再次促 进 水和水泥的水化反应 的进行 ,再次修复好裂缝 „„ 特别是当混凝土水泥使用 UEA 外加剂,当遇到缓凝和膨胀不同步 而 产生裂缝时 ,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防水,效果尤为突出。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能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能力,所以我们选用这种 防水 材料为 2地下室做防水施工。 采购时 一定 要 严把质量关,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采购质量保证程序 , 按 GB184452020 的 条规定执行,根据 条 的规定, 我们 要求 材料供应商提供: 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质量保证书(或厂家质检书)、生产厂家所在地市一级质检部门的质检报告(复印件必须有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加盖的红章)。 施工 方法 : 原粉缓慢加入自来水中 , 用电钻法搅拌成浆状 , 用专用刷子涂刷 ,把调好的涂料刷在需施工的施工面上, 涂刷 要均 匀 薄涂。 待第一遍涂层干了以后,再涂第二层。 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干燥为准。 后一遍涂刷与前一遍涂刷方向垂直,用量每平方米原粉 1— 公斤。 涂刷完工干燥后, 用雾状 11 11 的清水,对涂层进行三天养护,每天 2~3 次。 承台、地梁 阴阳角 处涂 层 应呈圆弧形或钝角,涂刷应均匀,无漏涂。 已施工好的防水层,尚未达到完全干燥时,不得随便在防水层上踩踏。 ( 五 )、钢筋 制作 安装 、防雷接地 技术措施 : 钢筋在现场加工,焊接工艺为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电弧焊。 梁 主 筋采用闪光对焊,柱、墙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设计另有规定 时 按设计规定 为准 )。 要求 钢筋 下 料尺寸准确。 钢筋制作后,挂牌标识,并按施工顺序分类堆放。 钢筋绑扎要牢固,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校 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 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 如有错漏,应报告主管的施工员及时处理。 备足 工具(如钢筋钩、带板口的小撬棍)绑扎架等。 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 1: 2 水泥砂浆垫块 (或其他成品垫块)。 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尺寸:当保护层厚度等于或小于 20mm 时为30 30mm,大于 20 mm 时为 50 50mm。 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 在垫块中埋入 20 号铁丝。 地下室底板和面板较厚且有双层钢筋,为确保底面钢筋处于正确位置,采用支撑凳仔筋点焊, 底板 支撑凳仔底板用 Ф18, 顶板用 Ф12, 承台用 Ф22, 间距为 10001000。 (见附后简图) 钢筋 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1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直径等于和小于 12mm 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1 标出钢筋位置线, 楼板钢筋的位置用粉笔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的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的 规格,结合施工规范对有关位置数量的规定,使其错开,在模板上划线。 12 12 为避免混乱和差错,将各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分别标明在与构件对应的模板上或混凝土表面。 1 绑 扎形状复杂结构部位 的钢筋 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模板 班组 联系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1 当柱中的竖向钢筋出现弯钩时,位于角部钢筋应与模板成 45176。 ;位于中间的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90176。 ;当柱截面较小且影响到振捣器使用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 15176。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 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相邻扎线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1 墙钢筋绑扎: 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4 米(钢筋直径小于 12mm)或 6 米(直径大于 12mm),水平钢筋长度不宜超过 8 米,以便绑扎。 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相互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在两层钢筋网间设置钢筋支架,以固定两层钢筋间的距离,钢筋支架用直径 10mm 的钢 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钢筋网间的净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