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20xx重点工作计划内容摘要:

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整体效能。 一是坚持精准救助,优化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进一步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规范管理,加快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二是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严格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和省级规定的标准。 全面开展特困人员的失能、半失能的认定工作,在信息系统中进一步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与其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之间的衔接,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救助供养的精准度。 三是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建立运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 对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全额或定额资助参保或参合。 持续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发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的作用。 对经大病保险报销后仍有困难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含低收入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积极探索做好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救助工作。 不断提升 “ 一站式 ” 即时结算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对常规住院救助,要继续坚持 “ 一站式 ” 即时结算服务,同 时要规范医疗救助和救助资金结算程序。 按照 “ 保险在先、救助在后 ”原则,准确核定结算医疗救助资金,避免医疗救助重复、超费用结算等情况。 四是深入开展救急难为重点的临时救助工作,积极应对突发性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 进一步建立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细则和完善支出型贫困的认定办法。 全面深入开展 “ 救急难 ” 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在城乡低保保障长期困难的困境群众生活的基础上,临时救助工作重心转向因突发性事件、支出型贫困造成临时性困难的群众,重点在 “ 救急难 ” 工作的发现机制、救助机制和总结报告机制上取得实效。 五是进一步细化居 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部门协作力度,全面开展规范化的核对工作,加强与公安、工商、住房等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做好车辆、个体工商登记、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信息比对,提高信息核对的实效性和精准度,为实现对象识别精准、救助水平精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二)深入开展殡葬改革工作 保持定力抓殡葬改革, 13 乡镇公益性公墓建成并投入使用,鼓励、支持村(社区)建设公益性公墓,持续保持全市第二的火化率,加快推进乡镇公墓建设进度,持续推进殡葬改革专项整治,力争实施坟石集中加工经营,公职人员 亡故后骨灰 100%火化安葬,农村居民亡故后 80%以上火化安葬。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殡葬惠民政策及时、全面兑现到位。 (三)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准备。 一是进一步完善《 **县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二是全力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完成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多灾、重灾乡镇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科学合理调整救灾物资储备格局。 及时采购充实县级救灾储备物资,丰富物 资储备种类,严格规范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三是积极开展 “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 创建活动,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 继续做好农村民房灾害强制保险工作,探索农村民房农户自主缴费,提高赔付标准试点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