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生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内容摘要:

施国家的专项帮扶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 90 元给予全额资助,共资助参保人员 31367 人,参保金 万元。 二是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不变:妇幼健康、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基本公共卫生免费服务项目不变,而且还 要加强。 三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政策不变。 2.“ 三个全面 ” :一是全面建立迁入村(社区)卫生计生室。 州内跨县搬迁安置点分别在兴义市和义龙试验区。 义龙试验区是顶效镇马别社区和木陇社区,可安置 万人,已在马别社区安置小区规划新建 3 个村卫生室,在木陇社区规划新建 2 个村卫生室,将顶效镇卫生院参照二级医院的标准进行改扩建,提升服务质量;兴义市搬迁安置点为坪东万和大地、施达星城、丰都海天名城,均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有效服务半径内,为保障群众就医,规划在 3 个安置点分别各新增一个社区卫生服务 站。 二是全面办理精准扶贫户、搬迁户居民健康卡。 为确保看病就医一卡通(实施乡村发展倍增计划,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任务,完成包含全州 42 万易地搬迁人口在内的 60 万张 “ 贵州省居民健康卡 ” 发行应用)。 三是全面配齐配强迁入村(社区)医务人员及医疗设施。 为确保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在 2020 年,我们已通过与医学院校开展订单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 328 名,培训全科医师 373 名; 2020 年来,已完成 200 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占年内计划的 200%,完成 50 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占任务的 50%,开展乡村医生培 训 600 余人次;按规划今年起每年公开招聘 1200 名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计划正在实施等,并将迁入地配齐配强医务人员、医疗设施是作为资源分配的首要重点。 按照州委、州政府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决策部署,今年 11 月已完成义龙试验区马别生态移民搬迁点、大龙潭移民搬迁点等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问题,建立马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麻山民族中医馆等;按 ,逐步完善 5 万移民的医用设备配备,对接好移民健康档案、新农合转入等工作的协调落实,确保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3.“ 三个结 合 ” :一是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疗保障相结合。 防止搬迁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村计生 “ 两户 ” 、特殊家庭成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 “ 三重保障 ” 医疗保障对象,并落实 “ 一站式 ” 服务。 二是与党建扶贫村的 “ 五人小组 ” 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 “ 五共 ” 工作法做好党建扶贫联系村易地搬迁脱贫工作相结合。 为党建扶贫村兴仁县大山镇老里旗村创建 “ 贫困党员帮扶基金 ” ,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开展 “ 支部结对、干群结亲 ” 联系服务群众 “ 最后一公里 ” 冲刺帮扶,增添脱贫致富 “ 造血 ” 功能,拟订该村 “ 村级平台 化、村委公司化 ” 的发展思路,以发展和巩固好农特产品 “ 产 ” 、 “ 销 ” 路子,夯实该村脱贫攻坚步伐。 帮扶 6 万元启动资金成立 “ 老里旗村荣恒农资合作社 ” ,统一全村农资配送、作物种植、产品收购、土地流转等事宜,以 “ 合作社 +农户 +基地 ” 的做强产业联动、项目带动、群众互动模式,为种植户减轻个体经营风险,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实行领导包保、科级干部责任包保的原则,将 17户易地搬迁扶贫户任务落实到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科级干部。 今年4 月以来,州卫计委脱贫攻坚 15 个工作组分赴兴仁县大山镇老里旗村 17 户易地扶贫搬 迁对象家中,宣传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惠民等方面的易地搬迁政策,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引导贫困群众 “ 挪穷窝 ”“ 拔穷根 ”。 经过多次宣传动员,目前已有 14 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同意搬迁、 3 户实现搬迁。 三是与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扎实推进易地脱贫搬迁工作 “ 百日攻坚 ”。 4.“ 一个目标 ” :党建帮扶村群众 “ 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好病 ”。 能看病是村民有便捷的看病基础条件,看得起病是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发挥作用,看好病是医生配备得到加强、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 2020 年 3 月,州卫计委、人社局、民政局联 合制定下发了《提高城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州卫计发〔 2020〕 26 号),将册亨县作为试点,对11 类目标人群医疗保障,在省、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给予政策倾斜,提高 “ 三重医疗保障 ” 水平,基本医保险报销比例在州内各级医疗机构提高 5%,符合大病医保报销政策的患者,相应报销比例提高5%,对计生 “ 两户 ” 贫困户家庭成员计生救助提高到 80%。 由民政资金救助的对象救助金设置在 3 万元以上等。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目前册亨县正方案开展相关工作。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实施医疗救助122 人,医疗总费用 万元,补偿 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补偿 万元,大病医疗保险补偿 万元,民政医疗救助 万元。 (三) “ 八大体系建设 ” 持续推进。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 推进落实医疗卫生 “ 综合医院提升工程 ”“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标准化建设工程 ”“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 ”“ 山地旅游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 ” 五大建设工程,构建 “15 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 ” 、 “30 分钟乡村健康服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