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砖胎膜)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安全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由专职安全员和工地值班 电工对整个工程的照明 5 系统、供电系统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施工期间供电、照明正常。 检查基坑围护情况、马道支架等。 对每一振捣器、混凝土输送泵配置的专用开关箱进行检查。 基坑降水在施工期间必须保证降至设计水位标高。 根据彭州地区历年的温度情况,本项目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室外气温平均为 10度左右,比较便于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混凝土开盘鉴定在现场进行 ,泵送时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宜不大于 160mm,对混凝土进行现场抽检,测定入泵混凝土的坍落度。 混凝土入模时间控制。 混凝土必须保证从混凝土 搅拌站出料至入模最长时间不得超过 2小时,由搅拌站与现场保持密切联系,控制供料时间。 每次筏板浇筑时必须连续作业,应做好外协工作,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车辆进出需做好交通、城市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 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告知周边居民和商家,夜间施工对周边居民有一定的影响,由项目部和业主做好周边居民的工作,取得周边居民的谅解。 根据 4 次大体积混凝土每次浇筑方量都在 2500 立方左右,考虑运输距离和实际场地道路畅通,项目部安排搅拌站提供混凝土运输罐车不少于 10 辆,满足现场每小时泵送砼量约为 80m3 的供应能力,要求搅拌站提前对运输车辆进行检修,同时搅拌站备用罐车以防其他车辆故障。 浇捣顺序 因筏板结构每次浇筑的砼工程量较大,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施工冷缝,每次浇筑筏板砼采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的方式。 筏板和抗水板混凝土浇捣顺序为由北向南方向,标高先低后高原则从 **轴开始 连续推进浇筑。 连续推进至 ***轴附近的膨胀加强带位置时分层往膨胀加强带位置浇筑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并及时振捣 (因混凝土存在流动性,钢丝网能大面积拦住,但筏板底部钢筋网位置会 漏,需浇筑 的微膨胀混凝土量会超出实际方量)。 6 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平面示意图 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剖面示意图 浇筑工艺 每次浇筑都采用两台泵送设备, 底板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的原则,确保混凝土密实无冷缝。 采用自然流淌、平面分条、斜面分层、循序推进的连续浇筑方式(具体见附图)。 筏板基础混凝土厚度为 米,混凝土浇 捣厚度控制以覆盖每层混凝土的时间不大于 2 小时为原则,按每层下料厚度按 500mm 左右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分层之间不出现冷缝。 从拖式泵出来的主泵管安装在浇筑区外避开当时浇筑区域以免串动振动影响混凝土的初凝, 混凝土的 支 泵管出料口接软管,以利于混凝土的布料。 为了防止浇捣混凝土时管道串动 损坏钢筋模板 ,需将管道固定于钢管支架上。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管道及支架按混凝土浇捣顺序沿浇筑方向逐段拆除,拆除后的管道及支架及时运出。 混凝土的振捣工艺 根据上述混凝土的浇捣原则及要求,混凝土浇捣时要控制分层厚度,均匀布料,覆盖完 全。 浇捣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振捣 7 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原则,振捣时振捣间距为 400mm 左右梅花状振捣,采用自后向前的振捣顺序,振捣器垂直于混凝土面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50mm 左右。 施工缝的留设 按照设计提供的底板图,按后浇带划分设置底板后浇带。 筏板后浇带处钢板止水带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底板中部,采用钢筋加固的施工方法埋设。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量大,经振捣后必将分泌出一定的水顺混凝土坡面流至标高低的位置,通过混凝土的推进排至筏板外围后抽出坑 外。 混凝土表面 抹压养护 混凝土浇捣后初步按设计标高用木刮尺刮平,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蟹搓磨压实,再用铁抹子抹压,混凝土经收水后,再磨光机磨压混凝土表面,然后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及降温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计算 水泥的水化热计算 Qt=Qot/(n+t) t/Qt=n/Qo+t/Qo Qo=4/(7/Q73/Q3) =4/(7/2703/240)=298kJ/Kg 式中 Qt— 龄期 t 时的累积水化热 ( kJ/Kg) Qo— 水泥水化热总量 ( kJ/Kg) t— 龄期 n— 常数,随水泥品种、比表面积等因素不同而异。 Q7取 270kJ/Kg, Q3取 240kJ/K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