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凤凰世纪大讲堂(全集)27中国农村发展的困局(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地方(倾斜),而西部地区就没有,或者说你西部地区你就得不到这个很宝贵的阳光,你可能是被放旁边的,这是第三个倾斜; 那么第四个倾斜就是中国的分配制度在向富人阶层倾斜。 那么这个倾斜就是说,我们整个的税收制度也好,还是我们的其它的机会也好,那么穷人很难得到,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贷款制度也好,一个贫困农民想贷款,你根本贷不上款,原因是说,银行怕你还不起,所以不给你贷款,当你贷款的时候他要你找担保,那么一个很穷的人到哪里找担保,有时候找不来,但是他就缺这个 100 块钱,他就可以买 5 只兔子, 6 只兔子,怎么说呢,去生出一点钱,但是这个没有。 反过来 50 万 100 万的,只要是富人,我说我可以抵押,有人给我保险,所以我就可以贷到款,那么大家知道谁能贷到款,谁就有机会,所以向富人阶层的倾斜也是最近这几年利益分配的一个东西。 那么在这四个倾斜里面,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到哪里去了。 我们说没有丝毫的,感到政策的好处,因为他们被放在圈外了,我想这是一个,我觉得这个东西还会往下走,尽管最近一年多的 这种扶贫政策有所改变,但是我觉得,可能不足以来解决这个关于农村中西部贫困这么一个格局,因此我想这第四个方面,使我们觉得农村的前景是不乐观的。 那么第五个方面,就是(关于)前景不乐观,就是我们刚才谈到过的,也是可能我们应该说清楚,但是我们也说不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情, WTO这件事情。 对于中国农村来讲,我这个提纲写了一个叫做“生死考验”,是不是生死考验我不知道,因为最近我跟搞农村的几个人谈,他们有的人觉得挺乐观的,这个东西中国没问题,为什么没问题,他说,农民种粮食,把农村弄的没饭吃了,破产 了这个不大可能,但是我想,正像我们说,粮食进出口制度如果比较开放了,关税下来了,我们的粮食农产品能不能和别人去竞争,我觉得这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有疑问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生死的考验。 那么有人有比较乐观的说法,我是不大同意,我觉得可能我们大家都还没有预见到 WTO是怎么回事,但是,我想很多人从内心感觉到,中国的农民可能是没有办法,这个没有办法我只能说是由形势来摆布他,把他放到什么地方,他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在做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未知的,但是我们几乎可以预料的一个结果,那么正是因此中央是再三、再四谈,说我们农村 问题,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大家向前看,向远看,向深处看,这点我觉得中央担心的绝不是多余的,但是中央没有说清楚,这就是 WTO就要来了,我想如果你熟悉这个东西,可能搞社会心理学的马上可以研究一个东西,民众心理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会引起全国农民的惊慌来,当然从另一角度来讲,农民也不大可能懂这件事情,惊不惊慌的也不知道,这是一个现实。 因为我们现在政府还没有告诉农民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学者也没有告诉农民是怎么回事,农民还没有拿到我们的书去看,甚至他也看不懂,但是我想,后果将会由他们来负担,那么这是我们 说的第二个问题。 那么第三个问题,我就想说一说,我们从理论上和现实上来讲,我们的思路有没有,或者说有没有出路。 那么从下面的情况来讲,我们的农村发展不乐观,现在有一个统计,我们在社会学里常常谈到,就是关于城市化水平的滞后问题,那么城市化水平滞后是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一个制度性瓶颈,那么也可以说,如果我们的城市化发展的快一点,可能我们的农村的发展也会好一点。 那么现在问题是我们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的问题,这条路,快速城市化的路,或者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条路,我们能不能走得通。 那么在这个方面 ,我觉得理论和现实的出路我有这么几点,我觉得要说走得通也都走得通,要说走不通也就走不通,为什么。 这就看我们政府的政策选择,这就涉及到政策问题,如果说走得通。 我想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推广农业技术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那么在这点上如果我们做的好,国际技术也好,还是国内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好,如果能够大面积的向农村普及,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会高,它的产量也会高,它的素质也会高,这样下来农民的收入可能会好一点; 第二个理论的或者理想的和现实的出路,我们就叫“取消户籍制度”。 这个户籍制度说到哪里去 也不太合理,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社会学也已经嚷嚷很长时间了,说毕竟我们的政府在考虑取消户籍制度。 大家如果看到广东省的、四川省的某些县、市已经在取消户籍制度了,他们就是在一般的小城市里面取消户籍制度,应该说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在大城市里面常常不谈这个东西,那么大城市不取消户籍制度,北京市卡得很厉害。 所以在社会学里,到现在社会学家没有很多文章讨论这个户籍制度的问题,为什么没有讨论呢。 因为这个不是一个真正再搞一个取消户籍制,是一个很形式化的东西,小地方取消那个东西还没有用,因此我觉得真正的取消户籍制可能是中国农村发展 的一条路,但是现在我们做得还不到,还不够,那么跟这个相关联的就是一个关于歧视 应该是改变或者放弃歧视农民工的制度了,我想这一点在社会学里大家谈得很多,就是说在城市里面我们的农民工成了一个二类,三类或者四类,或者不入类的一个人群,那么爱怎么样怎么样,如果到城里来,给他们做教育的(人),一定说你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定,你不能犯什么样的条文,你要弄,我就罚你,是这么来教导农民工的,对农民工有什么权利,向来没人说,说你有什么权利,不行你去告状去,没有这个说法,只有说你应该干什么,而不是说你可以做什么,那么这一点 我觉得对农民的进城和收入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那么当然农民也习惯了,好像是寄人篱下,那么我们就在这里,怎么样都行,所以,中国的农民工也是给城市创造财富的一个很忠实的队伍,但是没有受到很好的待遇,这是第二条; 那么第三条,理想和现实的出路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真正的保护农业,实行一种比较积极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那么最近朱镕基总理在讲一句话,这句话当然我是借过来用,我希望借过来能用,他讲什么东西呢,说最近几年,我们中国政府应该特别注意关于社会保障问题,就是说,我们要把中央财政税收增加的绝大部分用到社会保障上。 说 过这么一句话,那么这句话我就想,他要是这样对待农民多好,就是说对农民实行保障多好,就是说我们要把财政收入的一大块贴给农民,就是说我们全国人纳税拿来得东西,由政府再次分配,对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给予帮助。 但是我想可能从现在的态势来讲,这个部分钱可能是大多数进了城里人,下岗工人或者什么什么之类的,那么城里人,因为咱们的利益向城市倾斜,但是我觉得最好不要忽略了农村这一块,因为农村的老龄化、农村的贫困化很严重了,甚至比城市还要厉害,那么如果我们不强调,不支持农村的话,我想我们说不过去,所以我觉得这个积极的政策可能应该制 定。 那么另外就是说,在土地保障这个问题上,刚才我们谈到,本来这几年土地已经不挣钱了,但是我们要种地的时候还要纳税,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农业税就免了,不纳了,因为农业里面的产值只占 17%了,农民的收入一个月是 300块钱了,你非得要那么几毛钱干什么呢。 能不能不要了,政府大度一点,那么这样可能农村日子好过一点,农民也不一定说我们扔掉土地不种了,他可能收益好一点,他就有积极性,现在是说,你收到的钱不但带来了很多,比如说抛荒这件事情,而且大家就是说没有收益,没有收益就拉倒了,根本就不珍惜土地。 那么能不能作为一个社会 保障的一部分,来解决这个农村的保障问题,就是土地的保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