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卸料平台方案内容摘要:

p2=Pk=10kN 【 1】 、抗弯强度 计算简图 (kN) Mmax=q1(L12/8m2/2)+p1L 1/4=()+14 σ=Mmax/(γxWX)=106/(103)=[f]=205N/mm2 次梁强度满足要求。 【 2】 、挠度验算 计算简图 (kN) νmax=q2L14/(384EIx)(524(m/L1)2)+p2L13/(48EIx)=14004/(384206000104)(524()2)+1014003/(48206000104)=[ν]=L1/250=1400/250= 次梁挠度满足要求。 【 3】 、稳定性验算 σ=Mmax/φbWX=106/103=[f]=205N/mm2 其中, φ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φb=(570tb/lh)(235/fy)=(570)(235/)=。 由于 φb大于 ,按照下面公式调整: φb39。 = 次梁稳定性满足要求。 【 4】 、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q1B/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2=q2B/2= 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工字钢 主梁型钢型号 16号工字钢 截面面积 A(cm2) 截面回转半径 ix(cm) 截面惯性矩 Ix(cm4) 1130 截面抵抗矩 Wx (cm3) 141 抗弯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 弹性模量 E(N/mm2) 206000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主梁内力按照外侧钢丝绳吊点和建筑物上支承点为支座的悬臂简支梁计算(不考虑内侧钢丝绳支点作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Gk3+Gk4)=(+)= p1=Pk/2=10/2=7kN R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1=Gk3+Gk4=+= p2=Pk/2=5kN R2= 【 1】 、强度验算 计算简图 (kN) 弯矩图 (kNm) 剪力图 (kN) R左 = Mmax=m N=R左 /tanα=R左 /(h1/a1)=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