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征文十篇内容摘要:
物欲横流,让我更加明白了师者的含义。 既然选择了高校教师这份职业,就专注于自己的业务,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不忘初心,拒绝各种干扰和诱惑,才能继续前行。 师者大德 古往今来,为人师者,当有大德。 “ 师者,人之模范也 ”。 十八年前走进师范学校时,赫然醒目的校训我依然清晰记得 —— “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 我一直认为,人世间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医生和教师。 医德的高低关系到病患的身心能否得到及时康复,师德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心灵能否得到健康成长。 当今中国获得了飞 速发展,物质极度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在疯狂逐利的同时,社会上道德下滑甚至沦丧的案例时有发生。 大学校园早已不是象牙塔,大学教师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世外。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 , “ 传道 ” 是为人师者的第一要务。 当前高校普遍谈及的育人问题,似乎首先应回到师德这个问题上来。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 “ 思想文化建设 ” ,就是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身处高校工作的大学教师, “ 德 ” 是必须放在首位的。 “ 德 ”不是口号和空话,不是一堆写入手册、束之高阁的文字规范,是要在实际生活中亲自践行的。 身为高校教师 , “ 德高为范 ” 的 “ 德 ” 是一种超越日常道德的职业操守。 尽管没有人在旁监督,也需要自觉履行。 《礼记 .中庸》指出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中国儒家讲究的 “ 慎独 ” ,是君子的个人品行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大学教师,是接受过优质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理应自觉遵守为人师的道德规范。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说的就是教师以德育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成长,道德品性的养成,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发挥作用。 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成人,但大学教师德性的榜样力量依然不可小觑。 一个学生欢迎大学教师,除了学识的渊博,个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道德品行也尽入学生眼底,备受关注。 德育,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过程。 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 “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 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注重 “ 德 ” 性的培养和铸炼。 新时期的高校教师,知识分子群体,应该自觉学习吸收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的精华,内化和实践,成为新时期的 “ 有德之师 ” 和 “ 大德之师 ”。 多年的教学生涯,受到前辈贤士的影响,我一直告诫、警醒自己,为师不易。 身正,则影正,身教重于言教。 我就是一面镜子,要照亮别人,首先要擦亮自己。 传教士精神 作为一名在大学工作的国际汉语教师,身处海外,愈加感到自身使命感的重大。 四百多年前,一批耶稣会士不远万里,从欧洲各国,带着崇高的使命,来到中华大地播撒主的福音。 现今,我也带着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使命来到欧洲大学工作。 明清以来入华的欧洲传教士们,为了传教的方便,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努力融入中国社会。 由于特殊 的历史原因,他们曾遭受驱赶、迫害甚至客死他乡。 但是一批一批的传教士克服千难万险,前来中国完成使命。 支撑他们的是什么。 是传教士精神,是坚定的信仰。 其中不少传教士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有的成了世界知名的汉学家和翻译家。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每当翻开这些明清传教士列传,我看到的是传教士们坚韧不拔的工作动力和坚定不移的信仰。 他们万里迢迢来到中国,有的一生留在中国,有的客死他乡或者行程途中。 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同时也把当时的中国介绍给世界。 现在,我也从中国来到欧洲大地,作为教师,作为文化使者,进入大学工作,开始新时代的文化交流。 行前培训时,前北师大校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曾说过, “ 你们是新时代的 ‘ 传教士 ’”。 作为中国国家公派教师,我倍感荣幸,我热爱我的专业,也珍视我的事业。 我愿意秉承欧洲传教士先贤的精神,利用我的专业,服 务汉语国际化事业的推进,服务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充当好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友谊的桥梁。 中共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提出 “ 坚定文化自信 ” , “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 ”。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汉语及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 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也逐渐提上重要日程。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增大传统古诗文比重,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来华留学的人数也近十年来也实现了高速增长。 汉语及中国文化逐步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这本身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大国的崛起,除 了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昌盛。 开创一项伟大的事业,总需要具有一些传教士精神 —— 坚定目标,不折不挠,勇往直前。 没有这种精神,就无法成就一番伟业。 中国的发展,商大的前行,个人的发展,无不如此。 人生可以苦 ,也可以甜 ,但不可以无味。 作为一名身处海外的商大教师,我时时以传教士精神勉励自己、激励自己,认真履行一名中国大学教师的职责,勤奋工作,积极开拓,做好文化传播和交流使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祝福祖国,祝福商大。 篇七 “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 员义务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知不觉我已经入党 8 年了,但当年的入党誓词还犹在耳边。 小时候,父母教诲我要勤劳本分,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懂得与别人分享,虽然那时我对这些话还没有具体的概念,但是“ 真善美 ” 在我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种子。 上了中学后,我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先进的一份子,这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当时,我还经常想象着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加入到中国共产党这个集体当中。 2020 年 8 月,我告别了家乡,千里北上,来到了边疆小城石河子,天山脚下的石城,哈密 瓜、拌面、羊肉串成了我舌尖上的另一种美食,阶梯教室、图书馆、宿舍成了我离开家乡后的另一种归宿。 从历史名城来到了边疆小城,年青的我怀着改造世界的抱负进入了大学。 2020 年 6 月,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当时还在读大二的我在韩作金、张海亮的介绍下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满腔热血在我庄严宣誓时变得更加沸腾,但那时的我对于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认识都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和影视作品里,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还需要我上下求索。 成为一名党员以后,思想上我时刻与党保持一致,学习上更加努力。 大学期间,我先后多次获得学校一 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先后荣获石河子大学 “ 三好学生 ” 、 “ 优秀毕业生 ” 等称号。 2020 年汶川大地震,在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积极奔走,带头并组织同学们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 2020 年,我选择了考研,边学习边准备考研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回味,特别是在北京交通大学近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让我尝到了重新悟道的喜悦,让我体会到了科研创新成果见诸期刊页面上的小小成就感。 幸运的是,我在研究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征文十篇
相关推荐
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作为一名团员青年,一名青年公务员,我要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奔向未来,作为我工作和学习的不竭动力,进一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提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为上海农业的未来发挥自己的才智。 第二句话: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华严经》中有句经文: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本意是说,潜心修学者,在修学过程中,只有不忘记自己的初心,才能持 之以恒,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我想,这句话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同样适用。 把自己无悔的青春奉献给基层,奉献给挚爱的事业。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常问问自己 “ 为什么要成为一名基层干部 ”
金和预算执行审计抓出蛀虫,当好人民利益的 “ 守护神 ” ;经责审计 紧盯履职尽责,念好权力运行的 “ 紧箍咒 ”......看到给人民交出的一份份答卷,作为审计人,我们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我们也在署党组的关怀和领导下,在兄弟司局的帮助和支持下,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全局同志感染着署党组和全署同事们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们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一步一个脚印
周恩来领导了天津爱国学生运动; 25 岁的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先辈们青年时期大有作为的经历、他们的革命青春故事,让我们领悟到自己的使命责任,感知信仰的坚不可摧。 蓝图已然绘就,奋斗未有穷期,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忘初心,敢于做先锋, 从而成就非凡事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说的那样: “ 心中有阳光
爱民情怀,是让人为之动容的奉献精神。 张本树故去了,他的初心和精神依然传承着。 在 **县公安局还有这样一位民警,他是退休返聘回来的民警胡仁国,他的初心是忠。 “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 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信仰,就是他的初心。 1978 年参加公安工作, 33 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他的群众工作非常出色。 退休后,他仍然放不下他的工作,回到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如今已经年近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