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国20xx年国家社科项目申请书内容摘要:

领域是意识形态的重点领域,必须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④强调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 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在对外关系中不以意识形态划线。 第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原则的态度和看法。 ① 强调各级党委要抓好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意识形态战线各部门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 ;② 强调 6 意识形态部门要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③ 强调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必须吸取以往反倾向的教训,有‚左‛反‚左‛,有右反右,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④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拓展到哪里,依法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⒊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主要特征。 ① 科学性与阶级性 相 统一 的 特征 ;② 党性与人民性 相 统一的 特征 ; ③ 理论性与实践性 相 统一的 特征;④ 一元主导性与多样包容性 相 统一的 特征;⑤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特征;⑥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特征。 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时代价值。 ○ 1 充分发挥论证功能,为我党实现长期执政提供合法性依据。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能够阐明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制度是合理的;能够阐明我国社会现实存 在的诸多矛盾甚至冲突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党有能力处理和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 从而使人们认同和支持我们党长期执政。 ② 充分发挥整合功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要在建党 100 周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建国 100 周年时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需要有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是凝聚党心民心最好的‚社会水泥‛ (葛兰西语 )。 ③充分发挥批判功能,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提供有力思想武器。 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图谋转向中国。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要求我们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要有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担当,要有效挫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切实维护好我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安全。 ④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价值判断。 当今,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 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按照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要求,我们要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动回应人们的现实关切,解疑释惑,廓清是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党的意识形态社会化,使之转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二) 基本观点: ⒈意识形态与政党关系密不可分。 意识形态把政党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政党将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 意识形态是政党思想和理论上的旗帜,是获得智慧和力量的 根本所在。 ⒉所谓政党的意识形态观,是指政党对意识形态所持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就是我们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⒊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阶级性和科学性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 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能发挥持续、深远作用的‚执政资源‛和‚执 政软实力‛。 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会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三) 研究思路: 将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文本为基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论述和相关历史文献为主线,以党执政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为重点,以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 形成基础、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时代价值为逻辑路线开展本课题研究。 (四) 研 究方法: ⒈搜集、整理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论述和相关文献资料, 为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⒉采取史论结合。 依据文献资料,凭史说话,论从史出,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⒊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 ⒋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观进行比较鉴别,从而增强人们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五)创新之处: 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基本内涵的梳理概括及其时代价值的探索阐释这两个问题上。 前者侧重理论创新,后者侧重实践创新。 课题最终成果预计形成 30 多万字的专著。 7 三、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一)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 课题负责人近年相关前期成果较多,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1.《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观》,论文,获陕西省建党 90 周年征文一等奖; 2.《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及其时代价值》,论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20 年第 6 期; 3.《主流意识形态新论》,专著,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