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县级人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的工作开展监督,从而使人大监督刚性不足。 三是自身建设上存在差距。 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绝大部分是从党委、政府岗位转过来的,对人大工作和人大法律法规不精通,监督水平不够高,因而在开展监督工作时底气不足,信心不够,行使人大监督职权往往适可而止,不敢较真;另外,监督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县级人大监督 效果的提高,这点在对财政预决算的监督上表现尤为突出。 四是监督的议题过多。 一些县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贪多求全,年初的工作计划就将监督议题排得满满的,年中又临时增加省、市人大常委会和县委要求增加的监督内容,造成一次常委会审议多项内容,一个议题往往审议不充分就因赶时间而转入审议下一个议题,其结果是每个议题的问题都没有分析透,解决问题的建议提得不全面、不科学,整改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加强和改善县级人大监督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就加强和改善县级人大监督工作提出如 下建议: (一)正确处理人大与党委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坚持党的领导是县级人大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工作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依法履行职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是坚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人大工作要强化政治意识,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在政治思想上、行动上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把县委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及时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是坚持向县委请示、汇报制度。 人大及其常委会在 召开重要会议、开展重大活动、作出重大决定之前,要请示县委,经县委同意后再实施,并将实施情况及时向县委报告。 (二)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做到软硬兼施。 要提高县级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