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思路与策略探讨内容摘要:

)  积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 消极:( 1)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 ( 2)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而清朝统治者却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探讨 ” 带有明显的开放性,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相关的历史史实。 【 例 】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意义:①政治: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②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反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④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⑤世界意义: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⑥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和习俗的改变) ( 3)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典型例题( 2020江苏卷第 9题 )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 “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 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 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把握考试范围和要求必须借鉴已考试卷 它们提供了完整的样板,是考试说明的具体化、标准化展示,从某种角度看,是第二考试说明,是考试说明的说明。 它除了告诉我们怎么考之外,还提示我们考了哪些知识难点,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涉及,这可以为我们确定复习重点、增强复习的前瞻性与针对性的重要参考。 先从怎么考的角度看 第一 : 试卷考察能力要求与试卷难度处在爬坡状态, 2020年试卷与以往比较,上升幅度较大。 第二 : 少数选择题出现必修三本书知识融汇的命题思路 ( 2020江苏卷第 1题)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③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 A.①③ B. ②④ C.①② D.③④ 第三:能力立意选择题比例上升 ,注意考察学生辩证思维的初步能力,历史概念考察倾向凸显。 当然其难度值总体要低于选修的试卷。 例如 2020年江苏卷第 33题  有人认为,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局面的形成是一把 “ 双刃剑 ” ,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样的评价是符合史实的。  ( 2020江苏卷第 18题)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 下列两幅图片所示两个特区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文化传承不同  B.政治体制不同  C.经济模式不同  D.生活方式不同 显然这是要考察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两个概念内涵的异同。 与之相关联类似还有民族区域自治区 第四,关注现实 直面热点  2020年考三农问题 如 2020年由上海世博会导入  2020年考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第五,注意江苏地方史内容考察  2020试卷第 2题 必修 1 已考 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 2020)  中国民主革命历程 (2020) 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0)  中国民主革命历程 (2020)   关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 救亡图存 富国强国之路 ——近代、现代相关知识  祖国统一大业  近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屈辱与现代独立自主的外交  中美关系 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演变与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挫折到新生) 必修 2 已考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三农问题 :新中国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政策调整  上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与世博会的影响 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关注  中国古代与近代现代经济政策及其作用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俄国 \苏联 \中国 )  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计划于市场相结合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