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大米品牌包装项目建议书内容摘要:

资源优势。 二、制约因素 ,世界自然基金会于 2020 年在草坝村推行了绿色大米种植项目,绿色大米的种植,对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有一定的限制,直接导致水稻减产,稻民收入随之降低。 2.绿色大米推行至今已有三年之久,种植方法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并且绿色大 米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机构的鉴定,各项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但是由于销路没有打通,致使绿色大米的经济效益没有体现出来。 三、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大米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只要做好绿色大米的加工、包装、销售,提高它的附加值,稻民的收入会成倍提高,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大米的初衷也就实现了。 第四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一个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二者之所以能合作在一起,一来是工作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二来又相互利用的资源。 所以提出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做好朱鹮保护区内绿色大米的 品牌推广,提高稻民农业生产收入,推动保护区农村经济发展。 使人们对朱鹮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最后达到野生朱鹮能与人们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基本原则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当地大面积种植优质的绿色水稻,但是由于市场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存在,造成了当地绿色水稻优质不优价的情况。 由于当地栖息着大量野生朱鹮,而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为了促进朱鹮保护事业的发展。 所以项目从总体上把握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指水,树林,湿地,空气,土壤等朱鹮直接活动的场所) ,生产工艺流程,材料均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切实保证稻民的利益 三、基本思路 整个项目应该是首先围绕草坝村展开,草坝村的绿色大米种植面积据了解目前是 1100 多亩,总产量达到了 80 万斤。 由于市场开发与品牌推广方面的滞后,生产出来的绿色大米都被当地稻民自己食用了,没有达到发 展绿色水稻项目的预期目的。 因此本项目首先应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 据调查,当地今年为止来参观旅游的游客量已达到 4 万人次,这些人都有相当的购买能力,而他们都要去朱鹮人工饲养中心观看人工饲养及半野化的朱鹮。 所以可以在饲养中心内设立柜台销售我们的朱鹮牌绿色大米。 另外一点,据县上主管农业特色产业经营的科长透露,出于对朱鹮品牌的保护。 县委县政府已经对朱鹮牌商标进行了注册,所以绿色大米打着朱鹮品牌销售是肯定可以的,而且是得到当地政府支持的。 本项目的一个重点是利益关系问题,通过了解当地情况。 必须通过政府,企业,绿 色稻米协会三方面共同合作。 具体步骤: ,负责水稻的种植及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