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心得体会精选十五篇内容摘要:

、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合格党员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 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做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是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在思想意识上,要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廉洁自律,做到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 三是在落实行动上,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四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尊崇党章, 自觉腐朽思想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保持勇于担当的底气和胆气。 【九】 强化追赶超越、争先创优意识,查找激情干事差距,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工作中时刻心存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发扬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精神,精准严实、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牢固树立 “ 四个意识 ” ,坚定 “ 四个自信 ”。 在工作和生活中,查找干净做人差距,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时刻做到自警自省,修身慎行。 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突出学习重点,创新学习方式,始终把强化学 习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打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 结合自己工作特点,还要不断加强扶贫政策、业务知识和个人修养方面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创新本领。 【十】 我们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深悟透、学懂弄通。 要精研细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学习领会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 二是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 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这个伟大斗争就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 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 “ 三个意味着 ”。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是深刻 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必须认识到,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五是深刻领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 三步走 ” 战略目标和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到 2020 年,也就是建党一百年时,要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所以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党的十九大又重新作出战略安排,更首次提出 2020 年之后 “ 两步走 ”奋斗目标,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六是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 在经济建设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文化建设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在社会建设上,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七是深刻领会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的重大部署。 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 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 “ 一国两制 ” 、 “ 港人治港 ” 、 “ 澳人治澳 ” 、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