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特色及创新项目、自评结果内容摘要:
的生产工艺、情景、案例为内容进行项目教学,一大批教师成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双师素质人才。 依靠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产学深度融合,利于学生技能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学院制定了《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总体和年度)规划》,确立了指导思想: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以产学结合为前提,以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合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不断深 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力争把基地办成集职业技能训练、鉴定、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应用技术开发与 推广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 学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随州市中心医院、随州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各专业在省内、外共建立了 6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中的阶段性生产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均在这些单位完成,为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积极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漳州世新健康育乐事业有限公司为学院提 供了 11万的康复设备共建实训室。 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随州市中心医院等单位每年为毕业生提供岗前强化培训,并提供就业信息,协助解决毕业生就业,为学院专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产学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0年,学院提出‚产学合作,以产促学‛的产学结合建设理念,并在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成功,现已进一步发展为‚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长期性的校企合作关系,并推广于学院其他重点专业。 学院在产学合作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两种模式: 模式一 : 以岗位为目标,全真实习实训,零适应期就业。 此模式就是让学生不出校门,在学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园区,进行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 在教学内容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基础知识以够用、实用为度,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把实习实训放在全真环境中,使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实现无缝衔 接。 模式二: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培养。 学院与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开展了订单培养。 首先,根据随州市经济发展需要,分析人才市场形势,选择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作为实施订单培养的合作企业。 其次,请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相关部门的 同志到学院参观,召开学生座谈会,向学生宣传大力公司、波导公司。 第三,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与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协商,达成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协议。 第四,根据企业要求分短期培训班和专科层次班进行课程开发。 第五,培训教师,校企共管。 为了充分体现就业导向,凡愿到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就业的同学,都可申请参加培训学习,考核合格,择优录用。 第一期短训班除少数学生淘汰和自动退出外,其余全部与湖北大力汽车公司、波导公司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顺利就业。 服务社会,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及培训。 人文艺术系举办 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培训、美术教师培训、服装剪裁培训;机电工程系为湖北楚威车桥厂举办了 程师高级班培训;医护系为随州市乡村医生提供培训;信息系为波导公司职工举行电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建筑工程系各专业毕业生以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开展建筑施工、预算、设计、装潢、房产开发等技术服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老师利用专业优势为学院大门、校内建筑小品、随州白云湖大坝、随州部分水库大坝 设计及总体规划开展技术服务,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开展建筑五大员培训;经管系为随州市齐星湖休闲村员工进行礼仪培训 ,各类培训累 计达 12330人次,学院已成为随州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摇篮。 2.师资队伍建设 2. 1 结构 2. 1. 1 学生与教师比例 生师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优秀标准,自评得分 =。 20202020 学年度在校生 6305 人,教师 410 人,生师比为 : 1。 80%的专任教师周学时≤ 12。 2. 1. 2 专任教师结构 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 %,且在各专业中的结构分布合理,大多数专业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专 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 学院自评得分 =。 专任教师 266人。 其中青年教师 199人, 硕士研究生学历(含在读硕士学位) 75,占青年教师总数的 %。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 1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 2. 1. 3 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 兼职教师一般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占 %,专业结构与学院专业设置相适应;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的 %;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好。 学院自评得分=。 学院共有兼职教师 98 人,其中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 34人,占 %,兼职教师结构合理,符合教学要求。 兼职教师均为与专业相适应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且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人员 ,教学效果好 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共 305人,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的 %。 2. 2 质量与建设 2. 2. 1 质量 学院教师为人师表,从严治教,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学生满意率高。 有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 学院 自评得分 =。 制定了教师质量评价标准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教师成长的文件,对教师质量从师德、教学业绩、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的师德、学历、教学水平、社会实践锻炼、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大面积提升。 为人师表、从严治教的师风已经形成,教师具有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 就业观,在学院组织的历次评教中,教师的满意率普遍较高。 实施了教师质量工程 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造就名师‛的思路,着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大力提高教师综合 素质,实施了‚七大工程‛: ( 1)师德建设工程。 根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制定师德师风建设规划,并通过组织学习教师道德规范,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师德建设理论研讨会和专项教育活动,组织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积极开展师风评议等教育活动。 在全院形成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教、文明治教的风气。 近几年来,我院有 1人获‚全国师德标兵‛、 18人次获市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有 24人次获市级‚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 2) 学历提升工程。 学院鼓励 40岁以下的教 师报考硕士研究生,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 近五年来,我院共计投入 30余万元,先后选送 20多名教师赴国内重点高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截止 6 月 30日,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 75人。 ( 3)胜蓝工程。 学院拟定发展规划,采取‚以老带新‛、优先安排进修、资助发展经费等措施,重点培养一批年轻的后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基本实现了骨干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 学院先后选派了中青年教师 44人次参加进修培训、学术研讨, 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 4)专业带头人工程。 学院以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为目 标,积极实施专业带头人工程建设,选派优秀教师赴第一线挂职锻炼、选送专业教师到先进职教机构轮训、选调专业骨干教师考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同时,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调入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 我院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 144 人。 ( 5)引智工程。 学院转变观念,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机制,从省内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先后聘请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与知名学者建立合作关系。 近两年,来我院作专题报告的专家学者 20余人次。 同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 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大了兼职教师比例,形成了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 6)‚三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工程。 结合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 建设工程要求,学院专门召开了‚三师‛工程研讨会,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三师‛工程评比,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学识博、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 7)人才激励工程。 学院强化激励机制,推行全员聘任制,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教师选配、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教 学教研、课时津贴、福利待 遇、干部任用、评优评模等多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年轻教师成长,中老年教师成‚家‛。 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统筹人才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推动了教学科研 近年来,教师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325篇,出版专著、教材 38 部,专著、论文及作品获奖多项;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科研立项共 45项,其中省级科研立项共 9 项,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 1项,获地市级奖励 5项;获评省级精品课程 1门,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1 个。 2. 2. 2 建设与发展 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成果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 并形成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和梯队结构;建立了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的机制与政策,效果显著;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行之有效,措施得力。 学院自评得分 =2。 强化了制度建设,规范了教学行为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建立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保障机制 ,相继出台了《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规定》《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师管理暂行规定》《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对青 年教师实行指导制的实施办法》《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评选及管理办法》《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研工作奖励条例》等多种政策和规定。 这些政策和规定规范了教师的行为 ,强化了师德建设 ,改善了教师结构,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成长。 学院实行了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 学院坚持院领导、中层干部、教研室主任、教师相互听课制度,从中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指导、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院领导定期听取教务处和各部门教学工作的情况汇报,对阶段性的教学和教改实施情况 做出总结部署,不断解决教学及其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夯实了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 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作风过硬、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造就了一大批懂职业教育的企业骨干和一大批懂行业企业的职教名师。 学院围绕专业建设,以争创省级教学团队为契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中坚,打造教学团队,建设团队精神。 大力改善双师教师结构,优化教学团队,注重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以共同筹建和攻关课题、争创精品课来凝聚人心,整合资源。 近几年,教师的学历提升、职称晋升提 高幅度大,整体素质较高,平均年龄低,教师发展潜力大,前景美好。 评出专业带头人 24人 ,骨干教师 28 人 ,双师教师 144人 , 师德标兵 14 人。 建立了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了教师质量意识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监控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从上到下的层层检查和自下而上的逐级反馈;二是学院督导室、教务处督导科和系(部)对教学环节的直接检查和交流;三是从学生、教师与院领导之间相互的直接信息反馈。 几年来,学院运用该套教学监督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质量评价 体系由过程评价和结果测试两个部分组成。 过程评价包括: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课程、专业质量等。 被评价对象(客体)是:授课教师、学生、课程、专业、与教学质量有关的工作部门等;参与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督导人员、管理人员、教师、领导等;评价的方法采用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督导检查等方式;结果测试根据专业、课程、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测试。 学院制订了教学质量测评办法,明确了检查考核要求、内容、方法和程序,每学期开展教学督导检查,期末分别进行理论课、实践课考核测评。 期中检查主要采取听课、检查 教案、抽查作业 或实验实训报告、查阅教学日志、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环节、学识水平、工作业绩和教学效果等。 期末考核主要依据教学考核的评价指标,进行学生评教、教师互评、量化打分,统一综合测评,并结合期中检查的情况,评定出每个教师的分数。 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进修、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等挂钩。 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发展步骤有条不紊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20】 16 号)和《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学院 制定了《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我院从现有教师队伍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建立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适应课程改革要求。自评报告、特色及创新项目、自评结果
相关推荐
破器材,每次炸药用量按实际用量领取,不准多领。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8长葛市 航鹰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二 O一一年二月十日长葛市航鹰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时期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
)。 68.( C)是医疗舆情高发地。 、财政投入不足主要是( A )的医患纠纷原因。 ,大部分官员选择( B )。 ( D )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 C)投诉的原因是由医疗纠纷引起的。 % % % % ,他们的主要功能是( )。 ( B)做法,但也在逐步调整对互联网的治理政策。 75.( B )只有在平时锤炼内功,这样到了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它才能够真正起到信息广泛的传播
、返乡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帮助尽快得到就业援助。 我们将结合劳动者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积极向企业推荐,帮助其尽快实现就 15 业再就业,解决劳动者 “就业难 ”问题。 此外,我们还将根据用工 企业需求,深化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着力提高服务用工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破解企业 “招工难 ”问题。 四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检查 思想 体系 组织 体系 工作体系 检查体系 质量保证 体系 检查标准 审查设计、按图施工 检查方法 14 组织保证体系的建立: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岗位各负其责。 从而形成公司监控层、项目经理部管理层、分包自控层到作业班组的四个层次的现场质量管理职能体系,从而从组织上保证 质量目标的实现。 1. 质量责任
条 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2020 年 6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2020 年 6 月 29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2020 年11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