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保护性耕作棉花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动态规律研究项目课题申请书内容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剖析保护性耕作下棉花微量元素的吸收积累动态规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挖掘不同耕作制度下微量元素对棉花生长的贡献,研究结果可指导各个地区的棉花生产和微肥合理施用,研究理论推广后可在提高棉花产量、降低施肥成 本等方面带来直接的效益。 ( 2)研究成果形式:以科技论文形式体现。 课题完成后,拟在各级别科技期刊杂志上发表 2~ 5 篇科技论文。 ( 3)人才培养:培养 5~8 名本科毕业生,本科生在参加课题过程中可完成其本科毕业论文。 四、研究基础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从 2020 年开始,课题组成员一直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土壤农业化学及土壤肥料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其中在实验室历练半年,练就了扎实的土壤、植物养分分析操作技能,并经过各种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Li6400 光合测定系统、 PAM2020 荧光测定分析系统等高端分析仪器的培训。 从2020 年到现在,课题组成员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兵团耕地的历保护基金项目( 7403070402)、发展生态治理沙漠化土地基金项目( 2403070405)、农业部948 重大国 际合作资助项目( 2020- Z53)、皮棉单产 200 公斤以上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农业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04- 07- 03B)、南疆棉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TDZKSS05011)等科研课题,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技能和经验。 主持和参加的课题获得了兵团和自治区许多专家的肯定,为新疆棉花生产做出的一定的贡献。 在最近几年,课题组成员共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课题组具有扎实的棉花保护性耕作及土壤、植物养分分析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的与本课题相关的实践经验。 目前,依托开放实验室(农业资环与环境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资产共计400 多万元,普通仪器数量众多,先进的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合理的开放制度能够让研究人员随时进入实验室,提高研究工作 的效率。 同时,作物高产栽培实验室的 Li6400 光合测定系统及 PAM2020 荧光测定分析系统也为课题的深入进行提供了后备保证。 所有试验条件基本能满足课题的完成,尚为不足的是试验作需个别标准试剂需要从外面订购,费时费工。 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 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得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 的任务 . ,男, 1978 年 2 月生, 2020 年来校工作,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土壤肥料学、土壤农化分析等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本课题中主要制定技术路线, 布置及管理试验并进行土壤及植株样品测定。 2020- 2020 年参加发展生态治理沙漠化土地基金项目( 2403070405), 2020- 2020 年参加皮棉单产 200 公斤以上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2020- 2020 年参加农业部 948 重大国际合作资助项目( 2020- Z53)项目、农业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04- 07- 03B)、南疆棉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TDZKSS05011),2020- 2020 年参加国家 “ 十一五 ”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 中 “ 宽谷 丘陵区农牧综合开发模式与示范 ” 课题( 2020BAD09B08)。 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 7 篇。 ,男, 1955 年 5 月生,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硕士研究生导师,自治区和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兵团农学会副理事长 ,新疆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新疆阿克苏地区农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土壤肥料学、测土施肥等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本课题中主要进行试验设计和理论分析,并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可行性理论参考。 最近几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2020~ 2020 年主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 干 旱区农田有机养分循环机理的研究 ” ; 2020~ 2020 年,负责农业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 耕地地力保护 ” 和 “ 发展生态农业治理沙漠化土地试验与示范 ” 中新疆阿克苏和喀什地区的试验与示范。 目前正在承担的项目: 2020~ 2020 年 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 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 ;农业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 04- 07- 03B; 2020~ 2020 年 “ 亩产 200kg以上皮棉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 技术研究; 20202020 年国家 “ 测土施肥资金补帖项目 ” 等研究项目。 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 10 余篇。 ,男, 1971年 10 月出生 , 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讲师, 现于新疆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土壤与生态教研室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本课题中主要承担土壤及植株样品微量元素的测定工作。 主持科研项目有: 2020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主持农业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子专题 “ 南疆棉 区棉花肥水耦合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2020 年 6 月 2020 年12 月,主持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 “ 南疆海岛棉长势遥感监测研究 ”。 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 10 余篇。 ,男, 1978 年 5 月生, 硕士,讲师, 现于新疆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土壤与生态教研室从事土壤肥料学和遥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课题中主要承担土壤及植株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工作。 主持课题有: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 “ 新疆主要类型土壤的理化特性与光谱特征关系的研究 ”。 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 3 篇。 课题组成员近期发表的主要科技论文有: 1. 五、经费预算 支 出 科 目 金 额 (万元) 计 算 根 据 及 理 由 比例 科研业务费 试验地使用费 需租用试验地 1~ 2 亩 ≥75% 测试费用 某些元素无法自己测定或仪器出现故障时需要到中测室测定 劳务费 采集和处理样品工作量大以及暑假试验时,都需雇用劳力 论文发表费 争取在各类期刊发表 2~ 5篇科技论文 其它业务 科技处管理费用 实验材料费 试验过程中所需基本材料 小 型仪器设置费用 小型仪器购买 地温计等小型仪器是土壤环境测定所必备的,而实验室没有 ≤10% 试剂购买费用 微量元素测定标准样品较贵 国内外交流与协作 参加相关学会会议 ≤10% 其 它 作为资金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5% 合 计 万元 备注: 六、申请者承诺 我保证上述填报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获得资助,我与本项目组成员将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时报送有关 材料。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 七、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单位 (公章 ): 年 月 日 八、合作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九、科技处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襄州区棉花生产 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配套工程 安 全 监 理 计 划 湖北楚元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年 月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襄州区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配套工程 建设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设计单位:襄阳县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湖北楚元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北地金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 工程地点:襄州百园林路 77 号。科研保护性耕作棉花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动态规律研究项目课题申请书
相关推荐
( ) 其中: V —— 景区旅游车辆总数; A —— 旅游人数 ; Ti —— 第 i 种公路出行方式分担率 ; Ci—— 第 i 种公路出行方式核定 座数; Pi—— 第 i 种公路出行方式实载率 ; 常规停车需求预测中应有驶入率或者停车率对交通量可能存在停车需求进行测算,但对于景区而言,大部分旅游出行需求都是必须停靠每一个主要景点,同时必须在固定地点休息足够的时间。 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
m 的钢筋宜不留缝;对直径> 20mm 的钢筋留 5mm 左右的缝。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就及时向项目部反应,查对情况。 质量要求: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为177。 10mm。 钢筋弯曲 原则是对粗、量大的构件用弯曲 机弯曲;细、少的采用人工扳把弯曲。 钢筋弯钩弯折的有关规定:
(砖胎膜)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安全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由专职安全员和工地值班 电工对整个工程的照明 5 系统、供电系统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施工期间供电、照明正常。 检查基坑围护情况、马道支架等。 对每一振捣器、混凝土输送泵配置的专用开关箱进行检查。 基坑降水在施工期间必须保证降至设计水位标高。 根据彭州地区历年的温度情况,本项目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室外气温平均为 10度左右
3 雪龙滩及其附属电站 4 多龙水电站 2 2 2 2 2 5 老虎沟峡口水电站 1 1 1 1 1 6 九龙水电站 2 2 2 2 2 7 托河、托峡、托源 2 2 2 2 2 8 达龙沟电站 9 仙米水电站 10 江源水电站 14 14 14 14 14 11 源合水电站 12 讨拉梯级水电站 13 珠固梯级水电站 14 地久水电站 15 初麻梯级水电站 16 天仙水电站 17 梅花水电站
查结果 及原因 分析 经调查结果显示,延安红色旅游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一 )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形态创新 目前,“革命圣地延 安、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已成为延安发展旅游业的四个特色,但是这些特色之间缺乏相互融合,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旅游模式和形态创新意识不够,发展模式较为单一。 (二)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特色服务 由于延安市的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