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卫士原创事迹材料8篇内容摘要:

凶险型疟疾导致脑水肿、脑疝、严重溶血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随 时可以因脑衰竭而死亡。 我立即成立抢救及特护小组, 24 小时床头护理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这一守就是一晚上。 患者第二天早晨瞳孔缩小、等大等圆,尿色转黄,尿量增多,溶血反应停止。 但高热依然不退,昏迷不醒,四肢仍然有抽搐现象,此时静脉输注抗疟药 — 青蒿素是挽救病人的唯一希望,然而 xx 地区各家医院都没有青蒿素注射剂,又多方协调省内多家医院和药房寻找药品,最终在西安的一家医院药房库存中找到了青蒿素,药品火速送到后,立即给病人静脉输入。 次日患者体温下降,抽搐停止 ,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不久便康复出院,患者出院时激动地拉着我的 手说: “ 谢谢。 谢谢您。 是您给了我第二个生命。 ” 为了这一个个毫不相识的陌生人的生命,我始终以对生命认真负责的态度时刻践行着一个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 30 多年来,患者送来的感谢信、赠送的锦旗就是对我的诊疗技术和医德作风的最好诠释。 我常常对科室年轻医生说: “ 医生多了一份无私,病人就多了一份安全。 ” 一个平凡的岗位可以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芒,为此,我多年连续被医院评为 “ 先进个人 ” 、 2020 年度被医院评为 “ 敬业奉献好人 ”。 三、开拓进取,以无私无畏精神推动传染事业稳健发展 2020 年,我 担任市中心医院传染科主任后,面对环境差、病员少、医生、护士不愿来科室工作的不利局面,积极变压力为动力。 制定了科室的发展规划目标,从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送医生外出培训学习、举办传染病学术会议、邀请省内专家坐诊等方面,让科室蓬勃地发展起来。 2020 年科室搬至距离市区 10 公里远的东郊 xx 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病人锐减,每日住院人数不足 10 人,面对新的困难,从抓科室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入手,不断开拓新业务、新技术,利用休息时间到基层医院进行技术带教、组织医务人员利用活动日开展宣教,提出专车从本院接送 病人等举措,逐渐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如今科室每日收住病人数达 100 余人,传染科也分化为两个病区。 传染病院作为 xx 市唯一的一所收治传染病、应对突发传染病的定点医院,对传染性疾病的各种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各类传染病的流程及传染病防护演练等有着严格的要求。 我除完成平日的诊疗救治和科室日常管理、临床带教工作外,还要负责修订各类文件、常年为兄弟医院和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和各类突发疫情的应急演练工作。 结合近年的传染病爆发流行趋势,我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60 多次,进行各类防控演练 30 余次 ;还承担了西藏民族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 xx 中医学院等 5 所院校的临床教学及带教工作,不俗的工作表现,使我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多年被各带教院校评为 “ 优秀带教老师 ” 等称号。 在 30 余年的从医中,我非常注重知识的更新,关注国内外本专业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的发展,并及时通过派员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掌握最前沿的医疗技术,使科室的业务水平与省内各大医院接轨,我本人也成为 xx 市传染病专业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荣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 xx 省科研立项 1 项,国家卫计委科研立项 1 项,发 表论文 10 余篇。 四、医者仁心,用良好医德做患者永远信赖的好朋友 医疗行为的对与错,和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而每一位医生的医疗行为除了和技术水平以外,更多的是和患者的信任有关,在每次治疗及检查之前,与患者反复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不给患者进行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不以医谋私,是取得患者信任的法宝, 30年的行医生涯,我都是以此为法宝,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取得良好的口碑。 我一直遵循 “ 视患者为亲人 ” 的理念,主动与患者交心、交友,遇到家庭困难的病人积极帮助。 2020 年,科室收住了一名从甘肃来的重症肝炎患者,家庭情况极其困难,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了转机,但因经济困难后续治疗无法 跟上而想放弃治疗,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给患者送去了 2020 元钱,并鼓励他要坚持下去,一周后,患者的化验指标达到能回家继续治疗的标准,半年后患者托人送来了亲手做的鞋垫表示感谢。 我上门诊的时间比较多,在门诊经常能碰到路途较远的患者因钱少无法带够相关疗程药物的情况,我就主动给患者把钱垫上,让患者减少了来回的路途奔波折腾,给了患者充分的信任和希望。 抢救危重患者时,常常能碰到患者家属因为担心我们不尽力而送的红包,也经常能碰到患者抢救成功,家属因感谢而送的红包; 30 多年来,不收红包是我做医生的原则,遇到实在拒绝不了的时候 ,我就让护士把钱交到患者的住院账上。 实际上,最好的回报,就是我救治的患者康复了,这样我才有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这也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动力。 我是一名医生,我能为群众看病,能为传染病事业做出一点自己应尽的义务,完全得益于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各级组织的教诲。 在此,我感谢培养我多年的医院和医院领导。 感谢给我这个平台的卫生局的领导。 更感谢我的患者朋友多年对我的支持。 谢谢大家。 【篇四】 2020 年 8 月,告别了亲人、告别了祖国的热土,带着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肩负重托,飞向了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 八百天来,他生活在 异国他乡,为了中国医疗队员的神圣使命,为了苏丹人民的健康,发扬白求恩精神,用自己的刻苦所学之技,救死扶伤,履行了无国界医生的职责,这就是市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国第 31 批援苏丹医疗队,分队长、队委、党支部委员, xx。 八百天后, xx 不负重托,顺利的完成使命,从异国的土地上回到了久别的祖国,与亲朋好友团聚一堂,诉说着这八百天在异国的所见所闻。 救援现场战火纷飞不辱使命履行职责 据回忆, xx 说, 2020 年 8 月份,他赶赴苏丹援外初期,因未能适应当地恶劣的气候,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在自己身 体状况还未得到缓解时,突然接到了当地医院紧急通知,他不顾自身安危,连续两天为 8 名患者成功进行创伤手术。 9 月 25 日晚,苏丹首都喀土穆爆发骚乱,苏丹向中国医疗队支援的恩图曼友谊医院紧急转送 3 名伤情严重的受伤人员,他立即组织医疗队员制定治疗方案,连夜主刀为伤者实施手术。 苏丹院长参与了抢救全过程,连连竖起大拇指,用阿语不停地对翻译说: “ 你们的骨科医生水平很高,处理的非常好。 ” 2020 年 5 月,他调到南北苏丹交接的边境城市 达马津友谊医院工作。 那里距南苏丹边境不足 70 公里,局部地区屡次发生 **和武装袭击事 件,他及所在医院同事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累计手术救治遭遇枪击的伤员 76 例,出色完成医院及当地州政府交付的抢救任务,受到友谊医院及青尼罗河州卫生部的表彰奖励。 边境地区医院药品匮乏,器械简陋,配套设施极不健全,工作生活条件很差。 由于方圆数百公里没有一家医院有骨科专业,他成了整个青尼罗河州唯一的一名骨科医生,每天门诊量都在 30 人以上,常常顾不上吃饭、喝水,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2020 年,他支援阿布欧舍医院,看到每天从各地慕名前来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龙,便有一阵阵酸涩之感穿过心头。 为了每天能 多看几名病人,他工作期间从不喝水,总怕上厕所影响病人等待时间,就是上厕所,也是一路小跑,等每天看完病人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医院里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了,正是这种杏林之术及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为中国医魂在异国土地增添了最为辉煌的一笔。 在即将结束医疗队援助任务的八百天里,苏丹六、七十名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热泪盈眶,抱着他失声痛哭,舍不得他离开,因为那里贫苦的百姓需要他,信任他,热爱他,并尊重他。 完成使命满载而归苦尽甘来荣誉至上 据了解, 2020 年, xx 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号召,顾不得 两鬓花白、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妻子、女儿的万般不舍,不惧援外地区恶劣的自然和生活环境、紧张的政治局势,毅然踊跃报名参加了我国第 31批援助苏丹医疗队。 2020 年 8 月至 2020 年 9 月这八百天里,在异国他乡不辱使命,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传播友谊。 是什么让他抛家别业,离开故土,前往那相隔万里的苏丹。 又是什么精神让他克服种种困难,坚定着自己的选择和理想。 “ 是信念。 ”xx 脱口回答。 “ 其实报名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这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大事,是造福苏丹人民的好事,也是自己增长见识的一次机会。 ”xx 说,在他眼 里,能有机会去体验那里的生活,是人生一次非常宝贵的历练。 《周易》云: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xx 同志为人谦虚正派,待人热情大方,深知行医先修德,德正才能立身、清名、兴业的准则赢得了苏丹人民的赞赏,援外期间,xx 同志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克服了自然环境、医疗条件、生活习惯等重重困难,累计接待门诊患者 6320 名,成功完成手术 1687 例,受到苏丹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我国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充分肯定。 由于援外工作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 “ 优秀援外医疗队员 ”。 2020 年 5 月被授予 “xx 省五四青年奖章 ” 提名奖暨 “‘ 中国梦 青年志 ’ — 我们身边的 xx 好青年 ” 称号。 近日,又被省卫计委表彰为“xx 最美医生 ”。 【篇五】 “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 ” 这个 签名写下了一个老党员的心声。 这就是 xx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审核发证科科长 xx。 xx 同志从事卫生监督工作 27 年来,他思维敏捷,锐意进取、拼搏开拓,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行业 “ 百名医德医风标兵 ” 、 xx 市 “ 五一岗位明星 ” 、 xx 市行政服务中心 “ 优秀公务员 ” 等荣誉称号。 他所负 责的 xx 市行政服务中心卫生局窗口连续多年被评为 “ 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先进单位 ” ,被市法制办授予首批 “ 执法示范单位 ”称号,是全市获 “ 红旗窗口 ” 称号最多的窗口。 规范卫生许可程序,全面实施 “ 三个一 ” 服务 作为一名卫生监督人员, xx 同志始终认为只有把卫生监督工作同服务大局统一起来,把对党组织同对人民群众的负责高度结合起来,才能使卫生监督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市行政服务中心卫生局窗口是负责卫生许可证发证、换证、复核,建设项目预防性设计审查和省、市批许可项目的初审等的工作部门,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更为完善的审批工作程序, xx 同志认真研读卫生监督涉及的 10 部卫生法律、 30 部条例、 130 项部门规章,创新性地完善和修订了卫生许可42 个示范文本,省内不少卫生监督所同行都慕名前来学习。 为全面落实公开办事程序、办事要求、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 xx 同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