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系_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 2020); (7)《 1:500 1:1000 1:202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 2020); (8)《 1:500 1:1000 1:2020 地形图图式》( GB/T 7929— 1995)。 (9)《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6— 2020); (10)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TD/T 1015— 2020); (11)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1995】国土【籍】 字第 26 号; (12)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 第 17 号) ; 七、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1. 平面坐标系统 本次县城地籍调查及地形图测绘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 117176。 00′,投影面采用参考椭球面的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 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 比例尺及基本等高距 县城地籍调查、测图测绘采用 1:500 比例尺,外围空旷耕地测注高程点,基本等高距为。 4. 分幅和编号 县城地籍图、地形图采用 50cm179。 50cm 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按图幅西南角图廓点的坐 4 标公里数编号, X 坐标在前, Y 坐标在后,中间用“ ”连接,图名采用图幅内较大的或有影响力的地理名称或权利人名称命名。 5. 数据库软件 采用有关通过国家评定的内业数据库建设软件。 6. 地籍调查精度要求 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 的要求: 表 类别 界址点对邻近图 根点点位误差( cm) 界址点 间距允许 误差 (cm)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间距允许误差(cm) 适 用 范 围 中误差 允许误差 一 177。 5 177。 10 177。 10 177。 10 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 坊内明显的界址点 二 177。 177。 15 177。 15 177。 15 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 7. 控制测量 (1) 四等 GPS 控制网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 1/45000,四等 GPS 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177。 5cm。 (2) 在四等 GPS 控制网基础上加密一级 GPS 控制网,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 1/20200,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大于177。 5cm。 (3) 四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不得大于177。 5mm,全中误差不得大于177。 10mm,最弱点高程中误 差不大于177。 20mm。 8. 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在地籍图的基础上增加高程注记点及等高线等相关内容,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77。 八、 项目实施过程 ㈠ 、全站仪布设导线过程 ⒈确定及检核已知控制点的准确性及完整程度 ⒉选取低等级控制点,要求至少两个相邻的控制点间通视,同时该控制点能观测到周围多数房屋的屋角房檐且便于引设支站,位置 5 坚固,易于保护 ⒊用红油漆涂十字,画圈标记该点,在周围建筑物上标记点距屋角、电杆等的距离,以便于寻找 ⒋全站仪置于新点,后视已知点,使一测回盘左盘右测角差值小 于12 秒。 检核合格,记录保存。 ⒌依次测定布设的导线点,使导线最终闭合或回到已知控制点 ㈡ 、全站仪碎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