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心得体会10篇内容摘要:

大安排,是在广泛听民声、察民情基础上作出的又一项重要决定,是在全面推进首府民生事业的各项工作中,直面难题、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的又一次重要举措,也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具体体现。 而做好这些工作,让人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需要我们狠抓落实,不折不扣,齐心协力,勇于创新,把一项项计划落在实处,落在人民最关心的地方。 【篇五】 不懈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传承至今的革命精神;一切了不起的成就都是持续奋 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要在努力奋斗中推进。 3 月 20 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习近平主席指出: “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 习主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讲话。 再一次阐明了奋斗对中国的富强,对中国人民的幸福、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 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我们,更应该以朝气蓬勃的面貌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和困难,不惧失败,以 “ 撸起袖子加油干 ” 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 既要有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需要我们以永远在路上奋斗的姿态来书写时代的答卷,让更多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唯有铭记要幸福就要奋斗,要幸福也只有奋斗,才能真正在这个新时代追求到我们所期待的幸福。 【篇六】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4000 多字的内容, 84 次提到 “ 人民 ” ,足见 “ 人民 ”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中的地位和分量之重。 “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 这句话不应该仅仅是各级各领域各地方贯彻党中央文件精神中的一句话,更应当是各级党员干部自上而下自觉躬身践行的准则。 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时常把目光放到群众所关切的问题上,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特别是在基层调研时候,要与群众 “ 同呼 吸、共命运 ” ,真正跟群众 “ 穿一条裤子 ” ,真正将 “ 领导的注意 ” 与 “ 群众的满意 ” 划等号,那么基层的 “ 领导可视工程 ” 就没有了市场,同时,也只有真抓实干的 “ 惠民利民工程 ” 才能得到上级考核的满意。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站得比人民高。 党群关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党也是群众的一部分。 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即是在要求共产党员做人民群众中最领先的那部分,是要做人民的 “ 领头羊 ” ,而不是高于人民的 “ 牧羊人 ”。 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时刻 牢记自己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 “ 零距离 ” 服务群众,与群众 “ 打成一片 ” ,而不是以基层干部为中转站,并且单方面的认为 “ 我之注意即人民之满意 ”。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看得比人民远。 领导干部要意识到,个人的眼光是有限的,群众的眼光是千千万万人民实践出来的。 万不可抱着众人皆愚,惟我独清的态度来决策地方发展,必须要时刻把握群众的愿望,关切群众所关注的,急群众所急,重点先解决群众迫切期望的。 必须树牢民本意识,不要认为自己 “ 更专业 ” 、更有水平,更不能以此延伸,认为 “ 我之注意,重于人民之满意 ”“ 先解决这件事(领导注意的),若干年后,人民自然会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 人民是智慧的,群众有眼千千万,看得比某一个人远,那是必然的。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想得比人民深。 站在人民的角度,民生问题就是 “ 最大的政治 ”。 党领导人民,固然是要谋长远、谋发展,但是这也是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而对领导干部而言,凡事想当然,把考虑放在虚无缥缈的未来,画好了大饼却没注意到群众根本就撩不到,那么再多的建树也是零,必须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时刻保持与人民 “ 同频率 ”。 再以此出发,所谋求 的下一步发展,所谋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踏踏实实的真。 思群众所思,虑群众所虑,与群众对标看齐,那么 “ 凡群众的满意即领导的注意,凡领导的注意即群众的满意 ”。 当领导干部切实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有 “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 一丝一毫的生存空间。 【篇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 “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