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保护电路的设计内容摘要:

示的差分输入级加迟滞的比较器: 图 2所示电路中,正输入端 V 连接到地(或者其他任何参考电压均可),晶体管Q2 的栅极 V连接到远小于零的负电源。 因此,晶体管 Q2 管段, Q1 开启,所有的尾电流 I0 流过晶体管 Q1 和 Q3。 流过晶体管 Q2, Q4,Q5 和 Q6的电流均为零,节点电压V为高,节点电压 V为低。 下一步,假设输入电压 V 逐步增大,则晶体管 Q2 逐渐开启,部分尾电流 I0 开始流过晶体管 持续至晶体管 Q2 和晶体管 Q5电流相等。 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电压的任意增加都会导致比较器进入开关状态,使得晶体管 Q1 关断,所有的尾电流流过晶体管 Q2,在输出状态的切换点上,假设流经晶体管 Q1 和晶体管 Q2的电流分别为 I1 和 I2,那么具有以下关系: 可以计算得到: 现在,晶体管 Q1 和 Q2的栅极电压( Vgs)可以利用漏电流计算得到: 在上面的等式中, I2I1,因此 Vgs2Vgs1,因为晶体管 Q1的栅极连接到地, Vgs1和 Vgs2 之间的差距是正向触发,即可以表示为: 利用式③和式④,并且 ,式⑦可以简化为: 当输入信号不断增大到超过 ,比较器输出状态切换, 变为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现在,晶体管 Q2 开启,晶体管 Q1 关断,所有的尾电流 I0 流经晶体管Q2 和 Q4。 流经 Q1, Q3, Q5和 Q6 的电流则为零。 下一步分析输入信号 从大到小的过程。 晶体管 Q2 的电流开始减小,晶体管Q1 逐步开启,导通电流。 与输入电压 逐步增大的情况类似,可以证明负向触发点仍然出 现在 I1=I6 的情况下。 经过计算,负向触发 可以表示为: 滞回电压可以计算为: 其中,。 具有滞回功能的比较器完整电路如图 2 所示,比较器由具有正反馈环路的源极耦合差分和差分转单端电路构成。 该电路中,大于 1,那么滞回电压可以由式⑩计算得到。 分压电路的设计 为了将电源电压与带隙基准电压 相比较,需要对电源电压进行分压处理。 这里采用电阻网络对电源电压分压,分别得到过压 保护 比较电路的输入电压, 分 压原理 如图 3 所示: 取参考电压 VREF= 进行比较。 设过压电路输入阈值电压为 , 计算公式如下: 阈值调节电路的设计 为了使电路的保护阈值电压可调节,选择不同的电阻进行分压,得到不同的输入电压。 具体原理如图 4所示: 图 4 阈值调节电路 这里选择二四译码器来选择阈值电压。 通过 A、 B 的不同组合,可得到四种不同的保护阈值电压。 总体电路设计 经过以上三 步设计,将以上三级电路进行综合,便得到过压 保护 电路的总体设计电路图,如图 5过压 保护 电路: 图 5 过压 保护总体 电路 图 5过压 保护 电路中, 端接 带隙基准电压,由外部带隙电路提供,本课题中直接引用,而不再设计。 电路中总共两个输入电压,一个输出电压 : 电源电压 为电源电压;参考电压 为带隙电路提供 的 带隙基准电压;输出电压 为 比较后的输出 电压,为高电平或者为低电平。 分别将 二四译码器的 输出电压接 到过压 保护 电路的输入端,而 过压 保护 电路另一个输入端接参考电压 =。 过压 保护 电路的输出端接到与非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最终得到具有控制作用的逻辑电平。 3 参数计算 课题要求参数 根据课题要求:设计一个 基于 保护电路,电路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输出高电平,在高于保护电压阈值时输出低电平,从而在电压过高时对电路进行保护;当电压由高压降到恢复电压以下时,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电路的保护阈值 电压是可以调节的;电路的保护电压与恢复电压之间具有迟滞的特性。 一般的带隙基准电压为 ,所以取 VBIAS=,并且将输入端的比较参考电压设为 VREF=。 分压电路参数 计算各电阻的阻值: 由: 可得到: 过压保护电路参数 由于电路镜像对称,迟滞电压差 由式⑩ 计算 代入已知参数 VGS1=VREF=, 从工艺库中得 VT=,计算得到: α = = =3 其他 MOS 管参数 为了使差分放大电路正常工作,且满足一定的指标,需要计算 MOS 管 Q0、 Q Q Q Q4 的参数,由于 电路对称,这里只计算 Q0、 Q Q3 的参数。 假设放大电路补偿电容 Cc=3pF,要求静态电流 50μ A。 即 50μ A。 忽略沟道调制效应 ,有 NMOS 管电流公式 由工艺库文件得知: CMOS 工艺的 VT=, = m2/V/sec, = F,又 = = 代入 上 式 计算得: ,取 = 取放大电路的增益 AV=5,由该放大电路 AV 的计算公式: 由工艺库文件得知 : = m2/V/sec, = m2/V/sec 确定每个 元件的参数 电阻网络参数 , , , , 迟滞比较电路参数 MNQ0 L=2U W=3U MNQ1 L=2U W=28U MNQ2 L=2U W=28U MPQ3 L=2U W=4U MPQ4 L=2U W=4U MPQ5 L=2U W=4U MPQ6 L=2U W=4U MPQ7 L=2U W=12U MPQ8 L=2U W=4U MNQ9 L=2U W=4U MNQ10 L=2U W=12U MNQ11 L=2U W=12U 阈值调节电路参数 MPH1 L=2U W=12U MNH2 L=2U W=12U * MPH3 L=2U W=12U MNH4 L=2U W=12U * MPH5 L=2U W=12U MPH6 L=2U W=12U MNH7 L=2U W=12U MNH8 L=2U W=12U * MPH9 L=2U W=12U MPH10 L=2U W=12U MNH11 L=2U W=12U MNH12 L=2U W=12U * MPH13 L=2U W=12U MPH14 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