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规划管理局20xx年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化方案,室外工程同步施工中。 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政务中轴线、档案馆、广电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凤凰山公园、龙车山生态公园、龙山广场地下空间利用、汽车站搬迁、迎宾小镇、中央花园项目、华夏 xx 城市综合体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规划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该批工程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变灵城老城区的面貌,提升 xx 整体形象,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严格规划监督,依法实施城乡规划规范管理 严格规范审批程序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 xx 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 一书两证 ”。 “ 一书两证 ” 的申请 受理都在县政府行政服务大厅,省住建厅系统打证,最后由县政府行政服务大厅发出。 各类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建设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进行。 严格实行规划委员会审查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规划关、质量关,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规划管理及审批程序,实施科学、民主决策,形成群众、专家和领导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科学性和强制性。 严格执行联合放线制度 为加强 xx 县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我们制定实施了《 xx 县建设工程规划联合定位放线、验 线管理规定》,对本县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和人民防空、市政公用、地下取水、工程管线、对外交通设施以及整治江河湖泊等建设工程进行联合定位放线、验线。 由政府安排各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定位放线、验线,按照规定程序形成《建设工程定位放线测量报告》,对符合规划要求的,核发《建设工程定位、验线合格通知书》后方可开工建设。 严格落实规划验收制度 为规范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xx 市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工作严格执行申请、受理、核验、审定等程序。 建设单位向县规划局窗口提交竣工规划验收申请,并报送相关材料后,我们对报送材料进行认真审理,并到现场依据《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审批要求进行指标核查,审核规划竣工图是否与原规划设计方案相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技术经济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各项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是否擅自变更和调整规划内容等。 今年来对中楠房产、惠民农村供 水公司、连顺置业、美利特度假村、宏泰世纪城等部分建设工程依法进行了规划核实。 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方案 在规划方案审查时,我们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条件,依据《 xx 县城总体规划》、《 xx 县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法规、规章落实物业管理房、社区用房、垃圾。县规划管理局20xx年工作总结
相关推荐
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5 月 25 日,规划局张言方局长率局志愿服务队深入帮扶户,开展志愿帮扶送温暖活动。 服务队精心准备,为有学生的家庭送去了桌椅、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为疾患家庭送去了牛奶、面包等营养品,并为每户送去了 200 元慰问金。 每到一户,志愿者立刻开展 “ 四个一 ” 帮扶活 动。 12月 5日,张言方局长再次带领局扶贫人员深入杨疃镇张圩村
对发现的施工安全问题以及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立监管台帐,督促落实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三是要继续严厉打 击各类涉及建筑施工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涉及施工安全的举报投诉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查处,对本地区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要按照 “ 四不放过 ” 的原则严肃查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四是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切实做好预防建筑施工火灾事故的相关工作,建立健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 50%以上。 结合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的实施,完善村级互助资金监管制度。 发展贫困村扶贫产业,采取 “ 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户 ” 或 “ 专业合作社 +农户 ” 方式,鼓励创新机制循环使用扶贫资金,滚动放大发挥扶贫效应,培育并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村及贫困户收入。 (二)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 加快贫困地区道路建设,全面解决贫困村交通困难问题
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县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在政府网站上征询公众意见。 项目确定后,及时做好重点工程项目选址和项目工程设计条件,一年来,先后完成了状元路东西延伸、子山路东延伸、德政街北延伸等道路工程设计条件;城东小学、城东幼儿园、城南幼儿园、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党校、气象局、妇女儿童 活动中心及图书馆项目的选址设计工作。 同时,我局城乡测绘队技术人员抓住睛好天气,组织加班加点
公平、公正、公开。 2017 年,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符合率为 %,在全省 92 个抽查县中排名第八,位列全市第二。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县的城市形象和市民的居住环境有很大改善,但城市风格单调、档次不高、缺乏具有现代感和震撼力的精品建筑和亮点工程等问题仍旧比较突出。 (二)规划管理、技术人员不足。 规划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人员编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