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入党故事征文原创18篇内容摘要:

公路才推进了 20 公里。 正当人困马乏之际,突然被眼前一座高耸的大坂挡住了去路。 大坂上,冰雪覆盖,一条溜滑的羊肠小道,连骆驼也无法穿越。 几十吨的物资、机具只有靠人扛上去。 夜幕降临,风吼雪狂,战士们肩扛着六七十斤中的水泥、沙子,踏着没膝的积雪,手拉着手,一步一步的攀向高峰。 有的战士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有的战士手冻僵了,伸进怀里暖一暖。 饿了,战士们吃一口冰冷的馒头;渴了,就地抓一把雪填在嘴里,一个个争先恐后,干的热火朝天。 共产党员于守义,负重六七十斤物资,一夜往返 4 次,步行 50 多里。 棉衣磨破,肩膀压肿,但他不叫苦,不叫累。 就这样,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全体指战员肩扛人抬,顶风冒雪,终于在天亮之前完成了运输任务,在托什干河的冰天雪地里,搭起了帐篷。 我现场采访后即兴写到: 塞外高原风雪大, 人民战士全不怕。 豪情融化千年雪, 壮志劈开风和沙。 红心铁肩战天地, 定叫牧区 ” 长虹 “ 挂。 难忘 1975 年 11 月 22 日,历经 200 多个日日夜夜,一架横亘托什干河的连心桥、幸福桥架起来了。 我的战友用血肉之躯使边塞险河变成了通途。 工程兵某部首 长这样称赞说: “ 钢梁虽硬还有折断的时候,可你们累不到,拖不跨,真的比钢铁还硬。 因为你们当中有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共产党员。 ” 1979 年我和我的战友大都转业退伍了, **籍的战友卢法斌、朱甲增毅然决然的留了下了,扎根边疆人民,为边疆人民服务。 他们俩从最基层做起,后来都成了领导干部,卢法正成为了阿克苏地区的地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朱凤甲也当上了阿克苏地区的经贸委主任。 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不忘初心,矢志奋斗。 天山脚下的誓言一直在我耳畔回响。 复员后我回到了故乡 **市辛庄镇,从事着我熟悉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我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鼓与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在新闻媒体发表稿件 1200 多篇,并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市级优秀通讯报道员等众多的荣誉。 篇九 我叫 **, 1972 年 3 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高职称, 1988 年5 月入党,党龄 28 年。 说起我的入党经历,颇有波折。 我于 “ 火红的大跃进 ” 年代入学,从小受党的教育和毛泽东思想的熏陶。 刘胡兰、雷锋、王杰、欧阳海、焦裕禄等英模人物的事迹充盈我的整个学童时代。 “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 “ 焦裕禄心里装着全县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 “ 刘胡兰十五岁入党,最后一块铜板交党费 ”。 „„ ,这些英模人物的光辉形象,时常在我脑海萦绕。 那时,我是多么羡慕这些英模,多么渴望有一天能加入党组织,成为这先锋队组织中的一员,但,那是只是一个朦胧的梦。 在学校,我一直是 “ 学习尖子 ” ,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十六岁就加入了共青团。 是那个 英雄辈出的年代影响了我,培养了我,造就了我。 我对英模人物充满敬仰,对毛泽东充满崇拜,对党充满感情,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也埋下了入党的种子。 我生不逢时,命不走运。 “ 十年浩劫 ” 之初的 1966 年终结了我的学生生涯,也使我的大学梦化为泡影,但我对党的深情却一如既往,忠心不变。 中学毕业后,我回村务农,并加入了当时的 “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 (村 **梆子剧团)。 凭借我的文化功底,表演天赋,我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 大闺女、小媳妇、老太太、生、旦、净、丑样样演过,且演啥像啥,一时成为村里的文艺骨干,在七里 八村小有 “ 名气 ”。 并与此时进入村团干部,担任团的领导职务。 此时,我的入党欲望开始萌动。 1970 年 8 月的某一天,我冒昧地向村党支部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党组织批准了我的入党请求,书记亲手把一枚鲜红的党徽别在我胸前 „„。 我激动万分,高兴得手舞足蹈,竟踢醒了同被窝的弟弟。 我惊醒后,眼里含满泪花,胸口仍然 “ 咚咚咚 „„” 地跳个不停,我多么希望好梦成真啊。 几天后,书记打发人把我叫到办公室,不冷不热地说: “ 鉴于你父亲的历史问题,支部没有通过你的入党申请,你拿回去吧。 ” 随手把申请书丢给了我。 我拿起它,眼前一黑,差点跌倒。 我父亲在1947 年的 “ 白色恐怖 ” 时期,因党组织瘫痪,组织关系失迷。 “ 文革 ” 中被划为 “ 叛徒 ” , “ 阶级异已分子 ”。 是啊,在那以 “ 阶级斗争为纲 ” , “ 唯成份论 ” 的年代,我这 “ 黑五类 ” 的后代还想入党,简直是异想天开,白日做梦。 我拿着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满含泪水,天旋地转地来到村前的小河边,抱头痛哭。 我的一腔热血被一瓢冷水浇透,我把它撕得粉碎,使劲抛入河中,随着它的付之东流,我的入党梦彻底破灭了,从此,再不敢提 “ 入党 ” 二字。 1972 年 3 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村联中的校长王子根找到 我,让我替一位待产的教师代 56 天的课。 孰料,代课期间,公社 “ 文助 ”王其相与教委的几个领导听了我的几节课,发现我还 “ 是个人才 ” ,“ 很有培养前途 ”。 没等代课期满,就将我转成了 “ 民办 ”。 (这一切村领导都不知道)在当时,虽然民办教师地位低下,待遇微薄,却也算是令人羡慕的 “ 美差 ” — 工作清闲,风不着,雨不着,多少还有两个补助,享受生产队中中等劳动工分补贴。 这项工作的得来,对咱这一无靠山,二无背景,三还是 “ 黑五类 ” 后代的人来说,实属天降馅饼。 因而我万分珍惜这一工作,一朴实心地靠在教学上。 工作中我虚心请教,不耻下问,早出晚 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辅导、精心批改学生作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处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育成绩一跃再跃。 我曾连续十几年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连年多次获教学成绩优秀奖。 工作上的成就感,使我越干越带劲,同时又一次燃起我入党的欲望。 1980 年 3 月,我又一次向党组织(学区教育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 领导充分肯定了我的思想觉悟,工作业绩和积极向组织靠拢的精神,并热情地说 “ 好好努力,会有希望的 ”。 领导给我吃了颗 “ 定心丸 ” ,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 „„。 当时,教育上人才济济,但镇党委每年分给教育上的入党指标 少之又少,且民办教师受村、镇两级管理,即使学区、教委同意,过不了村级这一关也白搭。 再说,民办与公办的身份有 “ 天壤之别 ” ,同样条件,公办能行,民办就属 “ 另类 ”了。 就这样,我苦苦等待了两年后,杳无音信,我的入党之事又一次石沉大海。 到了 1984年底,我通过四年的高师函授,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同时被当时泰安大市组织部择优录取为国家干部(公办教师)。 此刻,我真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 — 我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了。 从此,我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教学更加尽职尽责,教学成绩更加突出。 我送的二十多个毕业班考试成绩、录取率 一直名列全镇前茅。 同时,我还被推选为镇中学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常年参与中学语文教师的业务培训、辅导,成为全镇的教学能手,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 在努力学习教学业务的同时,我也时常注重思想政治学习,多次翻阅党章内容,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对党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一次我看到一册《入党知识问答 — 早日站在党旗下》的辅导读物,有一段结尾写到 “ 党组织的大门,始终向着她的忠实儿女敞开着 „„”。 我顿时热血沸腾,再次勾起了我入党的渴望。 当晚灯下,我又一次拿起笔,饱含深情的写下了我的第三份入党申请书,那天是 1987 年 5 月 2 日。 这次递上申请后,经过党组织一年的培养考察,终于于 1988 年 5 月 4 日,批准了我的入党请求,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当我举起右手,握紧拳头,面对党旗,壮严地喊出 “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 的誓言时,我满含热泪,几度哽咽,当晚,我彻夜未眠。 “ 党啊 — 妈妈— 您的忠实儿女终于拥入您的怀抱了。 ” 入党后,我按党章规定,时时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教学业绩又迈上新台阶。 以后又走上了中学教导主任、中心小学 (兼学区)校长,镇教委教研员等领导岗位。 后又被镇党委选调到镇党委、政府工作。 曾任党总支副书记,司法所长、文化站长、党校校长等职。 在任党校校长期间,我参与了镇党委每年的纳新党员培训工作,并担任主讲教师。 我凭借熟练的党建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顺利担当重责,期期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受到党委、学员一致好评。 我退休后,党委还四次聘我为党员培训教师。 这样,我连续十二年为党委培训入党骨干。 学员达到八百余人。 现在,苗山镇村级两委的任职干部,多数是我培养出来的党员。 看到一批批年富力强、朝气蓬勃、思想觉悟 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现在,我因年龄原因,已退休多年,但我一时一刻也没有放弃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我决心遵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 “ 两学一做 ” ,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发挥余热,奉献余生。 以实际行动为党增光,为党旗添彩,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党员。 篇十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的九十五岁的生日。 而我,一名有着 40 多年党龄的平凡的村支部书记,每每想起当年入党的点点滴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很多长辈都是朴实的农民。 严格的教育,使我从幼年时期就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继承了父辈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记得有一次过生日,我没有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缠着父母买这买那,而是非常严肃地向父亲提出了一个请求: “ 我要入党 !” 那一年我十二岁。 我还清晰地记得父亲当时愣了一下,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 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情最光荣,那就是入队、入团和入党。 而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要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此后,我一直谨记 父亲的教诲,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终于到了 1972 年,我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其实,当时我不知道党组织能否批准我的入党申请书,但我还是不断地告诫自己,即使在组织上没有入党,也要先在思想上入党,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勇挑重担,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当时村里的经济落后,村里连口井都没有,平时打水都要挑着扁担去邻村。 我主动掏出了几年的积蓄近 200 元带领百姓打了村里的第一口井。 很快百姓就信任了我,跟我打成了一片,群众有什么困难、矛盾都找我解决。 或许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会笑我傻: “ 吃 那么多苦何必呢 ?” 其实我当时的想法只有一个: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现在的很多人都无法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 “ 傻子 ” ,但正是这种朴素的精神,才使我们在那个条件极其艰苦的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 正式入党宣誓那天,天气格外晴朗。 我站在鲜艳的党旗前面,高举右手,庄严地许下了誓言。 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最光荣的时刻。 虽然我已经老了,早已不再担任村支部书记,但回想多年的风雨路程,或许我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我的青春、热情和生命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奉献给了难以割舍的父老相亲。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纵然韶华老去、物是人非,唯有对党、对公安事业的忠诚永生不改。 篇十一 从少不更事的少儿时代起,我就特别崇敬我村屈指可数的那几个党员。 你看他们,说话稳重,办事也特有水平,就连走路,也是挺胸昂头的,我想何年何月我也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呢。 1963 年我考入了 **师范学校,我想,在 **这所最高学府里,老师大部分该都是共产党员吧。 有一天我趁送作业的机会问教数学的侯老师,他是上海人,讲课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 老师,您是党员吗。 ”谁知他板着脸回我两个字: “ 不是。 ” 后来 新来了一位化学老师,他年轻、热情、大方,我问: “ 老师,您是党员吗。 ” 他笑着回了三个字: “ 还不是。 ” 我们的班主任徐老师教语文,是个女的,平常总是笑眯眯的。 初冬我们帮她搬运煤炭,我趁机悄悄问: “ 老师,您是党员吗。 ” 她依旧眯眯笑着: “ 我不是,我的信仰达不到 „„ 怎么。 你想入党吗。 你现在还是学生呀,等参加了工作再说吧,好好干,机会有的是。 ” 寥寥数语,推心置腹,很温馨,既是鼓励,也是方向。 我终于明白,党员不是人人都可以加入的,他们必须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工作中的先进分子才行啊。 参加工作以后,正是 “ 复课闹革命 ” 的 非常时期,到处乱糟糟的,党组织也处于瘫痪状态。 不久,我被调入当时的常庄公社教育组任函授教师,任务是培训全公社小学教师的语文和数学。 教育组共 4人, 3 个党员,只有我 1 人是 “ 李鼎铭先生 ”。 我曾问过那三人 “ 什么时候入的党 ” ,他们都说文革前。 我已写好了入党申请书,李老师说: “ 教育党总支还未建立,乱腾腾的,谁管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