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m高效浓密机技术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加比并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浓密结果。 试验过程中固体泥床料耙以每分钟 23 转的速度持续转动,当底部形成 160mm 泥床时,取溢流样进行固含量的分析;当底部形成 240mm的固体泥床时,用底流泵取样进行浓度测定以及屈服应力测定。 流变测试 所有流变特性的测试均采用赛默飞世尔公司提供的哈克 VT550 流变仪和OK600 传感器。 采用恒剪切的方法对未经剪切的底流样品进行屈服应力测定,记录剪切应力对时间的曲线并分析,其中曲线峰值为最大屈服应力,剪切速率采用 、 的常量,对应转速分别为 r/min,。 结果及分析 静态 浓密 实验结果 静态实验 研究矿浆浓度及絮凝剂 用量 对沉降速度的影响。 实验研究的矿浆浓度为 %、 %、 %、 20%。 絮凝剂从 前述 5 种 筛选。 静态实验取 20 分钟的沉降时间来计算该物料的平均沉降速度。 鉴定资 料 技术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18 页 矿浆浓度为 %(密度为 ) 絮凝剂 絮凝剂用量 沉降速度 溢流水质 (5min 后 )取样 20min 后平均压缩浓度 % g/t (m/hr) (t/m2h) A 20 絮团大 30 40 95ppm 50 60 B 20 116ppm 30 絮团大 40 50 60 阴离子 80 90 255ppm 110 絮团小 120 非离子 70 80 絮团小 90 183ppm 100 G 30 絮团较大 40 50 125ppm 60 70 矿浆浓度为 %(密度为 ) 絮凝剂 絮凝剂用量 沉降速度 溢流水 质 (5min 后 )取样 20min 后平均压缩浓度 % g/t (m/hr) (t/m2h) 非离子 50 70 80 90 183ppm G 50 70 155ppm 80 90 鉴定资 料 技术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18 页 A 30 105ppm 40 50 60 矿浆浓度为 %(密度为 ) 絮凝剂 絮凝剂用量 沉降速度 溢流水质 (5min 后 )取样 20min 后平均压缩浓度 % g/t (m/hr) (t/m2h) 非离子 80 90 266ppm 100 120 A 40 50 60 155ppm 70 G 50 60 187ppm 70 80 矿浆浓度为 20%(密度为 ) 絮凝剂 絮凝剂用量 沉降速度 溢流水质 (5min 后 )取样 20min 后平均压缩浓度 % g/t (m/hr) (t/m2h) 非离子 90 100 110 120 283ppm A 40 50 60 101ppm 70 G 50 60 191ppm 70 80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矿浆浓度的升高,沉降速度相应降低;在鉴定资 料 技术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18 页 第一次实验中(矿浆浓度 %)筛选出 3 种效果较好的絮凝剂: A、 G、非离子, A 絮凝剂产生的絮团大,沉降快,非离子产生的絮团小,沉降小。 其中非离子絮凝剂的用量在同一条件下较其他两种絮凝剂的用量都要大,这说明此种絮凝剂比其它两种絮凝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动态浓密 试验结果 根据客户要求:尾矿絮凝沉降连续试验要求达到增大现有浓缩机单机处理量( 216。 38m 浓缩机处理量达 275t300t/h)、增加浓缩机回水量(溢流浓度小于300ppm),提高浓缩机底流浓度(大于 45%)。 动态试验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的给料浓度( 20%、 17%、 13%、 10%)给料速度、对溢流水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