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凤凰世纪大讲堂(全集)10理想人居“天地、人、神的和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辨识的结构时候,他会恐惧,他会害怕。 当把你放在空旷的草原下、或者空旷的沙漠上,或者空旷的大海上的时候,你会感到恐惧,这些都是人的本性,人对环境的一种需求。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塔,看到一个门洞,看到一群牌坊,他们实际上都是什么,实际上都在,或者说是在给自己画一块领地,或者是物化了一个人的窥视的心理,或者是在捍 卫这块领地。 所以说,归结起来,我刚才讲的,就是说从人类的进化,甚至从动物的打洞开始,到人类的择居,再到阅读大地上的这种种一系列的符号,然后来理解人在居住的环境中,到底需要什么。 我总结了三点, 这是本质的。 第一,天地,我们把它解释为自然,但这个自然,我讲不光是因为它是自然的元素,水、植物、生物,更重要的是结构,对自然的一种结构,空间的一种独特的偏好,一种依赖的,依存的关系。 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个,如果不理解这个,我们就很容易糟蹋它,糟蹋自然,所以你看看我们的城市,污染了这条河流、污染了自然 ,而我们又同样的以不自然的方式去整治它,两边砌上水泥,或者是用大坝拦起来,这实际上都是,在把我们人跟自然的关系破坏,形成一种不和谐的关系。 第二个本质的需要,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人跟人的关系,你可以看到这个画面里头,当一个城市的广场,当一个城市的空间搞成不适合人尺度的时候,不是为人的真正需要来设计城市的时候,就是底下这种情况,在现在来说,我们可以在很多城市看到,一个扩大的广场,一条扩大的马路,而把人放在了一个不重要的位置,把人变成了蚂蚁一样的对待,实际上,就是丧失了,就是又重新把人,也就是说忘记了人 所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人需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人需要家庭,人需要一种真正的生活,他需要阴凉,他需要坐下来休息,他需要社区,他需要一种交流的空间。 我们这样的城市设计,现在大家可以看到,都忘记了人的这是本质的需求。 第三个,我要讲的,从人的本性来说,人还需要神,这个神当然不仅仅是,当然也包括宗教里头 “神 ”的概念,主要是讲的,人跟土地的这种依赖、依附、归属,每一寸土地,它都是有神灵的,它都是有它的灵魂在那儿的,这个灵魂当然是因为人类长期跟这块土地的一种关联而相关系的。 我的父亲从乡下来,按理说在 北京的生活比乡下要好得多,但是他来了以后他就不知所措,住了一个春节以后,他就再也不想在这儿住了,他说他要回去,他回去那块贫穷的地方,是一个贫穷的地方,是一个他整天要劳动的地方,是他整天要干活的地方,但是正是在那个地方,他找到了他的归属,他找到了属于他的一块天地。 现在到乡下,你到乡下,到西藏、到云南,到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看到,每一个村落之前也好,到南方去,到广东看,每一个村落前面,都会立一个碑,土地,土地的神,把土地神放在村落的前面。 也就是说,人跟土地的关系是非常神圣的,人如果没有一种归属感, 他不祭拜这个土地,他不跟土地联系在一起,他就会丧失他的位置。 你再看看我们的城市。 整个中国大地,现在 “欧陆之风 ”盛行,实际上它丧失了自己,丧失了它的精神。 我刚才讲,人如果没有认同感,没有对这块土地的认同感,没有对这个建筑的认同,没有这个空间的认同,你就不知道你归属于什么地方,看到白宫在中国最古老的城市出现,这时候它意味着人实际上丧失了一种认同,认同的是不属于他的东西。 这就是说三个东西,天地、人、神,人只有设计,只有尊重自然,只有认识自然,人才能回到他的理想的环境。 第二个,人只有尊重人的 一种社会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才能真正找到他理想的居所。 回到我们现在,就是说,认识了你自己,也就是说摆脱了现实功利的情况下,去认识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然后再去阅读自然。 认识了自然,再去阅读你的环境,阅读你的城市,看这个城市是不是你所需要的,看这个城市是不是你的归属,然后再去设计你的城市,设计你的环境。 所以说三个原则,第一设计尊重自然,因为你来自于自然;设计尊重人,因为人是你自己,你知道你的需要,你真正的需要;设计尊重神,因为你归属于一个神,这个神,我刚才讲了,就是土地之神,人离不开土地 之神,人把所有一切,他不可能控制的东西,都归属于这个神,那就是这块土地,实际上是对土地的依赖,对大自然的所有力量的一种适应,一种交流,这就是 “神 ”。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要找到一个和谐的,要找到一个真正理想的环境是什么,要天地、人、神的和谐。 主持人:好,谢谢,请坐。 喝口水,太热了。 下面咱们马上看一看来自凤凰网站的网友的提问。 第一位网友的名字叫 “苦海无边 风情万种 ”,他说,据说,您在设计都江堰的城市广场的时候,不仅用了 “李冰治水 ”的史实,而且用了远古的 “投玉入波、以娱水神 ”的 故事,把个十公顷的广场弄的流水纵横、稻香禾肥、水幕连片、茶座遍布,可以看得出,您在设计中处处强调亲水性,跟水特别亲,这是您的词,处处强调亲水性,我知道,喜欢水的男人都喜欢女人,准确的说是好色,请问您现在又有钱、又有名,又有利,会不会对女人更加来者不拒。 俞孔坚:这个问题是两个问题。 俞孔坚:第一,人人都爱水,这也是我今天没有展开讲的。 主持人:没关系,您接着讲。 俞孔坚:水呀,你看,所有大艺术家也好,设计师也好,对水,特别是儿童,你可以看到,他见到水,他就跑过去,他就 激动,所有诗人,大概,我所了解的,为什么南方,江南一带出的诗人、画家、艺术家比较多,因为人对水的这种依赖关系是天生就有的,水就是人的生命,最主要的一个构成元素。 所以说,在环境中没有水呀,人总是感觉缺点什么。 这是一个,对水的热爱。 跟我刚才讲的主题一样,就是因为人类基因上的,人的基因上就注定了人特别喜欢水。 主持人:这位网友下一个问题说,男人的基因上是不是注定有女人。 喝水,喝水。 俞孔坚:第二个问题就是,水跟女人的关系,这是文化的附会,就是说,我认为水 我可以说是,对女孩子喜欢,这是 每个男人的天性,但这是一种,对我来说,我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会欣赏非常漂亮的女孩子,是一种欣赏,把她作为一种天生的,大自然所赋予给人的一种恩赐。 俞孔坚:大自然特意安排她,让她从您眼前走过。 好,我们看下一个问题。 网友叫作 “无事生非 ”,他说,您好象说过这样一句话,瓷砖的横行,建筑上的大量瓷砖,瓷砖的横行使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多样性消失殆尽,这是您说的一句话,网友说他有同感,他说我。20xx凤凰世纪大讲堂(全集)10理想人居“天地、人、神的和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