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内容摘要:

进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确保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100%;全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得到加强,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高于 90%;加大环境执法环境监察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突发环 境事件。 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人居生活质量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公众绿色出行率达到 40%以上;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不低于 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 95%;大力推进低碳生态社区建设,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不低于 30%,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不低于95%;基本实现 “生态优良、交通顺畅、功能齐备、健康幸福 ”的新顺德。 生态文化传承发扬,公众满意度逐渐提高 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公众积极参与的生态文明宣教体系,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知识得到全面普及。 其中党政干 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比例高于 80%,生态文明教育课时比例达到 10%,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不低于 90%,政府绿色采购比例不低于 80%,环境信息公开率高于 90%,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高于 80%。 生态制度补充完善,生态环保投资比重提高 制定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完善顺德区级生态环保制度与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生态为政的决策管理体系。 认真执行各类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13 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施顺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不小于 8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不低于 10%,生态环保投资占 GDP 比重不低于 3%。 中 远期目标(至 2025年) 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安全稳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观念牢固、生态制度健全、生态人居和谐的国家生态文明样板示范区。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 25%, 2025 年,生态红线全面执行, 2020年与 2025年单位 GDP 能耗分别在 /万元以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2020 年高于15%,远期 2025 年不低于 18%, 主干 河道 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 Ⅲ 类比例达到 100%,空气环境优良天数比例大于 90%,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达到 100%,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达到 20%。 六、 指标体系 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市指标(试行)》(环发[2020]58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征求意见稿)》(环办函 [2020]1437号、环办函 [2020]901号),结合顺德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实际,确定规划指标体系由 41 项建设指标组成,其中约束性指标 19项,参考性指标 18项,特色指标4项。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14 顺德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 系统 序号 名 称 单 位 现状值 2020年 2020年 2025年 目标值 说明 生态 空间 1 生态保护红线 — 无 执行 执行 执行 执行 约束性指标 2 耕地红线 — 执行 执行 执行 执行 执行 约束性指标 3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25 ≥25 ≥25 ≥16 约束性指标 4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EI) — 56 58 ≥55 约束性指标 5 森林覆盖率(平原地区) % 3 4 5 ≥6 ≥16 参考性指标 6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 % 100 100 100 100 100 参考性指标 7 水面率 % ≥30 ≥30 ≥30 ≥30 特色性指标 8 建成区绿地率 % 32 36 38 ≥38 特色性指标 生态经济 9 单位 GDP 能耗 吨标煤 /万元 ≤ 约束性指标 10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立方米 /万元 13 10 8 6 ≤18 参考性指标 11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万元 /亩 85 100 120 150 ≥80 参考性指标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15 系统 序号 名 称 单 位 现状值 2020年 2020年 2025年 目标值 说明 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人 30000 40000 50000 ≥12020 参考性指标 13 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 % 5 10 15 20 ≥50 参考性指标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10 ≥12 ≥15 ≥18 ≥10 特色性指标 生态环境 15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约束性指标 16 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约束性指标 17 地表水环境质量 * 水质达到或优于 Ⅲ 类比例 劣 Ⅴ 类水体比例 %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75 基 本 消除 约束性指标 18 空气环境质量 优良天数比例 重度污染天数比例 % 75 85 0 90 0 ≥85 基本消除 约束性指标 1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95 97 ≥98 ≥99 ≥90 参考性指标 20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 100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16 系统 序号 名 称 单 位 现状值 2020年 2020年 2025年 目标值 说明 21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 — — 不降低 有提升 有提升 不降低 约束性指标 22 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 未发生 未发生 未发生 未发生 未发生 约束性指标 23 村镇饮 用水卫生合格率 % 96 100 100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4 城镇污水处理率 % 85 90 95 98 ≥95 约束性指标 25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1 95 98 100 ≥95 约束性指标 26 VOCs 企业治理 VOCs 车间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安装率 VOCs 废气收集率 % 40 ≤10 50 50 70 70 100 100 特色性指标 生态生活 27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95 96 98 100 ≥95 参考性指标 28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 % 60 80 90 100 ≥80 约束性指标 29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10 15 25 50 ≥50 参考性指标 30 公众绿色出行率 % 35 40 50 60 ≥50 参考性指标 31 节能器具普及率 % 95 100 100 100 ≥80 参考性指标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17 系统 序号 名 称 单 位 现状值 2020年 2020年 2025年 目标值 说明 节水器具普及率 95 100 100 100 32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占比 % 0 80 80 90 ≥80 约束性指标 生态 制度 33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项 ≥5 ≥8 ≥10 ≥15 ≥1 参考性指标 34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 — 制定实 施 制定 实施 制定实 施 制定实 施 制定实 施 约束性指标 35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 > 10 10 15 20 ≥20 约束性指标 36 政府绿色采购比例 % 70 ≥80 ≥90 ≥95 ≥80 参考性指标 37 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占 GDP 比重 % ≥3 ≥ ≥ ≥3 参考性指标 生态 文化 38 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比例 % 80 80 90 100 100 参考性指标 39 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 % 95 100 100 100 ≥80 参考性指标 40 环境信息 公开率 % 90 95 100 100 ≥80 参考性指标 41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 74 80 80 85 ≥80 参考性指标 *此处水体根据指标定义全部为控制断面,非一般水体。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18 第三章 优化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生态顺德 生态安全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 基本 前提,通过强化饮用水源地 保护 、 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以及 完善生态网络体系等,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健全和完善顺德空间开发生态秩序。 一、 优先保障 饮用水源地的安全 (一) 优化水源保护区 严格实施《佛山市顺德区供水专项规划修编( 20202020)》,科学规划取水水源的布局,优先考虑取用西江水,减少和控制北江的取水量,规划到 2020年,规划到 2020年,顺德区的取水规模为 万 m3/d,其中在北江取水 112 万 m3/d,在西江取水 m3/d,在西、北江取水的比例为 :。 远景 2030年最大取水规模为 m3/d。 规划将顺德区水源保护区划分为 顺德水道西樵(藤溪)段水源保护区 、顺德水道羊额段水源保护区、西江流域右滩段水源保护区、西江流域均安段水源保护区及顺德水道伦教段水源保护区等 5个片区。 (二) 加强和优化供水 规划 根据《佛山市顺德区供水专项规划修编( 20202020)》规划保留乐从水厂、容奇水厂、桂州水厂,对上述水厂进行取水头的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19 迁移。 除右滩水厂扩建至 38万吨 /天外,原规划的羊额、龙江、均安和北 滘 水厂保持现有规模。 2020 年顺德区规划水厂总数达到 8座。 (三) 提升水源保护区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和污染整治工作,严格执行《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对威胁饮用水源的重点污染源坚决搬迁、关闭,逐步清除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一切排污口,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清除占用河面经营或向水 体排放污染物的餐饮场所,清理水源保护区内煤场、沙场、码头等违章建筑。 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准化建设,饮用水地一、二级保护区建设饮用水水源地隔离网,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航道警示牌、道路警示牌、界标等标志 ,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 100%。 加强水源地污染防治,清理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业,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综合整治;加大入库河流治理和管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削减入河(库)污染负荷,强化侧流入河河涌的污染整治;加强流动源的风险管理,加大对重点船舶、重点航段、重点水域和重点时段的巡航监督检查力 度。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和应急管理制度。 推进重点水域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等项目的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完善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环境信息支撑为核心的监测网络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20 体系,全面推进自动监测站、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建设,全面提升饮用水源地监测预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 完善饮用水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制度。 二、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一)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国土空间边界线。 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与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 局,对于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包括下列范围:  一级、二级、准饮用水源保护区;  风景名胜区;  基本农田集中区、连片基塘;  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其它重要苗圃绿地;  主干河流,主要河涌及其两岸植被绿化地区;  连片基塘湿地;  道路防护绿带、隔离绿地; 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  其他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的区域。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20202025) 21 本次规划顺德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约为 ,占国土面积的 %。 该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覆盖全区 %生态极重要区域。 杏坛、均安镇、生态资源较为丰富,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辖区国土面积比重较大 ,生态保护红线比例均超过 40%。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统计 镇街名 行政区面积( km2)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km2) 生态保护红线占行政区比例( %) 容桂街道 大良街道 陈村镇 龙江镇 伦教街道 乐从镇 北滘镇 均安镇 勒流街道 杏坛镇 总计 (三) 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生态保护红线区是顺德区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