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庆经销商完全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现。 出库单。 入库单。 没有,咱不搞那些虚套子。 会计管什么。 管钱呀,每天卖货记流水帐,晚上点钱存起来,进货时拿钱记大帐。 收支两条线。 利润报表。 唉,哪有那功夫。 我干什么。 联系业务呀,四邻八乡的客户都认我,给谁多少价我最清楚,别人不行,我老婆更不行,这家伙老跟人吵架,人家不认她。 业务员。 有。 好几个呢。 有亲戚也有招来的,我对他们可不错,管吃管住,有底薪,另外卖1 千元钱我给提成 5 元,不拿钱来刺激不行。 这帮家伙就见了钱跑的快。 帐款,别提了,前几年贪功冒进,放出去几十万的 帐,现在只剩一堆欠条了,帐款追讨。 哪有那么容易呀。 帐款分析。 唉。 欠条一大堆,具体哪个人欠的长哪几个人欠的短,我也记不住了。 反正要一分是一分吧,哎,以后决不办这傻事了。 为啥这么累,不雇人干呢。 唉,咱这么小个店摆什么谱吗。 再说了,钱呀,货呀的,交到外人手里,能放心。 企业化管理型 我跟厂家打交道一是做生意,二是跟人家学,学人家怎么开拓市场,怎么管人,怎么管货、怎么管钱。 我店不算大,可是总有一天要把他做大。 我早就开始企业化运作了。 我这儿有库管、有财务、有销售经理,每项制度健全、报表系统严密、嘿嘿。 都是 慢慢学的。 为这我还专门从厂家挖了一个人过来。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75 页 现在我干什么。 当老板啊。 大事我参与,平时他们就自己运作了,销售有销售经理,出货有库管,当天营业额当天交给出纳,会计有帐,给哪个客户放欠款,财务先找我批,然后按我批的欠款最高额和最长时间给他批赊销出货单„„我出去一两个月店里出不了大乱子。 我出去干什么。 学习呀,拓展其它市场啊。 全国走走看还有没有什么新产品,新项目可以做啊。 问我感到最主要的是什么。 管理。 不管你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管理是关健,管理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我的心思一半在寻找新的商机,另一半还在加 强管理上。 „„ 以上几种类型,谁优谁劣显而易见。 扪心自问,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经营、管理处于哪种状态,再对照一下同行中的领先者,差距不难找到。 想知道自己的批发部三年五年以后是逐渐兴旺还是被淘汰吗。 审视一下自己现在的经营管理现状,反思一下自己的经营思路在向哪个方向发展 —— 结果其实已经昭然,未来之路决定于今年明年做的事情。 营销永远是有因有果的行为,思路不同出路就不同。 浑浑噩噩过日子,走一步看一步不行。 坐忆当年风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也没用。 游戏规则的转变,市场发展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逃避不了。 想有饭吃, 想做大,想做好,要害的是你能否真的接受这些观念,改变自己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 话题四、搞清楚自己是谁。 想想自己该往哪里去。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面的内容: 批发商是什么。 ——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讲,批发商就是搬运工,其工作目的在于分流配送而非销售。 批发商的职责是什么。 —— 是将产品从制造商仓库搬到方便消费者购买的地方。 批发商的生存基础是什么。 —— 中国通路特有的售点分散的特点,以及制造商要将产品“搬运”至售点实现实际销售的需求。 批发商的生存基础发生了什么变化。 —— 通路特点发生了变化,超市量贩等异军突起,其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迅速飚升。 制造商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纷纷执行密集分销直营政策,取消大户代理制,同时对终端建设的重视程度日渐加强。 批发商的经营现状如何。 —— 一部分商户积极响应生存环境变化,走出店堂做行商,构建终端销售网络并提升自身管理素质,内部深挖潜力,外部寻找商机。 另一部分被动接受环境对自己的驱动。 还有一部分客户仍躺在以往的老黄历里,满腹心酸、两泡泪水、指责市场不公平。 身为批发商户,面临生存环境的变化,首要任务是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的经营现状),自己打算往哪里去(市场环境的分析和自己的重新定位)。 出路何在 、机遇何在,其实市场已经指明。 终端建设 密集分销已成为各厂家市场角逐的必经之路,产品终端表现将是各厂家以后的长期竞争焦点。 制造商将不再需要批发商做大区代理,而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广设经销户、密集分销、强化终端管理、争夺终端市场空间(铺货、陈列)的方向上。 批发商靠垄断经营、走大户、吃差价的生存方式已成历史,而对终端市场的直接掌控能力,将成为经销商和制造商谈判的必备筹码。 经销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75 页 商欲在明天的市场上不被制造商抛弃,不被同行淘汰,自身终端网销建设是必经之路。 终端建设,从开发到管理到形成固定的网络需要很大的投入和较长 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也许经济效益不佳,但这是对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投资,是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勇气、需要恒心、更需理智和决心 —— 因为这是市场环境发展的要求,无法回避。 正视周边市场的开发 批发商不能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不能把拓展周边市场理解为找几个大户做下线。 厂方是在奉行深度分销政策,但能够全面精耕市场,在所有二三级城市、农村市场都执行深度分销,广开经销户,甚至设直营办事处、分公司的企业毕竟不多,大多数厂家还是需要经销商来覆盖农村市场。 所不同的是厂家现在要求的已经不仅是销量,更 多的是终端表现。 所以,对周边市场的开拓,要做到: 1)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做固定的下线分销商,帮自己管理市场; 2)自己的业务人员对该市场形成固定拜访; 3)对该市 /县各渠道重点客户熟悉; 4)能协助该下线分销商管理市场,掌握终端。 真能做到这几点你才算掌握了周边商场。 也许因此 —— 你就能更多的保留(或争取到新的)大区代理权。 超市渠道的竞争力 超市将成为重要的零售业态,国外市场和国内的发达城市已经验证了这一规律。 能否在超市渠道拥有自己稳定强大的客户网络,良好客情关系和有力的业务部队,对于批发商以后的销售成长会产生深远影响。 前向发展与后向发展 前向发展:走郎酒、金利来等品牌的道路,经销商自己创立品牌(贴牌生产)淡化制造商的功能使其降格为生产加工车间。 (注:需注意的是此举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和实力要求,无充分把握不可轻为。 ) 后向发展:建立自己的终端销售店,(如:乳品经销商设奶站、售奶亭;消费品大批商开超市)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这种做法势必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且会带来新的经营管理难度,执行要点是首先要摆正主副关系,其二要在自己的确有余力的情况下实施。 市场风浪之中能未雨绸缪,及时调整竞争方向顺应市场潮流的方为赢 家,在流通领域内成为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革新、不断进步的“搬运公司”、“搬运企业”,当为新一代批发商的市场定位。 强化终端网络,扩大销售覆盖区域,增强自己在超市渠道的竞争力,考虑可否前 /后发展,当为新一代批发商在生存环境巨变之时的战略方向。 商场变化多端,身为商人,因循守旧就会坐以待毙。 闻风而动,自我剖析,努力改进才是精明之举。 批发商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动比不动好,早动比晚动好,主动比被动好。 第二章:经销商如何在厂商交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话题一、为什么厂家要执行经销制 经销商都希望获得一个知名厂家的独家经 销权,而且经销区域越大越好,时间越长越好。 深度分销喊了这么多年,可是厂家为什么还执行大区经销制。 为什么厂家不一步到位,振臂一呼年薪百万招销售总监,年薪 20 万招销售主管„„招上三五千人全面铺开,广开经销户,乃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75 页 至设直营办事处、分公司。 为什么还要隔着代理商、经销商、批发商„„多层环节做市场呢。 钱不是问题,发工资的钱对很多企业来讲还是拿的出来的。 问题是能否招到这么多销售精英。 即使招得到,厂家本身的管理能力能否管得了这么大的销售队伍。 因盲目扩张致死的例子太多了。 企业没有足够的能独立开发、管理市场的业务队伍是 企业执行经销制的首要原因。 试想一个北方企业,冒然在南方城市成立分公司,他的销售人员对当地人文、地理、文化环境一无所知。 当地方言也听不懂,当地批发市场门向哪边开也不知道,怎么会不心存恐惧。 开发一个新市场,没有成熟的销售网络,注定了要承担较长期的“预赔”过程,这个费用厂家可否承担。 那么多知名品牌靠代理制、经销制起步,最终获得成功,榜样的力量对众多厂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前文所述,厂家的竞争焦点已转移到终端表现上,可国内市场售点数量之多,分布之稀散,让人质疑:厂家直营是否有赢利的可能。 „„ 种种因素制约 着厂家。 制造商经过一番盘算,凭现在的实力(人力、物力、财力、管理能力、市场熟悉程度等)直接在新市场执行密集分销、直营的销售方式不划算:风险太大。 成本太高。 这时企业就想到了经销商。 经销同拥有什么资源。 经销商在当地市场有较好的经营实力,有人、有车、有门点、有资金。 经销商对当地的市场充分熟悉,在当地拥有成熟的客户网络。 如果给予经销商独家经销权,他会有比较好的品牌忠诚度。 经销商可以让我的产品迅速在市场上铺开,产生销量,而不需要我冒太大风险或花费太多投入。 当我实力不足时,当我对这块市场还不够熟悉时,我就 选择大户代理独家经销制。 话题二、厂家和经销商到底是什么关系。 厂家真正想从经销商身上得到那些东西。 每一位批发商、经销商都知道厂家现在的竞争方向是什么。 —— 直营也许只有一部分大企业才能做到,但密集分销是势在必行,靠大户代理销售的厂家是不可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的。 于是:代理制→经销制→深度分销、广开经销户→直营 从厂方业代不定期拜访代理商(洽谈供货结款事宜)→厂方长驻业代(协助经销商开拓市场)→厂方直营销售办事处、分公司成立。 制造商的市场直控力量越来越强。 经销商的垄断经营地位日渐下降,垄断经销区域日渐缩 小。 用批发商的话讲“深度分销就是灭大户。 就是断我的财路。 ”仅从结果上看,的确如此。 批责厂方背信弃义吗。 愤愤不平吗。 没什么意义。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75 页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制造商和批发商本来就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个体,利益不同,想法自然不同。 制造商和厂商关系到底是什么。 鱼水关系吗。 没那么简单。 对制造商而言,经销商的网络、人力、资金可以给厂家带来“产品低成本进入市场创造销量和利润”的效益,在此期间经销商就是厂家的销售经理。 经销商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经销商的想法往往和厂家相悖。 厂家希望经销商 经销商希望厂家 先款后货 先货后款,赊销铺底 经销独家 给我独家经销权但我不会经销独家 以低利润高销量形成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更高经销利润 绝对配合厂家促销活动 往往想侵吞促销利润 全品项推广 只销有赚钱把握的产品 …… …… 从这个角度讲,经销商又是制造商的对手,是坐在谈判桌前的甲乙方。 厂家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会有不同的市场策略,深度分销是绝大多数厂家的必走之棋,在产品刚刚进入新市场时,厂家迫于种种因素制约,选择了大户代理,而随着当地销量和利润的成长及厂家在当地业务队伍的逐渐成熟,大代理商注定成为阻碍厂方市场发展的“绊 脚石”。 总结一下,对厂家而言: 经销商是一块敲门砖:因为他可以让我的产品低成本入市,所以新到一块市场大经销商代理制必不可少。 经销商是销售经理:市场开发培养阶段,经销商和厂家并肩作战,共同的利益使大家齐心协力,没有经销商的努力,厂方的销售策略无法推行,没有厂方支持经销商也无法壮大,这时的厂商之间就是“鱼水关系”,厂方必须对经销商大力支持,使经销商成功,然后自己成功,所谓厂商双赢。 经销商是对手:经销商有他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其中不乏与厂方利益相悖者。 厂家的任务是如何协调和牵制经销商的力量向有利厂方的方向发展 ,于是,鱼水关系之中又掺杂了一幕幕斗智斗勇的故事。 大经销商终究是跳板:出于市场环境所迫、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大户代理终究要废除,密集分销势在必行,否则企业将无法长远立足于市场。 这就是厂商关系的实质。 厂家期望从经销商身上得到的也正是如上内容。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75 页 话题三、批发商在厂商交易之中能得到什么。 了解了厂商之间的关系实质,再谈这个问题就更客观。 首先不要抱希望象以前一样,做大区代理,接大货、走大户安安稳稳日进斗金赚差价。 如果你手头正有这个产品,恭喜,但那一定是暂时的。 厂家不再需要坐商大户。 他们需要经销商走出门 去,强化产品终端表现,开拓市场疆域。 这就是批发商能从厂家身上得到的第一件东西 —— 网络。 网络并不意味着你认识几个外地大客户。 仅靠利润差价和酒肉之交维系的客户也不能称之为网络,有奶就是娘,是他们对你的回报。 网络形成靠你对网点详细背景资料的充分熟悉,靠你纯熟的销售管理技术,靠你的信誉和服务创造的客户忠诚度。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能否对所在区域内可能多的终端售点,形成固定周期性拜访,掌握各终端售点的分布图、地址、电话、重点人物(联系人、仓管、会计„„)等基础资料。 在与这些售点的长期交易、服务中逐渐掌握他 们的进货量、进货周期、信誉情况、付款能力„相关信息。 建立你的批发部在各售点中的知名度、美誉度: 这家批发部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偶尔出现什么问题老板也会负责更换赔偿。 这家批发部的价钱很公道,没有欺生客,宰人现象。 这家批发部的服务很好,打个电话货立即送到,还帮我们上架、陈列、整理库存。 这家批发部守诺言,说每周五来拜访我,不管刮风下雨一定会来,来了就帮我们做陈列、点库存、写订单、送货上门,我们只需要卖货收钱就行了。 这家批发部老板很有眼光,他们推的新产品一般都能卖起来,这几年跟着他赚了不少的钱 ,偶尔个别产品滞销,他们也能帮忙退货或促销消化,很让人放心。 这家批发部的老板很义气,我们超市每年帮他卖了不少货,可我们店里搞活动,他总是慷概解囊。 „„ 在自己企业内部操练出一支出色的售点拜访、售后服务及客户管理队伍,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不断学习摸索自己的人员培训、人员管理、销售结算、售点配送等体系化的市场运作方法。 未来的市场谁真正拥有了稳定的销售网络,谁就掌握了通路,谁就是赢家。 厂家往往是你构建自己销售网络最有力的支持者。 制造商也许会淘汰你的经销权,也许会缩。魏庆经销商完全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