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讲话内容摘要:

络化等带来的安全挑战。 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档案安全科研力度,围绕档案安全工作面临的紧要、突出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制约档案安全的瓶颈问题,加强规划,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攻关突破,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及时转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档案安全工作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维护档案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建立起了与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相配套的档案安全体系。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中央的希望和要求相比,与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相比,档案安全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比如,维护档案安全的意识还不够强,档案安全的基础还有一些薄弱点,风险管控体系还不够完善,应急处置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 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务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提高档案安全工作水平。 (一)强化责任落实 确保档案安全是各级档案部门和所有档案 工作人员义不容辞、无可推卸的责任。 做好档案安全工作,必须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对失职失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一是要明责知责。 档案安全责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各级档案部门,首先是对自身的档案安全承担主体责任,要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确保本单位档案安全不出任何问题;同时还对管辖区域内各部门各单位的档案安全承担监督责任,要通过检查、指导、考核等方式,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抓好档案安全。 各级档案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档案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档案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他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抓业务也要抓安全,要对分管 领域的档案安全负领导责任;所有档案工作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都要对档案安全切实负责,这是最为直接的一种责任。 要按照档案安全责任制的要求,制定责任清单,细化任务分工,把责任和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头。 在此基础上,要通过签订档案安全责任书、划分档案安全责任区等方式,逐级明确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大家种好各自的 “ 责任田 ”。 要经常对档案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加大档案安全在各类考核中的比重,确保档案安全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要问责追责。 问责追责是确保责任落实的关键,否则所谓制度也只是贴在墙上的 “ 一纸空文 ” ,所谓防线也只是不攻自破的“ 马奇诺防线 ”。 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事故问责办法,把兑现责任、追究责任的机制健全起来,对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近两年,有的地方在查处档案安全事故的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一并作出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形成了以问责追责倒逼责任落实的局面。 (二)强化基础业务建设 抓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对于确保档案安全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档案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从目前情况看,重点是要抓好国家档案局 xx 号令的贯彻执行,档案馆库建设,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重点档案异地异质备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档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档案业务建设评价等工作。 这些工作都与档案安全密切相关,基本上也都是这几年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讲了,重点就其中几项讲一讲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关于档案馆库建设。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 进馆库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基本消除了 “ 无库馆 ”“ 危房馆 ”现象。 但在新馆库建设热潮背后,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些新馆选址条件差、库房容量小、建筑设计不规范、安防设施不到位,甚至被安排其他单位进驻或出借、出租,导致新建成的馆库存在影响档案安全的风险和隐患。 下一步推进馆库建设,务必把有利于档案安全作为首要标准,严格落实《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各项要求,慎重考虑地理位置、建筑设计、功能布局以及设备设施配置等问题。 对新建成的馆库要进行评估,有安全问题的要认真整改,切实减少问题存量;对 未开工的项目要深度参与,加强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施工过程的审核监督,坚决遏制问题增量。 特别要清理、杜绝新馆被其他单位挤占和出借、出租问题,凡有这些问题的都要予以相应处理。 目前我们正配合住建部修订《公共建筑建设规范》,这是一部强制性标准,档案馆建设的强制性要求也将纳入其中。 希望各级档案部门结合近年来的建馆经验多提需求建议,共同把档案馆建设的基本要求确定好,为今后的新馆建设提供保障。 二是关于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 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思路就是用开发带动保护,使档案保护更有针对性,提高档案保护 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目前,有的地方申报项目不规范甚至不积极,承担的目录基础体系建设、《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工作进展缓慢,对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这里强调一下,无论是文件级著录,还是抗日档案的整理出版,都是开发带动保护的重要项目,都与档案安全息息相关。 一些地方与其挖空心思去策划 “ 自选动作 ” ,不如把上述 “ 规定动作 ” 做扎实,防止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偏离方向。 三是关于数字档案馆(室)建设。 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是档案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以大幅提高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但同时 也给档案安全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如果安全管理跟不上,系统瘫痪是小事,可怕的是海量档案数据很可能被人轻而易举就给弄走了。 针对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我们已经印发了建设指南等文件,对安全防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单位贯彻落实不到位,有的还存在一些相当严重的问题。 比如,涉密档案数据未按照国家保密要求进行安全存储,涉密档案目录与非密档案目录数据混存,涉密档案数据托管保存在档案部门以外的信息系统,局域网与外网未严格物理隔离,等等。 这些都是重大安全隐患,有的已涉嫌违反保密规定,一旦发生问题,后果极其严重。 下一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务必更加重视安全,安全不过关,项目就不能通过验收,更不能上线运行。 四是关于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 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远比档案信息载体、档案信息终端的安全更重要。 载体丢失或终端出问题,都只是局部性的问题,而系统出问题,则是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危害要大得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档案信息系统属于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重点对象,县级以上档案部门网站等信息系统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在等级保护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 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纳入档案信息化建设 整体布局,与档案信息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坚决不搞缺乏安全保障的信息化建设。 要认真贯彻《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基本要求》,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确保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 要进一步完善档案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定期对安全联络员进行培训,做好重要档案信息系统、重点网站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调查摸底,加强对重要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及时通报信息安全情况,不断提高档案行业信息安全工作水平。 要进一步做好档案数据的安 全备份,建设适用的电子档案存储应用系统,实现电子档案在备份阶段的可验证性、可维护性、可迁移性和可管理性,进一步降低存储成本和风险,确保电子档案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有效。 下一步,国家档案局将发布《电子档案备份操作指南》,为档案备份中的载体选择、备份操作、载体管理、定期检测等项工作提供指导。 五是关于档案业务建设评价。 从现实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档案业务建设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 有的档案馆(室)业务建设长期处于荒废状态,档案安全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有的档案馆(室)业务建设不扎实、不规范,档案安全存在极大隐 患。 针对这种局面,我们决定建立档案馆(室)业务建设评价制度,以评价促规范、保安全。 目前,省级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标准已印发部分省市征求意见,大家可以发现,档案安全在评价标准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占了很大比重。 下一步,还将研究制定机关档案业务建设评价办法。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强化档案业务建设,夯实档案安全的基础。 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借助业务评价这个机制,推动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安全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三)强化风险隐患治理 去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 调要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 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风险隐患就是安全事故的观念,把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进一步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筑牢档案安全防控体系,严防因风险发酵演变、隐患累积叠加而导致档案安全事故。 一是要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推行档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事故,从根本上提高档案安全工作科学化水平。 去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