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联碱ⅰ标段煅烧工序设备安装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要求早强的混凝土,可在混凝土内掺加早强剂。 对有特殊要求的基础,灌浆及抹面按图样或技术文件要求执行。 铸铁塔安装 塔体表面质量, 应符合 下列要求: a) 铸铁件内,外表面应平整,非加工面 所粘 沙粒 及毛刺等应清除干净,任何部分不得有影响强度的裂纹、夹层等缺陷。 b) 塔体在铸造时产生的砂眼、气孔、渣孔等缺陷及筋板的裂纹,在不影响强度和使用条 件下可允许存在,但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铸件上允许存在的缺陷及处里方法 序 号 铸件名称 砂眼、气孔、渣孔及裂纹(括号内)存在情况 处里办法 直径( mm) 面积 ( mm2) 深度 ( mm) 相邻缺陷距离( mm) 每 100cm2 面积内缺陷数量(个) 每件上缺陷数量(处) 用符合规定的焊条补焊 焊后 处里 1 法兰加 工面 ≤ 5 ≤ 3 ≤ 30 ≤ 5 ≤ 15 不须处里 不须处里 2 非加工 ≤ 8 ≤ 4 ≤ 35 ≤ 3 ≤ 12 不须处里 不须处里 14 表面 3 铸件上 ≤ 30179。 30 ≤ 5 ≤ 5 须补焊 不须处里 4 铸件上 ≤ 30179。 30 ≤ 1/2壁厚 ≤ 4 须补焊 退火处里 5 花板分格弯筋 (≤ 30) ( ≤ 2) 将裂纹产开 补焊 退火处里 6 箱座的外加强筋 ( ≤ 5)(相邻两筋不超过1 处) 将裂纹产开补焊 不须处里 注: ① 铸件上超过上表规定的缺陷不允许存在; ②法兰根部不得有任何砂眼或气孔; 法兰平面和其他密封面不得有径向连通的砂眼或气孔; ③ 塔内管件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偏心圆等缺陷存在。 检查铸造和加工的主要尺寸 偏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塔圈内径允许偏差为177。 9mm, 塔壁厚度允许偏差为 +5 mm/2 mm,不圆度(同一断面处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 ) 允许偏差不大于 9 mm, 塔圈等两加工平面间高度允许偏差为177。 1mm。 b) 塔圈上下法兰应平行,其平行度允许偏差应小于 mm/m。 c) 塔圈法兰上螺栓孔 中心圆 直径允许偏差为177。 1mm; 法兰螺孔位置允许偏差不得超过 mm。 d) 其他铸造和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图样和 制造 技术条件的规定。 塔体安装前须预组装,预组装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预组装前应检查 塔圈出厂水压试验记录,其试验压力应符合图样或有关 规定。 b) 用塔底座作平台进行塔圈的预组装 ,预组装时应自下而上一次进行, 每次以三圈 为 宜(隔板同时装入), 上一次组装的最上圈应 作为下一次组装的最下圈,依次类推。 c) 组装时应检查塔圈两法兰 间(不加胶垫)的缝隙,不得超过 ,且缝隙长度不得超过 周长的 1/4;法兰螺孔应对中,允许偏差为 1mm。 d) 在预组装过程中,应检查管口及人孔的方位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预组装 合格后,应清除设备表面的砂锈,进行油漆防腐,并做好标记以备安装。 e) 塔内部零件组装时,其方位尺寸及平行度、水平度, 应符合图样及有关规定。 塔体安装应符合下 列规定: a) 底座下部的垫铁位置必须和底座立筋 相对, 垫铁组数要和底座上 的筋数相等。 b) 底座中心线允许偏差为177。 3mm, 标高允许偏差为177。 5mm。 15 c) 底座上法兰须水平, 上法兰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mm。 d) 其他各圈的安装应检查管口及人孔的方位, 并严格控制塔圈的水平和中心的倾斜,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mm,倾斜度允许偏差为 mm/m。 e) 塔体铅垂度允许偏差为塔高的 1/1000,但不超过 30mm。 附属构件、附件与内件安装 : 设备的平台、斜梯、直梯、支架 等附属构件的现场组装及制造工程应按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焊接采用电焊,焊条牌号为: a) 平台、梯子的构件之间: J422。 b) 垫板、连接板与容器壳体之间 : Q235A 与 Q235A 之间为 J422。 c) 各构件制作时,要求零件齐全、尺寸准确、表面光滑无毛刺、焊缝饱满,不应有裂纹或过烧现象。 d) 构件安装后应平整无扭曲变形,螺栓拧紧后凿毛螺纹以免松动。 附 属构件的底漆在安装前防腐完毕,特别高的设备可在地上全部防腐完毕 再安装。 ,除应符合原国家劳动总局《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程》第六章“ 安全附件”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全阀在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开启与回座调试;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开启压力为操作压力的 ~ 倍,但不得超过设计压力,回座压力应大于操作压力的 90%;调试时压力应稳定,每个安全阀的启闭试验不应少于三次; 调试时所用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 1级;当工作介质为气体时,调试介质用空气或惰性气体,当工作介质为液体时,调试介质用水。 调试时必须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主管设备安全的技术人员在场;调试后的安全阀要加铅封,并应填写《安 全阀调整试验记录》。 调 试 完成后,应严防灰尘进入阀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安全阀在调试以后生锈。 一般规定 16 塔内件的验收、清点、检查及保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交付安装的塔内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2) 塔内件开箱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对照装箱单及图样,按下列项目检查与清点,并填写“塔内件验收清点记录”。 a) 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b) 内件名称、规格、型号及材质; c) 内件的尺寸及数量; d) 内件表面损伤、变形及锈蚀状况。 内件安装时,塔盘板、降液板、横梁等可放置在现场保管,但要防止变形、损伤、腐蚀等情况发生;现场应保持平整清洁,不影响其他工程施工。 易损易失零部件,应按类按规格作好标记后,存放在库房保管。 内件安装前,应清除表面油污、焊渣、铁锈、泥沙及毛刺等杂物,对塔盘零部件还应编注序号以便安装。 塔盘安装前宜进行预组装,预组装时在塔外按组装图把塔盘零部件组装一层,调整并检查塔盘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安装塔盘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 、一层塔盘的承载人数不 得超过塔盘的承载能力,一般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一层塔盘允许承载人数 塔内径(毫米) <1500 1500~2020 2020~2500 2500~3200 3200~4000 4000~5000 5000~6300 6300~8000 >8000 人数 2 2 3 4 5 6 7 8 9 二、塔内施工人员须穿干净的胶底鞋,且不得将体重加在塔板上,应站在梁上面或木板上。 三、人孔及人孔盖的密封面及塔底管口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砸坏或堵塞;搬运和安装塔盘零部件时,要轻拿轻放。 防止碰撞弄脏,避免变形损坏。 四、施工人员除携带该层紧固件和必需工具外,严禁携带多余的部件;每层塔盘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检查,不得将工具等遗忘在塔内。 17 内件安装应在塔体压力试验合格并清扫干净后进行;内件安装时,应严格按图样规定施工,以确保传质、传热时气液分布均匀。 按设计要求 ,塔内件需待设备安装就位后方可安装 ,故所有设备的内件按立装考虑施工。 塔盘构件的安装 塔盘构件安装宜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支撑点测量; 二、降液板安装; 三、横梁安装; 四、受液盘安装 ; 五、塔盘板安装; 六、溢流堰安装; 七、气液分布元件安装; 八、通道板拆装; 九、清理杂物。 十、检查人员最终检查; 十一、通道板安装; 十二、人孔封闭; 十三、填写封闭记录 塔盘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立装应在塔体铅垂度与支承圈水平度调整(支承圈上表面水平度允许偏差见下表)后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 二、测量工作,都不应在塔体一侧受太阳光线照射下进行。 整个支承圈上表面水平度允许偏差(毫米) 塔体内径 允许偏差 D≤ 1600 ≤ 3 1600< D≤ 4000 ≤ 5 4000< D≤ 6000 ≤ 6 6000< D≤ 8000 ≤ 8 18 8000< D≤ 10000 ≤ 10 塔盘支承圈水平度、间距的复测方法、部件及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立装时,塔体安装合格后,将水平仪的储液罐固定在上一层支承圈上或特设的支架上,刻度尺下端放在支承圈测点上,各测点玻璃管液面计读数的差值即为水平度偏差值。 二、支承圈的上表面在 300 毫米弦长上的局部水平度偏差不得超过 1毫米,整个支承圈上表面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上表规定。 三、相邻两层支承圈的间距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77。 3 毫米,每 20 层内任意两层支承 圈间距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77。 10 毫米。 降液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一、降液板的长度、宽度尺寸允许偏差按下表的规定,降液板的螺孔距离允许偏差为177。 1 毫米。 塔盘部件尺寸允许偏差(毫米) 部件名称 长度允许偏差 宽度允许偏差 塔盘板 + 0 - 4 + 0 - 2 受液盘 降液板 二、降液板安装位置要求: 177。 3 毫米。 + - 3 毫米。 177。 6毫 米。 177。 6 毫米。 三、固定在降液板上的塔板支承件,其上表面与支承圈上表面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允许偏差为+ - 毫米。 受液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受液盘板的长度、宽度尺寸允许偏差应按上表规定执行。 二、受液盘的局部水平度在 300 毫米长度内不得超过 2毫米。 整个受液盘的弯曲度,当受液盘长度小于或等于 4米时不得超过 3毫米,长度大于 4米时不得超过其长度的1/1000,且不得大于 7 毫米。 19 三、受液盘其他安装要求与塔盘板相同。 分块式塔盘安装应符合 下列规定: 一、塔盘板两端支承板间距允许偏差为177。 3毫米。 二、塔盘板长度、宽度尺寸允许偏差按上表执行。 三、塔盘板局部不平度在 300 毫米长度内不得超过 2 毫米,塔盘板在整个板面内的弯曲度按下表规定执行: 整块塔盘板允许弯曲度(毫米) 塔盘板长度 弯曲度 筛板,浮阀,圆泡罩,塔盘 舌形塔盘 < 1000 2 3 1000~ 1500 > 1500 3 4 四、塔盘板的安装应在降液板等塔内支承件安装完毕后进行,先组装两侧弓形板,再由塔壁两侧向塔中心循序组装塔盘板。 五、塔盘板安装时,先临时固 定,待各部位尺寸与间隙调整符合要求后,再用卡子、螺栓予以紧固。 六、每组装一层塔盘板,即用水平仪校准塔盘水平度,水平度合格后,拆除通道板放在塔板上。 塔盘板水平度测量方法及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立装塔盘板水平度测量方法:将水平仪的刻度尺下端放在塔盘板各测点上,其玻璃管液面计数的差值即为水平度偏差值。 二、塔盘板安装后,塔盘面水平度允许偏差按下表规定执行: 塔盘面上水平度允许偏差(毫米) 塔体内径 水平度允许偏差 D≤ 1600 4 1600< D≤ 4000 6 4000< D≤ 6000 9 6000< D≤ 8000 12 8000< D≤ 10000 15 20 注: ,应在与液流方向成垂直的直线上进行。 ,宜避免负偏差(入口端低于出口端为负偏差)。 三、安装在塔盘板上的卡子、螺栓的规格、位置、紧固度应符合图样规定。 整块式塔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塔盘安装前应检测下列各项: ,应符合下表规定,并核对塔体最小内径与塔盘外径的尺寸。 不圆度允许偏差(毫米) 塔受压形式 筒体部位 不圆 度 内压 筒体 ≤ 1% Dg,且不大于 25 外压 筒体 ≤ % Dg,且不大于 25 内外压 塔盘处 ≤ % Dg,且不大于 15 ,接管伸入塔内或焊缝金属等的凸出物(设计规定除外)应磨平。 、拉杆、螺栓、填料的压板、压圈、填料等的规格尺寸、材质应符合图样要求。 溢流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溢流堰(出口堰及进口堰)安装后,堰顶端水平度允许偏差、堰高允许偏差按下表规定执行: 溢流堰顶端水平度 允许偏差(毫米) 塔盘直径 允许偏差 D1500 3 1500< D≤ 2500 D> 2500 6 溢流堰高度允许偏差(毫米) 塔盘直径 允许偏差 D≤ 3000 177。 D> 3000 177。 3 21 二、组装可调进口堰时,进口堰与降压板的间隙用进口堰进行调整,进口堰固定后,在其两端安装调整板并用螺栓固定;进口堰与塔壁应无间隙。 填料塔内件的安装 填料支承结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填料支承结构安装后应平稳、牢固。 二、填料支承结构的通道孔径及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孔 不得堵塞。 三、填料支承结构安装后的水平度(指规整填料)不得超过 2D/1000,且不大于 4 毫米。 颗粒填料(环形、鞍形、鞍环形及其他)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颗粒填料应干净,不得含有泥沙、油污和污物。 二、颗粒填。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联碱ⅰ标段煅烧工序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DN700 DN200 法兰及盲板 DN700 500 偏心大小头 Φ 508 输气管道 Φ 700 短管 排气孔 减速层 收球筒安装示意图 清管器 胶州 日照天然气管道工程Ⅱ期Ⅰ标段 通球试压方案 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 7 六 .管道清管、测径、试压、扫线 方案 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 → 临时 收发球筒 制作 → 清管 → 测径 → 强度试压 → 严密性试压 → 卸压 → 通球扫 线
图 45 光敏电阻放置 系统的流程图 开机之后,上电复位,系统进行初始化,初始化之后,系统首先判断当时是白天还是黑夜,若是黑夜,则系统启用中断处理程序,进入等待状态,系统进入光电追踪模式。 系统主流程图: 太阳能板 1 2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制作技能大赛设计报告 11 N N Y Y Y N 图 52 系统主流程图 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流程图 这部分的程序设计很简单,只需要单片机检测 2
教师和课程之间,存在“讲授”这个关系,是一个 M: N(由于技术原因本系统采用 1: 1模式) 的关系; 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学习”这个关系,是一个 L: N 的关系 (由于技术原因本系统采用1: 1 模式) ; C:确定属性 实体的属性: 教师(教师 代码 、姓名、职称 、年龄 、 任课课程 );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学院、专业、班级、性别、所选课程、备注 ); 课程(课程 代码
基及管座允许偏差表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混凝土抗压强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100m 1个点 见 GBJ10787 2 垫 层 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两井之间 每 10米 1点,不少于 3点 挂中心线用尺量 每侧一点 高度 0 15 两井之间 每 10米 1点,不少于 3点 用水准仪测量 厚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两井之间 每 10米 1点,不少于 3点
接加热工具加热。 ( 4) .加热完毕,加热工具应迅 速脱离待连接件,并应用均匀外力将鞍形管件压到干管连接部位,形成均匀凸缘。 钢塑过渡接头连接: ( 1) . 钢塑过渡接头聚已烯管道连接应符合相应的电熔连接或热熔连接的规定。 ( 2) . 钢塑过渡接头钢管与金属管道连接应符合相应的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或丝扣连接的规定。 ( 3)钢塑过渡接头钢管端与钢管焊接时应用降温措施。 管道吹扫、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