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论语有感内容摘要:
子 的弟子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 克己复礼为仁。 ” 颜回又问孔子具体应当如何去做时,孔子回答道:“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孔子说的 “ 克己复礼 ” 其实就是能够去掉自己那些和 “ 礼 ” 不合的思想、行为,就是把不符合 “ 礼 ” 的东西去掉,一切都按照 “ 礼 ” 来做,这就 “ 仁 ” 了,具体来说不符合 “ 礼 ” 的都不应该 “ 视 ” 、不应该 “ 听 ” 、不应该“ 言 ” 、不应该 “ 动 ”。 这其实也是在告诫我们共产党员,要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不让自己 “ 任性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 法违纪,都是从小的生活问题开始的。 子曰: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视 “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 为 “ 乐趣在其中 ” ,而视 “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 为 “ 天上的浮云 ” ,这也启示我们广大共产党员,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做到像习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 “ 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 保持 “ 公心 ” —— 其身正,不令而行 “ 讲道德、有品行 ” ,就是要修身立德、端正品行、保持 “ 公心 ” ,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就是要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将修身作为第一位。 正如《论语 子路篇》中所云: “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的这两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 “ 端正自己 ” 的重要性。 子路问孔子如何。党员读论语有感
相关推荐
和的心来处理问题,少了抱怨,我想效果会更加事半功倍。 二、深入基层、营造信任和快乐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 书中看到了几个关于意识形态的故事, “ 珍的葬礼 ” 和 “ 如果你快乐,就按喇叭 ” 故事中的两个主人翁都应病魔缠身,中风不久便可康复的珍因为太过于自我的担心造就了他的去世,令医生们颇感意外以及 “ 快乐提示牌 ” 故事中,让病痛折磨然而快乐去世的女主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 ”。 因此,法治并非是制定出一整套法律体系即告完成的状态。 法治更体现在法律的运行上,而法律的运行则需要整个社会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信仰。 西方国家法治即与其信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圣经》将契约形式运用到上帝与人之间,西方人受宗教信仰影响, 契约精神也深入骨髓。 毋庸置疑,这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法治建设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1492 年 4 月 17 日
理论问题,也是认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要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政治方向和根本动力。 在政治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忠诚于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以坚定的党性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维护党的的良好形象。 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 在认识上
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不要因一时贪心而被组织和人民抛弃,这是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组织认真负责 的表现;就是要珍惜自由,不要身陷囹圄时才发出 “ 自由就在平民百姓生活中 ” 的感叹;就是要珍惜家庭、珍惜友情、珍惜别人的劝告、珍惜他人的劳动、珍惜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珍惜已得到的成绩和荣誉 „„ 学会珍惜,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已有的成果上创新,不懂得珍惜是对自己付出汗水的亵渎。
古人讲: “ 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 ”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 《论语》中就说,要 “ 修己以敬 ” 、“ 修己以安人 ” 、 “ 修己以安百姓 ”。 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是有强大自律能力的,不仅要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还要为自己的家人作出一个好的榜样,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四、扎实到位、攻坚克难
骨头。 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专题片不仅有大量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思 考改革、部署改革、亲力亲为推动改革的珍贵画面,还有全面深化改革决策者亲历者的生动讲述,深刻感悟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重大成就。 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正在逐步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