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方法的战略研究报告三-国家基础性工作内容摘要:

造新技术、新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从而 实现区域经济集约型、内涵式的快速增长 [76]。 企业创新能动力 与我国的广东、江浙等发达省份的企业相比,黑龙江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这种差距在高新技术产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如表 32 所示。 表 32 部 分省市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情况( ) 地区 总累计 2020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 计 北京 24669 69158 20544 4824 7364 2766 天津 4679 22424 7719 1164 3063 1357 辽宁 7472 61743 11364 1220 7035 1360 吉林 2963 18355 4386 454 1943 458 黑龙江 3247 29046 5127 668 3079 556 上海 12589 49794 55073 3259 9718 11504 江苏 8695 74948 54189 2220 12944 16606 浙江 7261 73358 97244 2213 16108 23748 山东 6915 83452 32022 1435 15356 6030 广东 12528 98635 198253 3714 21636 31101 四川 4635 30701 23309 825 4023 5087 12 数据 来源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0 年专利统计年报 目前,黑龙江省很多企业特别 是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从短期利益来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工艺创新都 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从长期利益来看,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即掌握了核心技术知识,有利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正是由于对创新收益的预期,企业将迫不及待地引入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改进工艺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而 TRIZ 理论恰恰 来源于对专利的分析和归纳, 汲取 了前人发明创新的智慧 , 具有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以及成熟的应用工具,能够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 因此,企业创新能动力成为 TRIZ 理论推广应用的直接动力。 市场竞争驱动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企业之间 竞相进行产品开发与创新的目的,在于赢得竞争优势,获取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超额利润。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节奏的加快,企业不仅要同本地区或国内的同行组织竞争,还要同世界范围内的同行组织竞争;不仅要同老对手竞争,还要同不断出现的新对手竞争,甚至可能触及跨行业的扩张渗透竞争。 这种竞争范围的空前扩大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从竞争层面来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竞争正在逐渐向以区域 为主体的市场竞争拓展。 区域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争夺和较量,随着区域竞争的不断升级,目前区域竞争模式已经从资源、资本要素导向型转变为创新导向型。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要求引进先进的创新方法作为突破口, 加快技术更新速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建立企业及区域的竞争优势。 可以说,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先进创新方法的引入和推广 [77]。 科技进步推动力 科技进步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技术在其内在规律的作用下,总是不断的发展和演化,再被应用 于生产,成为推动生产基础变革的强大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工业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技术预测和超前的新产品开发,这就 成为推广应用先进的创新方法,推动生产技术变革的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科相互综合、渗透与交叉,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 因此,创新过程中出现的症结往往是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而 TRIZ 理论能够 有效消除不同学科、工程领 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 以系统集成的方式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 使问题得到创新性的解决 [79]。 客户需求拉动力 满足客户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原始动因。 厄特巴克 ( Utterback) 在 1974 年的一项研究中表明, 60%~ 80%的重要创新 都 是受需求拉动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 13 就其内容、方向和速度而言,无一不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结果。 客户 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易变 化 的趋势特征, 不断 提供新的市场机会和创新诱因, 如何选择和确定具有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何识别和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 需求,成为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 而 TRIZ 理论既具有预见功能,又强调以 最低的成本、最小的副作用获得最高的产品性能 的思想。 因此,应用 TRIZ理论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满足 当前客户 需求 ,并且挖掘潜在的客户 需求,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促进技术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可见,客户 需求 是应用TRIZ 理论推进 技术创新 这一循环过程的 持续动因 [80]。 障碍因素 黑龙江省在推广应用 TRIZ 理论两年多的时间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受到一些因素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速度和效果,黑龙江省推广应 用 TRIZ 理论 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 : ( 1) TRIZ 理论关注度有待提高。 与北京、上海、广东、江浙等先进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创新意识较弱,企业对先进技术创新方法的认识与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企业很少主动引进先进创新方法指导创新活动,大多数创新活动存在随机性和偶然性。 而且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不能有效促进研发人员采用创新方法提高创新效率,使得 TRIZ 理论在企业层面的推广遇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 2) TRIZ 理论推广经验缺乏。 由于黑龙江省是全国推广应用 TRIZ 理论的试点省份,其推广工作具有开拓性和探索性,没有可供借鉴的 成功模式和成熟经验。 只能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首先选择试点城市、试点高校、试点企业进行小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总结经验,然后分步骤、分层次进行全省范围内的推广普及,这必然会影响 TRIZ 理论在黑龙江省大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速度。 ( 3) TRIZ 理论推广经费不足。 由于经费不足,使得黑龙江省推广 TRIZ 理论的培训工作不能全面开展,只能有重点地针对部分高校教师、推广人员、企业技术工程师等进行培训,而大部分企业、高校、研究所的普通员工没有机会接受TRIZ 理论的系统性培训。 而且由于经费限制,无法投入大量资金聘请外籍 TRIZ专家长期进驻试点企业指导创新工作,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还制约了国外 TRIZ软件的引进。 可见,经费不足是黑龙江省推广应用 TRIZ 理 论的主要障碍。 ( 4) TRIZ 培训师资力量匮乏。 在大力推广 TRIZ 理 论之前,黑龙江省很少有学者或科研人员了解 TRIZ 理 论。 因此,只能花费巨资从俄罗斯、德国等地,或者北京亿维迅公司聘请 TRIZ 专家,开展培训、咨询与指导工作。 目前,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部分高校教师接受到了 TRIZ 理 论培训,并取得了不同级别的国际 TRIZ 教师认证,但相对于全省需要进 行 TRIZ 培训的人员数量而言,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且专业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显然,这已成为阻碍 TRIZ 理 论快速推广与应用的关键因素。 ( 5)教育方式的弊端阻碍了 TRIZ 理论推广。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采用的灌输式、记忆式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对创新方法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对 14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黑龙江省大多数高校、中小学校的教育大多数强调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创新方法、创新思维的引导和训练,直 接影响了 TRIZ 理论在各大高校以及中小学生中的推广与普及。 黑龙江省推广应用 TRIZ 理论的 SWOT 分析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省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已基本了解了 TRIZ 理论的起源、方法体系、应用价值等内容,初步建立了各企事业单位学习创新方法的文化氛围 ;省科技厅目前正 逐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批、分级培训等活动,尝试选择试点单位进行小范围推广等。 这都表明 TRIZ 理论方法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应用 已经 起步 ,但还处于初级阶段, 即以普及、宣传、培训等方式为主,逐步向试点应用及推广 进行 过渡。 要 进一步 推进 TRIZ 理论推广应用工作, 还 需要面对社会、经济、政 策等 外 部 机遇( Opportunity)与风险( Threat),结合黑龙江省 内部 优势( Strength)与劣势( Weakness),对黑龙江省推广应用 TRIZ 理论的环境进行 SWOT 分析 ,为推广战略目标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机遇与 威胁 机遇 ( 1)国家对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 TRIZ 理论的重视。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科研方法创新,将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工作提到重要地位。 国家对创新方法推广的重视程度不断 提高 , 激发 了企业和技术人员学习与应用 TRIZ 理论 的积极性 ,形成 了良好的推广氛围。 同 时,国家 出台 的 一系列政策、措施 也为黑龙江省开展 TRIZ 理 论推广 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 2)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引入先进的创新方法。 为 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 黑龙江省要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 TRIZ理 论正是 强调“ 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思想 ,这种要求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 TRIZ 理论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利机遇。 ( 3)黑龙江省成为国家 TRIZ 理 论推广应用的试点省份。 国家确定黑龙江省为全国 试点省份,无论在资金上、立项上都给予了政策倾斜与支持,这不仅成为黑龙江省 TRIZ 理论方法推广应用的动力,同时也保障了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 4)创新型省份建设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2020 底, 黑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指出建设 “ 八大经济区 ” 、实施 “ 十大工程 ” 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 其中哈大齐高新科技产业带 的建设都需要积极开展自主创新,不断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更多的科技型龙头企业、攻关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等,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 要创新方法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这 也 为 TRIZ 理论 方法 15 在 黑龙江 的 推广应用提供了新机遇。 同时作为 东北老工业基地 改造的重点产业 ——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适于应用 TRIZ 理论方法 和工具。 威胁 ( 1) TRIZ 理论方法推广应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 的 TRIZ理论推广工作仍然处于内部普及与学习阶段,尚未深入到方法商业应用、出版书籍与开发软件的归属权问题。 但是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些企业将会将TRIZ 理论方法进行商业化应用、有些编写的书籍与开发的软件将会进入市场中进行商业买卖,而其中的内容、涉及的 关键问题可能黑龙江省并不具有所有权,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问题纠纷,对推广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 2)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黑龙江省政府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将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更不能有效促使他们积极采用先进的创新方法实施创新活动。 因此,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可能对 TRIZ 理论方法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应用形成潜伏的风险。 ( 3)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不利于 TRIZ 理论推广应用。 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对科研人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而黑龙江省目前对科研人员及其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有 失全面性,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这直接阻碍了 TRIZ 理 论的推广与应用。 如:在评价科研成果时,普遍采用以 SCI 收 录为标准,作为科研人员评职晋级的主要依据之一,而科研人员的许多思维性、方法性的重要成果很难在 SCI中 全面体现出来。 而且,在申报课题时,过多强调研究成果近期的社会效益,往往对基础性的科学方法与工具的重视程度不够,这都制约了先进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除此之外,上文提及的教育方式的弊端,从根源上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长远角度看,也严重阻碍了 TRIZ 理 论方法的推广应用。 优势与劣势 优势 ( 1) TRIZ 理论相对于其它创新方法的优点。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比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 TRIZ 理 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 快速确认和解决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产品发展过程。 因此,运用 TRIZ 理 论可大大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创新水平 [81]。 ( 2)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临近的地缘优势。 黑龙江省与 TRIZ 理 论的发源地有着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 黑龙江 省 的 对俄合作中心与俄罗斯等前苏联的 TRIZ 理论专家多年保持着广泛联 系,这为及时引入俄罗斯有关 TRIZ 理 论书籍与软件 ,聘请俄罗斯 TRIZ 理论专家讲学以及同俄罗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关 于TRIZ 理 论研究学习的交流与技术创新合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