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报告内容摘要:

法,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灌浆分二段进行,即接触段和基岩段。 接触段灌浆段长一般为, 接触段段底至设计要求深度 即为基岩段段长, 满足 规范 要求。 坝基帷幕灌浆采用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均进行质量检测。 达到国家标准, 满足设计要求。 按设计要求,灌浆的浆液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采用 5: 3: 2:1: : : :1 七 个比级。 根据压水试验透水率( q)的大小,选择合理的开灌比。 灌 浆压力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 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 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应改浓一级。 当灌量大,难于结束时,采取缩短初凝时间、降压、限流宁海县黄坛镇笆下水库坝体坝基灌浆施工报告 7 等措施。 实际施工均满足设计要求。 接触段 灌浆允许最大全压力为 P=上部盖重 =h , h 为坝顶至橡塞底部的距离 (m), 为土体容重 ()。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每段灌浆前根据输浆管长度分别计算出不同浆液浓度下的灌浆压力及压力表压力,以不同浆液水 灰比的灌浆来控制压力表压力。 压力表装在回浆管顶部。 压力表读数宜读指针摆动的中值。 基岩段设计灌浆压力为 , 实际 基岩段 灌浆压力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压力。 满足设计要求。 、待凝 设计要求: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 ,继续灌注 30min;或者不大于 1L/min 时,继续灌注 60min。 实际施工时, 当单位进浆量为零时再续灌 30min 结束 灌浆。 满足设计要求。 每个灌段结束后均待凝 12h以上 再进行下段施工 ,满足设计要求。 灌浆原始记录准确、清晰、完整,灌浆记录由 技术 人员现场会签。 满足设计要求。 4 坝体粘土灌浆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在桩号 0+017~ 0+047 范围 灌浆孔内水泥灌浆段顶至坝顶坝体部分进行粘土灌浆。 具体操作如下: 制浆 根据拌浆机的容积、泥浆容重、泥浆粘度确定加料量,加料工序为边加宁海县黄坛镇笆下水库坝体坝基灌浆施工报告 8 水、加土后加适量水玻璃,约拌 6min 以上才成熟浆,放出的浆先经筛网过滤后进入沉砂池。 由于土料中含水量、含砂量有差别,因此施工中随时测定池中泥浆容重并作相应调整。 拌浆总量为一天所需量。 拌好的泥浆经 4h 以上时间沉砂后投入灌浆。 粘土浆液的物理性能及测试 粘土浆液的物理性能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 其中 ,容重≥ ,粘度为 30~ 70S,稳定性< g/cm3。 灌浆 前,单桶抽样做一次泥浆容重和粘度试验;在 灌浆 过程中,每注入 1000L 浆液做一次泥浆容重和粘度试验,每灌段取 1~ 2 个泥浆样做稳定性试验,实际测试结果为:容重 ~,粘度 30~ 70S,稳定性 0~ g/cm3。 灌浆压力 实际 施工均采取控制孔口压力,压力一般为 ~。 满足设计要求。 灌浆间隔时间 为保证坝体灌浆质量,采用重复灌浆的方式。 第一次灌浆与第二次灌浆间隔时间为 2d。 冒浆处理 处理 在 每次 灌浆过程中每孔 段 均在坝顶裂缝 出现 冒浆,一般 采用停灌、开挖冒浆出口,用干粘土回填夯实;控制进浆量,降压灌注;为 尽多 灌入量 粘土浆液 , 在出现 冒浆 后 屡次采用停停灌灌、开挖冒浆口用干粘土回填夯实等措施。 封孔 宁海县黄坛镇笆下水库坝体坝基灌浆施工报告 9 在水泥灌浆段在灌浆结束后用浓浆直接进行压力封孔,在心墙段 在粘土灌浆结束 7 天后, 掏 尽孔内结水,用粘土回填夯实。 封孔施工 满足设计要求。 5 检查孔 根据 水利局、业主、设计商定 , 为检查 水泥帷幕灌浆质量, 共布设检查孔 2 只, 位置分别位于 Z8~ Z9 号孔和 Z11~ Z12 号孔之间。 检查方法:在接触段进行注水试验,基岩段进行压水试验。 共进行 注水试验 2 段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