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64K ZE=MPa ZH= Z   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 30 页 第 10 页 查图 627( b)取 σ Hlim4=470MPa 7)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73 36 0 6 0 4 7 1 8 3 0 0 5 3 .3 8 1 0hN n jL         73 74 N 3 . 3 8 4 1 0N 1 . 0 4 1 03 . 2 5u    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25 得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HN3=, KHN4 =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安全系数 S=1(失效概率为 1%)   33 l i m 3 1 . 2 5 5 9 0 7 3 7 . 5HNHHK M P a      44 l i m 4 1 . 3 4 7 0 6 1 1HNHHK M P a    取   611H MPa  9)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1 3 212 1 . 6 4 1 6 1 . 0 3 9 3 . 2 5 1 1 8 9 . 8 2 . 4 2 0 . 7 7 0 . 9 80 . 8 3 . 2 5 6 1 16 7 . 1 4 3dmm       ( 4)确定传动尺寸 1)校核圆周速度 32 67 .1 4 47 0. 16 5 /60 10 00 60 10 00dnv m s     2)修正载荷系数 3vZ 0 .1 6 5 3 0 = 0 .0 4 9 5 m / s1 0 0 1 0 0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11b 得 39。 VK  3)校正分度圆直径 3 3v39。 33v39。 1 . 0d 6 7 . 1 4 6 6 . 9 21 . 0 1Kd m mK    4)确定模数 计算法向模数 Hlim3 590MPa Hlim4 470MPa N3= 107 N4= 107 HN3K HN4K   3     611HMPa  39。 VK  39。 3d mm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 30 页 第 11 页 3339。 c os 66 .9 2 c os 15m 2. 1530n d mmZ     取标准值 m mm 5)计算中心距  34 2 . 5 ( 3 0 9 8 )a 1 6 5 . 6 42 c o s 2 c o s 1 5nm Z Z mm    圆整取 a=165mm 6)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   43 2 . 5 3 0 9 8a r c c o s a r c c o s 1 5 . 4 52 2 1 6 5nm Z Za        值改变不大,故不必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正 7)确定传动尺寸 31 2 . 5 3 0 7 7 . 8 1c o s c o s 1 5 . 4 5n omZd m m    42 2 . 5 9 8 2 5 4 . 1 8c o s c o s 1 5 . 4 5n omZd m m    8)计算齿宽 3 0 . 8 7 7 . 8 1 6 2 . 2 5db d m m     圆整取 b4=63mm, b3=70mm ( 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公式  23 3 3 332F Fa Sa FnKT Y Y Y Ybd m   3 4 44233F F a SaFFF a SaYYYY 1)计算重合度系数 m mm a=165mm  d1= d2= b3=70mm b4=63mm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 30 页 第 12 页 0 .7 5 0 .7 50 .2 5 0 .2 5 0 .6 9 61 .6 8Y      2)计算螺旋角系数 1 5 . 4 51 1 2 . 0 5 0 . 7 3 61 2 0 1 2 0 oooY        3)计算当量齿数 33 33 30 3 3 . 5 0c o s c o s 1 5 . 4 5V zz    44 33 98 1 0 9 . 4 4c o s c o s 1 5 . 4 5V zz    4) 查取齿形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21 得 YFa3=, YFa4= 5)查取应力集中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22 得 YSa3=, YSa4= 6)查取弯曲疲劳极限应力及寿命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28b。 628c 得 σ Flim3=450MPa,σ Flim4=390MPa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26 得寿命系数 KFN1=KFN2=1 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σ F] =KFNσ Flim/S 取安全系数 S=1 (取失效概率为 1%) 则  F3 1 4 5 0 4 5 0 M P a    F4 1 3 9 0 3 9 0 M Pa   [ ] 8)计算 弯曲应力  332 4 161 .04 5 2 96 3670 77. 81 FFM P a      4475 .6 2 2. 18 1. 82 72 .6 32. 55 1. 62FF M P a 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满足条件。 Y = Y = zV3= zV4= YFa3= YFa4= YSa3= YSa4= Flim3 450MPa Flim4 390MPa KFN1=KFN2=1 S=1 F3[ ] 450MPa  F4 390MPa [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满足条件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 30 页 第 13 页 ( 6)计算齿轮传动其他尺寸 端面模数 2 . 5 2 . 5 9c o s c o s 1 5 . 4 5nt mm m m   齿顶高 1 2 .5 2 .5a a nh h m m m    齿根高 ( ) 1 . 2 5 2 . 5 3 . 1 2 5f a nh h c m m m      齿顶隙 0 .2 5 2 .5 0 .6 2 5nc c m m m    齿顶圆直径 33 2 7 7 . 8 1 2 2 . 5 8 2 . 8 1aad d h m m      44 2 2 5 4 . 1 8 2 2 . 5 2 5 9 . 1 8d d h m m      齿根圆直径 33 2 7 7 . 8 1 2 3 . 1 2 5 7 1 . 5 6ffd d h m m      44 2 2 5 4 . 1 8 2 3 . 1 2 5 2 4 7 . 9 3d d h m m      五.轴的设计和计算 ( 1)蜗杆轴设计及计算 下图 是 蜗杆 轴与蜗杆材料一致选择 45 号钢调质处理, HB=240,考虑到蜗杆为下置,有轴向力,所以选用 一对角接触轴承, 一个深沟球轴承,一端固定, 一段游动 , 稀油润滑,橡胶 密封。 轴的结构设计如下图 图 2 蜗杆轴的结构设计 1)初算轴头 按需用切应力初算 d1 pd mm mm mm3  4 3  4  轴的计算公式和有关数据皆引自《机械设计》第137 页 ~ 第157 页 轴的材料选用常用的 45钢,调质处理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 30 页 第 14 页 d1 段直接与电机相连,不受弯矩,查机械设计课本表 102取 c=112 则 31 1 .0 01 1 2 1 1 .4 3940d m m 轴颈上 有单键,轴颈虚增大 3%, d1== 考虑到蜗杆轴刚度较小,需增大轴径,取 d1=18mm 查《机械设计指导手册》 126 页选取 LT2 型联轴器 l1=42mm 2)计算 d l2 该段轴与联轴器想连,起定位作用,但不承受轴向力,且需要考虑密封圈内径为标准值,所以取 d2=20mm, l2 需伸出端盖 15~20mm,由作图决定,作图后的 l2=40mm。 3)计算 d l3 该段 与圆螺母配合, 考虑 圆螺母 的 标准值。 所以取 d3=25mm, l3=17. 4)计算 d l4 该 段与轴承配合,所以选取 d4=30mm,选取 7206C 轴承,长度 l4 为 两个 轴承宽度 16mm,考虑到还需添加套筒和溅油板,故 l4=53mm 5)计算 d l5 该段主要是固定溅油板所以取 d5=36,其厚度为 10, 所以取l5=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