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国际组织选修3——模块解读与教学建议内容摘要:

中国与全球性国际组织 -中国与周边国际组织 -中国与区域性国家组织 【 省教学指导意见 】 说明 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分类和机构。 2.知道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3.了解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通过对我国与一些国际组织关系的了解,结合我国外交活动的实例,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 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 ①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②上海合作组织。 ③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 对于国际组织的作用,我们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 既要看到它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它的局限性。 首先,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其次,国际组织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 国际组织内部力量对比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 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某些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 重点问题分析 】 国际组织的作用 中国全方位地开展多边外交,参加或与之建立联系的国际组织涵盖多个层次。 ①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 ②跨区域或区域性国际组织,例如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欧洲联盟、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联系。 ③非政府组织及各类国际论坛。 中国多边外交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 (2)经济外交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理解中国的多边外交 本专题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 1.国家的性质 2.民主与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5.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6.单一制与联邦制 7.国际组织的作用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地位 ?英法两国,不仅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中,英国采取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都具有典型意义。 ?本专题在上一专题的教学基础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比较客观地介绍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代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 ──英国的政治制度,它包括英国的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它对世界资本主义政体的影响。 客观地介绍了以法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它包括法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 教材通过比较分析,一方面强调了英法两国政体的不同特点及其成因,一方面揭示了英法两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及其作用。 这既有益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有关英法两国政治体制的知识,更有助于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框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本专题教材内容解读 第一目 “光荣革命”与国王的保留 采用历史导入法,阐明英国君主制得以保留至今的历史原因以及“虚位君主”的现状。 并通过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本目主要讲了两点:英国政治体制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国王只是“虚位元首”。 – 英国政治体制的显著特点 – 国王只是虚位元首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现代功能和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其实质进行了分析。 本框下设三目: 第二目:国王的现代职能与危机 让学生了解英国保留国王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国王本身的社会职能因素,但归根结底取决于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以及英国国王的现代政治和社会功能,同时指出君主立宪制面临的挑战。 引导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前途进行思辨。 -英国保留国王的原因 -英国国王的现代政治和社会功能 -英国王室遇到的麻烦和挑战 第三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国王、议会和内阁权力的对比,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分配,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构和运行的特点。 -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因素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行特点 【 省教学指导意见 】 说明 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 1.知道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 2.了解英国国王的现代职能与危机。 3.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构和特点。 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维持英联邦的团结 行使磋商权、鼓励权、警告权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打破了高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纪录,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长的统治者 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职责 英王的现代政治和社会功能 【 重点问题分析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运行特点 结构: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英王、议会和内阁。 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立法者和监督者。 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内阁必须从议会中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英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运行特点 :( 1) 国王、议会、内阁之间既有基本分权,又有互相制约,但分权界线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 2)宪法赋予议会至尊无上的地位 ( 20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权力中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 显著特点: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 重点问题分析 】 第二框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第一目 至尊的议会 阐述了英国现代议会的形成特点、结构及其权限,通过该目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英国议会被称作“议会之母”,“至尊的议会”的缘由,了解议会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 英国议会被称作“议会之母”的缘由 – 影响英国现代议会形成的因素 – 英国议会的组成及其职权 – 议会实际权力 萎缩的原因 对英国议会和政府两大权力机构的职权、作用、特点进行了介绍 本框下设三目: 第二目 内阁与首相 主要介绍行使行政权力的内阁和首相的情况,针对首相权力越来越集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趋势对英国政体的影响。 -内阁的地位和权力 -首相的权力及其制约 第三目 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本目是对第一和第二框介绍的各种情况的深化,是学生需要思考和辨析的重点。 通过对王室财富、议会和政党阶级性质的分析判断,使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实质有个准确的把握。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从执政党的政策层面看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 省教学指导意见 】 说明 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 1.知道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 2.了解英国议会的结构及其职权。 3.知道内阁与首相的产生、地位和职权。 4.懂得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不作拓展的内容: 责任内阁制与首相内阁制。 英国议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特性。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这种代议制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 美国、法国以及随后兴起的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后都效法英国,并根据自己的特殊国情建立起各具特色是议会,因此人们把英国议会称为“议会之母”。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议会下院历来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一定的财政权和司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议会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方面。 它也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 内阁在决策、立法、财政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议会的工作日程也受到内阁左右。 主要原因: 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作出决定; 随着社会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是根据内阁的提案作出选择。 议会之母的缘由 【 重点问题分析 】 英国内阁的地位和权力 英国内阁的地位 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 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即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 该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 首相和内阁要向议会负责。 大臣分为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 英国内阁的权力 内阁权力很大,主要有:制定内外政策;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权;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 人事大权 最终裁决权 预算决算权 建议解散议会 武装力量的实 际最高领导人 议会的监督 内阁和党团 的支持 国王有磋商 和警告权 舆论监督 反对党 首相权力 受到制约 责任内阁制 首相内阁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认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从英国的国王看 ,英王原来是英国封建贵族的总代表。 近年来,逐步演化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拥有大量的资产,在英国社会占据最上层。 从议会上看 ,议会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 上院主要由贵族组成,历来是英国保守势力的大本营,目前虽然经历过改革,其阶级性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下院主要由工党和保守党控制。 从执政理念和执政的政策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根本区别,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效力。 从参加选举的政党看 ,保守党代表大资产阶级和社会上层的利益。 工党以前的成员主要是中下层人士。 但是二战以后,工党的成分和政治观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工党从来没有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寻求社会改良。 从英国的国王、议会以及内阁成员看, 他们都是由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他们实施的政策也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显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 第一目 民主共和制的形成与主要权力机关 本目包括了二项内容:一是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形成和演变做了介绍,强调了这一政体形成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二是对法国政体结构及其组成部分作了介绍,重点说明了总统的地位与职权、议会的结构和职权。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法国政体的形成和结构有所了解。 – 法国政体的形成和演变 – 半总统半议会制的政体结构 第三框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对法国民主共和政体进行了较全面介绍 本框下设三目: 第二目 法国政体的运行 通过文字和图表,说明法国政体中总统、总理和议会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的基本方式,引导学生分清总统和总理的行政权限,了解总统的强势地位,了解法国总统、总理和议会的作用。 – 总统的作用 – “ 行政双头制 ” – 议会的作用 第三目 法国政体的特点 本目介绍了法国政体的三大特点,重点分析了“半总统半议会制”说法的根据,同时分析了“左右共治”在实践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利弊。 – 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 “ 左右共治 ” – 多党制 【 省教学指导意见 】 说明 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演变过程。 2.知道法国主要权力机关及其产生、职权和地位。 3.了解法国政体的运行。 4.把握法国政体的特点。 法国总统、总理、政府、议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 从各自的权力来源看,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理由总统任命,政府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国民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 ? 总统位于权力顶峰,他不仅对总理和政府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可以在必要时解散国民议会。 当然,总统的权力也要受到制约。 政府要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信任、监督等措施实施对政府的制约。 ? 它们之间是权力分立与制衡关系。 【 重点问题分析 】 总统职权 总理职权 任命总理,根据总理提名政府成员 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 有权解散议会 有外交权(与总理分享但总统大) 可将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全民公决 领导政府,制定执行国家政策 向总统建议任免政府高级官员 代替总统 主持内阁会议、国防会议 副署总统的文件和法令 法国的“行政双头制” 掌握大政方针 占主导地位 施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