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问题研究内容摘要:

理健康、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保健知识、治疗辅导 等,帮助他们为 HIV 感染者提供科学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指导。 不定期举行小组聚会,互相交流志愿活动心得,总结、积累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支持与治疗的经验,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关怀治疗工作模式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的培训是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除了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对志愿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志愿服务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外,也有针对不同志愿者开展的志愿培训,例如,针对社区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内容更加侧重于艾滋病防控知识,针对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内容更加倾向于对于高危人群的检测和心理疏导。 同时,在志愿服务开展 过程中,也要对志愿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也是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大特点。 管理者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督导,对 “ 爱心家园 ” 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4)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注册登记概况。 我国民政部在 2020 年制定了《关于在全国城市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的通知》的文件, [4]根据文件要求,以社区和街道为单位开展社区志愿者的注册登记工作。 截止 2020年底,全国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组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 3124 万人,登记在册的社区志愿者有 5076075 个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为例,它只接受个人和团体两种报名方式 个人报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长期对医院内和医院外进行志愿者招募,如果有人愿意加入志愿者,就可以通过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官方网站查询咨询电话、下载报名表。 当通过资料审核后,就注册为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 当 “ 爱心家园 ” 有志愿活动的时候,就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短信等方式公布志愿活动信息 团体报名:对于想加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爱心家园 ” 志愿者的团体,审核的过程基本和个人报 名没有区别,只不过对团体的注册和管理更多的是落在团体单位本身上,相对来说便于管理,也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0年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在网络上发布了 “ 志愿北京 ” 官方平台,要求社会上非营利组织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也在上面进行了注册,成为北京市实名注册的非营利志愿组织 ( 5)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工作制度概况。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坚实基础。 “ 爱心家园 ” 从建立之初就制订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并且在工作过程 中不断更新改进,并且结合现有的志愿者相关条例进行补充。 特别是对志愿者的管理更是严格按照制定工作计划、招募志愿者、甄选志愿者、志愿者培训、志愿者上岗、志愿者激励和留住志愿者的流程进行管理 从早期的医护人员自发的公益组织,一步步在发展壮大。 2020 年 9月医院成立了北京佑安 “ 爱心家园 ” 申请筹备工作组,并与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民政局建立了沟通机制。 2020 年 1 月 30 日,北京市卫生局批复 “ 同意成立北京佑安爱心家园 ”。 随后,筹备工作组组织申报材料上报北京市民政局 2020 年 7 月 13 日,经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 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审查《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社团筹备成立的申请》,认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准予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社团筹备成立。 在此之后,筹备工作组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对筹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部署和落实。 确定组织架构,讨论 “ 社团章程 ” 、 “ 会员管理办法 ” 等社团文件,确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担任社团理事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党委书记担任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会长、首都医 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疗副院长担任秘书长等领导职位 2020年 12 月 13日 “ 爱心家园 ” 正式经过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市民 政局批准,注册成为 NGO组织,并成功的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关制度的建立为 “ 爱心家园 ” 的成立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6)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服务模式。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的成立在艾滋病诊疗、护理服务、宣传教育、岗位培训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北京佑安 “ 爱心家园 ” 以爱心和温情融洽医患关系,变被动行医为主动干预,把治疗、健康教育、行为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十余年来,佑安医院针对艾滋病特定人群,探索出了医疗机构与感染者 草根组织相结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人性化综合关怀的 “ 恬园关爱模式 ”。 通过对感染者的需求评估、健康教育,形成与感染者互动的管理模式,在提供有效医治的同时也控制了艾滋病的扩散 北京佑安 “ 爱心家园 ” 志愿者组织、参与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了 “ 关爱健康,你我同行 ” 北京佑安爱心家园医疗支援帮扶行动的活动,分批派专家去北京周边,通过与志愿者小组联系,与当地 CDC医疗机构进行交流互动,为当地HIV 感染者及患者免费咨询答疑和义诊,就患者关心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活动的开展,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解决了患者的实 际问题,同时将爱心家园的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 健康自己把握,生命仍然精彩 ” 的系列知识讲座活动包括了:艾滋病治疗、艾滋病相关知识、 HIV 合并性病的治疗、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艾滋病母婴阻断,同时结合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 通过讲座、答疑等活动的开展,了解患者的需求,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解决了患者及感染者服药的顾虑及疑问,让患者对艾滋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依然是北京佑安 “ 爱心家园 ”志愿者工作的重点。 为慕名来到北京佑安医院 的患儿联系医院相关科室,解决食道狭窄无法服用抗病毒药物的问题。 为使春节期间住院的艾滋病患者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志愿者为每一位艾滋病患者送来了节日的祝福、温暖和慰问品。 2020 年度为在北京治疗的 500 余位患者申请使用了艾滋病抗机会性感染减、免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目前北京佑安 “ 爱心家园 ” 也在向全国推广大学生防艾教育的新模式 ―“ 一访三互动 ” 模式。 “ 一访 ” 即大学生志愿者骨干的床头探访, “ 三互动 ” 即志愿者骨干分别与HIV/AIDS人员、医护人员、参与培训的大学生的互动。 目前高校防艾 “ 一访三互动 ” 模式已日 趋成熟。 医护人员、艾滋病感染者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骨干一起进行宣教规划,进行有效的动员,以统一认识、集中力量、合理分工则能更容易进入大学生社区,并能更好地进行防艾宣传培训,以解决大学生防艾宣教的实际问题 “ 笑看未来 ” 艺术作坊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爱心家园 ” 常设机构,它是 “ 爱心家园 ” 和两位外国艺术家共同合作的,两位艺术家来自西班牙和厄瓜多尔,“ 笑看未来 ” 艺术作坊的费用全部由基金会资助,成立 “ 笑看未来 ” 艺术作坊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目前 HIV携带者或者是艾滋病病人当中有艺术天赋的人提供一个展示特长 的平台,给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平等的空间,展现他们的艺术天赋,建立自信,重新接触社会,也让社会可以接纳他们。 让他们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自食其力,减轻生活上的困难,也降低社会对他们的偏见。 “ 红树林 ” 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爱心家园 ” 的常设机构,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由感染者自发组织并成立的爱心公益团体。 “ 红树林 ” 的志愿者由感染者和医务工作者组成,他们主要是为感染者提供生活、诊疗、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 红树林 ” 的成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间关怀组织的帮助。 “ 红树林 ” 与其他志愿组织最大的特点是 “ 助 人自助 ”理念。 因为志愿者大部分为感染者,所以他们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就会更了解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因为感染者大多比较敏感,对外界有抵触情绪,但是看到病友志愿者就会有种 “ 同病相怜 ” 的心理,从而便于开展志愿服务 “ 红树林 ” 的志愿服务内容除了提供心理干预、法律援助、医疗咨询、健康培训、社区活动等方面,还会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吸纳新的志愿者来壮大志愿者队伍 爱之方舟感染者信息支持组织 2020 年初于北京佑安医院成立,它的志愿者都是感染者,这个组织是为了更好的集合感染者,收集他们的信息,包括病因、病程 发展、目前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情况,建立庞大的感染者信息库,一方面为医疗服务提供资源,另一方面寻找需要帮助的感染者,并且在感染者中倡导 “ 助人自助 ” 的理念,实现我国 “ 一名艾滋病感染者 +一名志愿者 ” 的服务模式 恬园( qu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