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某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内容摘要:
,层厚 ,重度 18KN/m179。 第 2 层: 粉质粘土 ,层厚 米,重度 19KN/m179。 第 3 层: 淤泥 粘土 ,层厚 米,重度 179。 第 4 层:粉土,层厚 米,重度 179。 第 5 层: 淤泥质粘土 ,层厚 12 米, 重度 179。 第 6 层: 风化砾石 ,厚度 米 8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 场区浅层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 勘察期根据场区内多个钻孔内水位测量,其水位埋深位于地表下 米在勘察过程中,对所有钻孔均进行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一般埋深为 2—— 3 米,地下水为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圆砾、砾砂、细砂层中的孔隙潜水。 地下水的腐蚀性 根据水质分析检测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J500212020) 判定地下水对基础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见 ( 表 22)。 分析项目 ( )/ZB 1()mg L ( / ) /ZC B l Z 1()mmol L ( / ) / %ZX B l Z 分析项目 单位 数量 阳离子 NaK 总碱度 /mmoll 2Ca 总酸度 /mmoll 2Mg PH 值 24NH 总硬度 /mgl 永久硬度 /mgl 暂时硬度 /mgl 合计 100 负硬度 /mgl 阴离子 Cl 固形物 /mgl 8337 24SO 游离 2CO /mgl 3HCO 侵蚀 2CO /mgl 23CO 备注: 检验依据 DZ/; 实验室温度: 289K; OH 合计 100 9 大气压力: 表( 22) 3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评价 拟建场地第四纪以来,无大的构造活动发生,属构造稳定地块。 勘察期间未发现埋藏的 沟浜 、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无液化、活动断裂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地层土主要由杂填土、粘质粉土、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粘土组成,且填土不厚,其他土层的承载力较好。 所以地基岩性较好。 综上所述,场地及地基稳定性良好,适宜工程建筑。 地震效应评价 地基土液化 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VI 度(第二组) 2020 年 12 月 01 日拟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可不考虑场地饱和粉土及砂土地震液化问题。 场地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 为准确确定场地土的类型、场地覆盖层厚度及建筑场地类别,在 01 及 24 勘探孔进行了剪切波测试。 由试验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 50 米,第 ① 层土的剪切波速值为 /ms~ /ms,为中软土;第 ② 层土的剪 切波 10 速值为 /ms~ /ms,为中硬土;第 ③ 层 ~第 ⑥ 层土的剪切波速度为 /ms~ /ms,为中硬土。 地表下 20 米深度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227 /ms~ 268 /ms。 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 的等效剪切波速值,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综合确定建筑场地类别为 II 类,场地土层无软弱土,场地抗震地段无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4 桩基础设计 确定基础类型 本 工程为 建筑物 为多层 ,无地下室 ,采用桩基础。 确定持力层 由基础分布图和荷载分布图可知,承载力必须满足 2800KN, 采用三桩承台。 根据各层土承载力标准值和压缩模量表,取粘土层为持力层。 桩基础设计 确定 桩身数据 桩身长度取 7米,直径为 米时,以下为单桩承载力计算: 1 计算依据的规范和规 程 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2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20) 2 计算数据 探孔编号 : TK1, 桩编号 : ZH1 桩类型 : 圆桩 孔口标高 :。 桩顶标高 : 桩身长度 : 7(m)。 桩身直径 : (m) 扩底直径 : (m)。 扩底高度 : (m) 土层参数 第 1层土 土层号 : 1, 土层名称 : 填土 , 土层底标高 : , 土层厚度 : (m), 桩身进入长度 : (m), 侧阻力特征值 qsia=20(kPa), 端阻力特征值 qpa=0(kPa),承载力特征值 qpa=70(kPa),压缩模量 Es=0(MPa) 第 2层土 土层号 : 2, 土层名称 : 粉质粘土 , 土层底标高 : , 土层厚度 : (m), 桩身进入长度 : (m), 侧阻力特征值 qsia=56(kPa), 端阻力特征值 qpa=800(kPa),承载力特征值 qpa=150(kPa),压缩模量 Es=85(MPa) 12 第 3层土 土层号 : 3, 土层名 称 : 淤泥粘土 , 土层底标高 : , 土层厚度 : (m), 桩身进入长度 : (m), 侧阻力特征值 qsia=67(kPa), 端阻力特征值 qpa=1800(kPa),承载力特征值 qpa=223(kPa),压缩模量 Es=93(MPa) 第 4层土 土层号 : 4, 土层名称 :粘土 , 土层底标高 : , 土层厚度 : 1(m), 桩身进入长度 : 1(m), 侧阻力特征值 qsia=58(kPa), 端阻力特征值 qpa=3200(kPa),承载力特征值 qpa=280(kPa),压 缩模量 Es=139(MPa) 第 5层土 土层号 : 5, 土层名称 : 淤泥粘土 , 土层底标高 : , 土层厚度 : (m), 桩身进入长度 : (m), 侧阻力特征值 qsia=58(kPa), 端阻力特征值 qpa=1800(kPa),承载力特征值 qpa=295(kPa),压缩模量 Es=78(MPa) 第 6层土 土层号 : 6, 土层名称 :风化砾石 , 土层底标高 : , 土层厚度 : 4(m), 桩身进入长度 : 0(m), 侧阻力特征值 qsia=67(kPa), 端阻力特征 值 qpa=1200(kPa),承载力特征值 qpa=240(kPa),压缩模量 Es=139(MPa) 3 承载力计算 桩身周长 up=(m)。 桩端面积 Ap=(m2) 13 侧摩阻计算 第 1层土 , 桩身进入长度 li=(m),侧阻力特征值 qsia=20(kPa) up*qsia*li=*20*=(kN) 第 2层土 , 桩身进入长度 li=(m),侧阻力特征值 qsia=56(kPa) up*qsia*li=*56*=(kN) 第 3层土 , 桩身进入长度 li=(m),侧阻力特征值 qsia=67(kPa) up*qsia*li=*67*=(kN) 第 4层土 , 桩身进入长度 li=1(m),侧阻力特征值 qsia=58(kPa) up*qsia*li=*58*1=(kN) 第 5层土 , 桩身进入长度 li=(m),侧阻力特征值qsia=58(kPa) up*qsia*li=*58*=(kN) 第 6层土 , 桩身进入长度 li=0(m),侧阻力特征值 qsia=67(kPa) up*qsia*li=*67*0=(kN) 端阻力计算 桩端落于第 6 层土 , 端阻力特征值 qpa=1800(kPa) 14 qpa*Ap=1800*=(kN)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Ra=qpaAp+up∑ qsiali=+=(kN) 其中 ,侧摩阻 (kN), 占总承载力 % 端阻力 (kN), 占总承载力 %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pa,qsia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 A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p桩身周边长度; li第 i层岩土层的厚度。 15 图( 43)桩剖面图 16 承台计算(三桩承台) 1 计算依据的规范和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 (GB 50010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2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20)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 (CECS 8897) 2 几何数据及材料 承台混凝土等级 : C30。 抗压强度 fc=(MPa)。 抗 拉 强 度ft=(MPa) 钢筋等级 : HRB400。 强度设计值 fy=360(MPa)。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保护层厚度 as= 50(mm) 桩类型 : 圆桩 桩径 d=650(m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kN) 当进行抗震验算时 ,RE=ξ a*R RE=*=(kN) 17 由于 承台底部距离桩尖距离较小 不考虑承台效应 承台类型 : 3 桩承台 等距排桩 , 桩间距 Sx=1950(mm)。 X 向桩至承台边距 Wx=400(mm)。 Y 向桩至承台边距 Wy=400(mm) 承台做法 : 等高承台 承台高 h=1000(mm) 柱高 Hc=1000(mm)。 柱宽 Bc=1000(mm)。 柱周加大尺寸 (相当于杯口厚度 ) ac=50(mm)。 加大高度 hc=0(mm) 承台底面积 A=(m2) 承台顶部面积 At=(Hc+2*at)*(Bc+2*at)=(1000+2*50)*(1000+2*50)=(m2) 承台体积 Vjc=A*h+At*hc =*1+*0 =(m3) 承台自重和上部土重 承台混凝土的容重 γ c=(kN/m3) 承台顶面以上土的 容重 γ s=18(kN/m3) 承台埋置深度 d=1500(mm) 承台及以上土重 Gk=Vjc*γ c+[A*dVjcBc*Hc*(dhhc)]*γ s =*+[***()]*18 =(kN) 18 G=*Gk=(kN) 3 荷载信息 符号说明 : N 、 Nk 柱底轴向力设计值、标准值 (kN) F 、 Fk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标准值 (kN) Q 、 Qk 作用于地面的附加地面堆载设计值、标准值 (kN/m2) Fx39。 、 Fy39。 、 Fkx39。 、 Fky39。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附加荷载设计 值、标准值 (kN) Fx39。 =0。 Fy39。 =0。 Q=0。 地面堆载按活荷载考虑 (考虑最不利情况 ) ax39。 、 ay39。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附加荷载偏心 (mm) ax39。 =0。 ay39。 =0 Vx 、 Vy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剪力设计值 (kN) Vkx 、 Vky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剪力标准值 (kN) Mx、 My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设计值 (kN*m) Mkx39。 、 Mky39。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标准值 (kN*m) Mkx 、 Mky 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 (kN*m) γ z 荷载设计值换算为标准值的折减系数 γz= Fk= Nk+Fkx39。 +Fky39。 Mkx = Mkx39。 Vky*HFky39。 *ay39。 、 Mky= Mky39。 +Vkx*H+Fkx39。 *ax39。 Fk= F/γ z Mkx39。 = Mx/γ z Mky39。 = My/γ z 带入荷载设计值 19 N=5638。 Mx=167。 My=93。 Vx=0。 Vy=0 Fk=(N+Fx39。 +Fy39。 )/γz=(5638+0+0)/=(kN) Mkx=(Mx39。 Vy*HFy39。 *ay39。 )/γz=(167 0*10*0)/=(kN*m) Mky=(My39。 +Vx*H+Fx39。 *ax39。 )/γz=(93+0*1+0*0)/=(kN*m) 4 轴 心荷载作用下验算 pk=(Fk+Gk+Qk)/n (GB 500072020 式 ) pk=(++)/3=(kN) ≤ 满足要求 5 偏心荷载作用下验算。毕业设计某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相关推荐
程和位置(井圈与井颈用连接螺栓固定) ,尽量采用防盗井盖。 7)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井体预埋支管位置准确,接口平顺坚实,井内应无杂物。 (二)井体制作 1) 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 集 06MS201,排水检查井,图集号“ 06MS2013”施做,采用页岩砖砌筑。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内外井壁,均采用 1:2(体积比 )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为 20mm
1. 原始粉料的粒径大小和尺寸分布:粒度小有助于烧结,尺寸分布均匀可以减少二次再结晶的发生几率 2.添加剂的影响:( 1)添加剂会与烧结原料形成固溶体,使晶格活化,故可以降低烧结温度使烧结速率增大。 这对于缺位型和间隙型固溶体尤其强烈。 ( 2)形成液相,抑制晶界移动,从而有助于烧结。 ( 3)形成化合物,增加烧结体的致密度,有助于气孔的排出。 ( 4)少量的液相有助于抑制相变保证烧结体的稳定性
泥混凝土对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 1. 混凝土拌和 水应满足表。 表 拌和用水的品质指标 项 目 预应力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pH 值 > > > 不溶物, mg/L < 2020 < 2020 < 5000 可溶物, mg/L < 2020 < 5000 < 10000 氯化物(以 Cl计), mg/L < 500 < 1000 < 3500 硫酸盐(以 SO42计), mg/L <
拆除、整平场地逐步打通新建道路作为临时便道,沿线填筑施工通道。 ,做好扰民事项的预防工作,办理好相关市政手续。 路基工程 计划工期 30天完成。 包括路基开挖及路基填筑等施工内容。 管线施工 计划工期 27 天完成。 包括管沟开挖、管基施工、雨水管道安装,沟槽回填等。 路面施工 计划工期 10 天完成。 包括道路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施工内容。 人行道施工 计划工期 12 天完成。
,并跟踪该电流,使得电机输出相应的助力矩。 故障诊断与保护程序用来监控系统的运行,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和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 . . . . .装..订. .线 .. . . 淄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第 7 页 共 16 页 第四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单元概述 控制单元是实现转向系统转向控制功能、保证系统具有良好性能及可靠工作的重要部件。 其主要任务是处理系统各部分发送来的输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