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回收进校园推广策划方案内容摘要:

来进一步满足战略的框架 逐步形成全国高校废品收购、大学校园跳蚤市场网络体系。 拓展业务至学院所在的合肥大学城,使绿色回收亭驻入大学城内 6 所高校,初步形成连锁规模化废品收集网络。 13 五、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针对校园师生生活废品特点,回收物品主要集中于废旧书籍、纸张以及塑料包装。 对于书籍要根据涉及内容、新旧程度、可再使用途径进行分类整理。 对于塑 料产品,主要是以收集(购)、转卖为主 双赢公司回收 二手市场 整理分类(依据其可利用程度) 纸 类 杂志 专业书籍 考证书籍 报 纸 基础课书籍 包装废纸 14 (二)价格策略 建立与市场相同的回收价格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高和最低价格。 价格不是绿色回收的主要竞争优势,并将保持合理的价格,维持学校的废品回收体系。 绿色回收以热情的服务、便利的网络及良好的品牌来获得同学们的亲睐。 双赢公司回收 跳蚤市场 购买回收 校园收集 塑料废品 饮料瓶 日用塑料 其它塑料 学生用品 购买回收 清洗修理 自行车 日用品 二手电脑 其它 思想 服 务 网络 市场 市市 场场 杠杠 杆杆 热热 情情 服服 务务 便便 利利 网网 络络 忠忠 诚诚 品品 牌牌 绿绿 色色 思思 想想 品 牌 15 (三)营销渠道策略 A、回收渠道: 为了适应在校学生销售废旧物品的特点,开拓校园市场,绿色回收亭在营销渠道上, 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 针对收集、整理烦琐,我们在各个宿舍区增加分类垃圾箱;  通过学校相关宣传渠道,给广大学生介绍一些收集、整理废品的小技巧。  安排人员在每日中午和傍晚轮流值班,同时还每周进行上门收购的方式,使同学可以随时有废品随时卖。 目前,安财的校园绿色回收亭,由 5名同学负责回收业务,学生宿舍楼( 6 幢)、教学楼( 4幢)办公楼( 1幢)实验楼( 1幢)、食堂( 1幢)、图书馆( 1 幢)由 5名同学分工负责( 2 名男生负责 4号楼, 1 名女生负责 6号楼, 1名学生负责办公楼, 1 名负责实验楼、食堂、图书馆)。 B、销售渠道 (1)校园废品中有相当数量的物品具有二次使用的价值,例如专业书籍、生活用品、衣物等。 对于这类物品,我们回收过来后,进行整理、清洁、分类,定期组织校园跳蚤市场,将物品直接转化为商品。 电话 预约 回收 亭 方便、 直接 网络 预约 上门 服务 16 ( 2)对于不能进入跳蚤市场的废旧物品,我们与安徽双赢公司形成战略联盟关系。 按照双方的协议,合肥双赢公司 将根据 主要品种回收指导价格,定期 来绿色回收亭进行废品回收。 确保了废旧物品销售渠道的畅通稳定。 (四 ) 促销策略 ( 2)非人员促销 A、利用校园广播台、学校官方网站、校园 BBS、校报、系刊等开 展营销和宣传的同时,进行环保、资源节约等绿色思想宣传。 海报宣传、横幅、彩页 校园广播宣传 36各位同学:我们的绿色服务中心 正式开业了,首先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我们中心本着保护环境,服务同学的宗旨,目前主要进行以下物品回收:废书、报纸、啤酒瓶、易拉罐、二手物资等。 (详见店内粘贴栏)我们虚心接纳您的意见和想法。 我们的电话 : 0551 3 8 6 5 2 0Y o u amp。 m e 绿色服务中心07 6 21( 1)人员促销 定期组织培训工作人员,通过绿色回收亭的工作人员,将绿色环保、资源再生的观念以及绿色回收亭的业务特点,和广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上门的宣传和收购。 17 C、利用校园和校际网络,开展网络营销 高校校园网正在大规模普及,校园网络环境日渐优化,学生上网越来越方便,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开展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校园网除了完成学校公共信息发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之外,还有许多 潜力可以挖掘。 我们已经将分三个阶段开展网络营销实践: 第三个阶段:开展校际网络商务合作,把在本校成功的网络商务模型向外校复制,同时考虑建立以短信为交流平台的无线商务。 校园网络平台 校园网络论坛 本公司商务网站 校园二手市场 校园文化娱乐 校园公共信息 校际交流 无线商务平台 SMS 通过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很好的发布信息,培育潜在顾客,同时也可以降低广第一个阶段:在 校园二手市场、校园网络论坛上面发布信息,开展信息交流与互动。 第二个阶段:建立本公司的商务网站,利用本公司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在校园网上设置链接,使访问校园网的同学可以在网上很容易找到我们。 B、组织校园亲善、公关活动,资助贫困大学生或设立奖学基金、赞助学校开展的活动、资助学生社团等。 开展的公益校园签名活动 18 告成本,扩大受众范围,增强与顾客的互动。 ( 3) 品牌提升 (Yamp。 M) 校园绿色回收亭 建立规范化市场运作管理制度。 悬挂统一的标识、标牌,制作统一的服务公约、禁收物资目录和从业人员管理办法,配备统一的车 辆、服装和计量工具。 对所有回收人员实行“八统一、一规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