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良好家风营造清风正气征文内容摘要:

家训 来影响家人,鞭策家人,切实树立 “ 以德治家、以情暖家、以廉兴家 ” 的良好家风,无疑将有效的帮助家庭成员自觉遵纪守法,廉洁用权,守住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亲情和血缘,也往往可以构筑起最强大的反腐 “ 家庭防线 ”。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常吹家庭 “ 廉政风 ” ,念好家庭 “ 廉政经 ” ,算清家庭 “ 廉政账 ” ,督促亲人对家庭的幸福负责,自然会帮助他们自觉顶住诱惑,坚持党性,将腐败拒之于门外。 因此,搞好家风建设,对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变 “ 不敢腐 ” 为 “ 不 想腐 ” ,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 “ 助推器 ”。 三、加强家风建设传承良好家风的具体举措 立下家规家训,用好家风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家规家训,虽历经千年依旧焕发光彩,为后人恪守和传承。 党的优秀干部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他们严立家规,培育好家风,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 “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 周恩来专门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 “ 十条家规 ” ,习仲勋家风严到 “ 不近人情 ”„„ 还有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共产党人 “ 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 ” 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为我们树立了律己严家的榜样。 正是简朴的生活,严格的家规,奠定了后人们坚实的人生基石。 如今,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是人心所向,更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新时期,加强家风建设,党员干部要以德治家、以情暖家、以廉兴家,把家庭建设成为温馨、幸福、廉洁的港湾,让社会的正风正气发扬光大。 (一)以德治家。 “ 我家 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 在 2020 猴年春晚上,一首歌曲《六尺巷》,向亿万观众呈现了安徽桐城张氏家族 “ 里仁为美,谦逊礼让 ” 的良好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清正家风的形成,与家庭的贫富贵贱、文化程度关系并非很大,而与家庭主要成员的德行素养关系很大,好的家风都是源于“ 以德治家 ”。 自古至今, “ 以德治家 ” 事例并不鲜见,比如周公旦以 “ 谦德 ” 诫子,他告诉儿子,就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人,也必须拥有这样的美德;反之,失去这种美德则可能失去天下甚至丧命,夏桀、商纣王就是这样。 再比如焦裕禄临终前叮嘱妻子徐俊雅: “ 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 „„ 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 ” 此后几十年里,徐俊雅始终坚守一条:符合老焦这两句话的事就做,不符合的 “ 说出个天来也不行 ”。 还有全省 “ 三严三实 ” 专题教育学习的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