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水塔自动上水系统的设计内容摘要:

号的器件,红外传感器就是其中的一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 单片机最小电路 如图 所示 AT89C52 为 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 C51 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 8xc52 相同,其主要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 功能包括对会聚主 IC 内部寄存器、数据 RAM 及外部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 IR 的接收解码及与主板 CPU 通信等。 主要管脚有: XTAL1( 19 脚)和 XTAL2( 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 12MHz 晶振。 RST/Vpd( 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 VCC( 40 脚)和 VSS( 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 +5V 电源的正负端。 P0~P3 为可编程通用 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在本设计中, P0 端口( 32~39 脚)被定义为 N1 功能控制端口,分别与 N1 的相应功能管脚相连接, 13 脚定义为 IR输入端, 10 脚和 11 脚定义为 I2C 总线控制端口,分别连接 N1的 SDAS( 18 脚)和 SCLS( 19 脚)端口, 12 脚、 27 脚及 28 脚定义为握手信号功能端口,连接主板 CPU 的相应功能端,用于当前制式的检测及会聚调整状态进入的控制功能。 液晶电路 如图所示 1602LCD 分为带背光和不带背光两种,基控制器大部分为 HD44780,带背光的比不带背光 的厚,是否带背光在应用中并无差别 1602LCD 主要技术参数:  显示容量 :16 2 个字符  芯片工作电压 :—  工作电流 :() 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 :  字符尺寸 : (W H)mm 引脚功能说明  1602LCD 采用标准的 14 脚(无背光)或 16 脚(带背光)接口,各引脚接口说明  1 VSS 电源地 9 D2 数据  2 VDD 电源正极 10 D3 数据  3 VL 液晶显示偏压 11 D4 数据  4 RS 数据 /命令选择 12 D5 数据  5 R/W 读 /写选择 13 D6 数据  6 E 使能信号 14 D7 数据  7 D0 数据 15 BLA 背光源正极  8 D1 数据 16 BLK 背光源负极 表 1013:引脚接口说明表  第 1 脚: VSS 为地电源。  第 2 脚: VDD 接 5V 正电源。  第 3 脚: VL 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  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 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 第 4 脚: RS 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 5 脚: R/W 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 RS 和 R/W 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 RS 为低电平 R/W 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  号,当 RS 为高电平 R/W 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 第 6 脚: E 端为使能端,当 E 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 7~ 14 脚: D0~ D7 为 8 位双向数据线。  第 15 脚:背光源正极。  第 16 脚:背光源负极。 第 4 章 系统元器件 元件的选择 原因: AT89C52 本身兼有 51 的工能,可以反复擦写( 100 次); LCD1602 液晶显示模块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红外发光二极管在实验中可以不用实际的水,根据红外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来识别水位。 元件清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