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三篇内容摘要:

的宣传氛围,树 立典型示范,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和带动群众全民参与,齐心协力创建文明村。 三是加强管理,促进文明。 加强村组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村组干部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加强基层组织管理 ,落实村民自治 ,促使创建村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三、主要做法 我乡党委、政府注重强化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把此项工作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同为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基本做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农民素质,营造良好风气。 根据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要求,把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作为我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对农民教育的力度。 全乡举办家风家教讲座 4 次、感恩教育 2 次、理想信念教育 5 次,受教育人数 500 余人,推动了我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同时,各村充分借助农家书屋平台,吸引少年儿童、村民前来农家书屋看书、读书、借书,使农家书屋成为少年儿童、村民的第二课堂, 2020 年图书借阅人数2200 余人次。 充分发挥了农家书屋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提升了少年儿童和村民的 文化素质,有利于推动全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美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高生活质量。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一是实现了村村硬化公路。 我乡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近年来,全乡筹集资金 718 万元,完成泥碎石村道建设 公里;筹集资金 2100 余万元,完成混凝土路面建设、生产生活便道硬化 ;二是完善了安全饮水体系。 积极同县水务、农业部门联系,近年来,争取了安全饮水项目 7 个,改善了 4600 群众的安全饮水条件,新建提灌站 5 座,维修整治灌溉2020 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用水难题;三是健全了农村通信网络。 我乡积极同移动、电信等通信公司衔接,新建了通信基站 12 个,架设光纤 180 公里,新开通宽带用户 361 户,全乡固定、移动用户达2200 户,极大的改善了我乡广大群众同外界的沟通交流。 通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解决群众群山生活问题,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创造优美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根据县创卫办、爱卫办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在全乡各村范围内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家园,创建美丽乡村活动。 一是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工作,重点推进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各村加大了对乡村的绿化美化力度,加大庭院绿化,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打造绿色乡村;三是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 以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投入资金 15 万元,建立垃圾转运池 50 个,聘请专职保洁员 32 名,集中开展卫生整治30 次,配置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分类池 28 个。 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让广大农村群众发自内心的参与到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来,凝聚起农村发展的正能量,提高了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积极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深化 “ 我们的节日 ” 主题活动。 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主题活动 5 次,参与人数 500 余人,发放资料 1000 余份。 包括清明节 “ 烈士扫墓 ” 活动,中秋节 “ 花好月圆,情满中秋 ” 主题游园活动, “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 ” 征文比赛,重阳节 “ 关爱老人,构建和谐 ” 义诊活动以及春节趣味运动比赛。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 我乡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大力开展多 姿多彩、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30 余次,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组建 6 支文艺宣传队,参加广场大舞赛、春晚等你来等文艺活动 10 余次。 充分利用活动室广场、院坝等场所,依托乡文化站、村文艺队等,组织体育健身、歌舞表演等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着力深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我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传播文明社会风尚。 深化拓展关爱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等服务;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以送祝福、送文化 、送健康、送关爱为主要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 次,关爱留守儿童 106 人。 四、存在问题 我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对滞后;三是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载体还需进一步上层次、上水平;五是经费困难,无法专列更多的资金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