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内容摘要:
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本着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原则,改革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2 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上开展以 技能培养 为主导的职业素养教育,采用“ 3+1 方 式”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将三年教学全程划分为 4 个学段, 一 个整学期的实习 实行递进式分段教学。 第Ⅰ段:第 2 学期,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在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基地进行基础技能训练,掌握基础技能。 第Ⅱ段:第 4 学期,为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及带着专业学习中遇到的疑问,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训,掌握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第Ⅲ段:第 6 学期,学生根据第三学期在企业实训的经历,在学院及校内基地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系统学习,解决在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与技能证书相关的考核。 第Ⅳ段,第 8 学期,到校外企业预就业岗位顶岗实习,掌握预就业岗位综 合技能,正确把握专业理论知识,实现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零距离”对接 . 23 课程开发与 设计 以项目为导向 设计课程内容,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项目模块。 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 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模块。 做学融合,周期循环 ”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24 教学 与时俱进,实施目标技能教学 课程培养方案是课程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制订决定着本专业人才的技能能力与岗位能力,为使学生能紧跟步伐,教学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紧贴畜牧生产实际,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中心,设立课程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目标技能。 组建专业虚拟班级,实施企业化培养 为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养,教学团队多方联系,借鉴相关院单位的做法,并大胆地创新,与多家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开创性地开设专业虚拟班级的试点。 这种培养方式给了学生一个归宿的感觉,让学生感受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氛围,真正实现了企业化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践机会,也给企业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考察空间,把学校建成企业人才的后备基地,缩短了学生与企业 的磨合时间,企业也节省了不少的培养开支,实现了互惠互利,三方共赢。 多样教学试点,培养灵活性增强 根据社会、企业、学生自我的需求,我们灵活地采取了多种教学试点方案,首先是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按学生自我职业发展导向,采取多样化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紧紧抓住实验、实习、实训三个关键环节,将它们分为专业基础实验、专业认知实习、专业技能实训、毕业顶岗实训四个方面。 分别把它们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每学期的课程也主要围绕这些实训内 容开展,实训的时间不少于一个月,部分学生可根据学生申请和企业的要求,将实训时间与寒、暑假连接起来,延长了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学生到各实训基地带任务顶岗实习。 通过边学习,边工作,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其次是实施“ 3+1”培养模式,采取融“教、学、做” 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在 2020 级学生中实施了“ 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进行两年半系统学习,第三年下半年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将一些专业拓展课安排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指派的技术员一 起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采取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仿真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从业能力。 学生可以很好将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在这学期中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很好地提高中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学习的效果也得到很好的加强。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在学院不仅仅是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三种能力,即“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知识是不断地更新的,单纯地学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畜牧兽医教学团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方法与 手 段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知识延展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与行业企业交流才能不断地提高,因此学生的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我们经常将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兼职教师请到学院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感受各种场面,为将来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 三种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生产实践教学:在学生专业综合实训期间,将学生安排在各养殖场与场内的生产人员一样直接参加生产实践。 顶岗实践教学:学生顶岗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做这一环节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引入到学院,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所以顶岗实践教学很可能便成了学生的就业见习期,实际情况也很好反映出院这一点,参加顶岗实践的同学有 80%以上与企业鉴定了劳动就业协议。 25 专业综合实践教学 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构筑适应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采用开放式管理,实行分层次教学,加强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促进个性化实验教学的发展。 在实验教学方面,我们将所有的课程实验划分四种类型: 导师制实验: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仿真性实验:通过模仿真实生产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验 , 这种生产性的真实环境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其中内涵。 服务性实验:教学团队长期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思想,与行业企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性实验: 学生跟老师一起参与科研 ,学生可以根据 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 与老师一起 到实验室进行研究验证,学生也可以与教师一起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将实践性教学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安排在不同的情境中完成。 模拟实践教学:对部分实践性很强的内容,我们便在实验室造出实践现场,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活动。 跟师实践教学:每届学生的第 三 学期 开始 ,我们都安排了专业认知实践。 由于此时的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很有限,尚无法独立进行专业活动,我们便采取跟师性的实践教学,学生与兽医一道活动,学生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即师傅带徒弟的做法,让学生可以很快地进入状态,较 为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的实际情况。 生产实践教学:在学生专业综合实训期间,将学生安排在各养殖场与场内的生产人员一样直接参加生产实践。 顶岗实践教学:学生顶岗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做这一环节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引入到学院,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所以顶岗实践教学很可能便成了学生的就业见习期,实际情况也很好反映出院这一点,参加顶岗实践的同学有 80%以上与企业鉴定了劳动就业协议。 到实验室,让学生现场进行检疫,填写检疫清单,完全是按照市场检疫的要 26 教学改革成果 一 、“ 3+1”教改模式 ,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训和就业平台,又为企业后备员工的储备和后备骨干技术人员的挑选提供了广泛的人选,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赢。 二 、校企融合的教学改革特色,在 本 专业推广应用、改革创新,形成了 “ 3+1”教改模式,目前正在试行之中。 31 教学团队建设 专职教师情况 1.本专业在编教师总数 10 人。 其中:正教授人,占 0% ;讲师 3 人,占 30% ;助教 5 人,占 50% ; 2.双师 素质 教师 8 人,占 80% ; 三年以上企业经历 教师 人,占 ; 拥有与专业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 7 人, 70% 3.自治区 级以上(含) 教学名师 人。 4.校重点培养教师数。畜牧兽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
相关推荐
行严格选择,这是搞好黑山羊本品种选育的重要措施。 整群是搞好黑山羊本品种选育的重要环节,所以每年秋季要在种山羊鉴定评分基础上进行留优去劣。 整群的目的在于使黑山羊群体结构合理,性别、年龄搭配恰当。 定期整群选优淘劣提高山羊群质量。 分级、分系为等级选配和品系繁育准备条件。 技术流程 原种的选饲 运输 原种繁殖场 保护区 繁育保种 建立系谱 选种 16 主要技术参数 通过选育,成年公羊体重达
齿上交错地磨出分屑槽。 设计分屑槽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7 ① 分屑槽的深度必须大于齿升量,即 haf,否则不起分屑作用。 ② 为了使分屑槽上两侧的切削刃也有足够的后角,槽底后角应大于拉刀 刀齿后角,取为α 0+2176。 ③ 分屑槽的数目 nk应保证切削宽度 不太大,便于卷曲成为较紧的切屑, 有利于容纳在容屑槽内。 当拉刀直径 d050mm 时: nk=∏ d0/(~ ) d01/2=28
率增长至2 . 5 2 4 盈利率上升到6 . 9 4 % 4 员工士气高昂 4 拥有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3 市场份额提高到2 4 % 3 法律诉讼尚未了结 2 工厂设备利用率下降至7 4 % 2 缺少一个战略管理系统 1 研发支出增加8 % 1 对经销商的激励不够有效 1 总计 1 内部关键因素评价矩阵示例注:评价值涵义: 1= 重要劣势; 2= 次要劣势; 3= 次要优势; 4=
在检查过程中,确保接线正确和牢靠,用万用表检查是否连接正确,测试是否该断开的地方断开,该闭合的地方闭合。 经仔细检查无误后,有老师检查,无误后,在老师监视下上电操作。 合上电源,用万能转换开关分别测量Uab、Ubc、Uca是否正常。 经检查,均在380V 左右,说明没有缺相。 测量变压器两侧电压,分别为380V、220V左右,正确。 1 按下SB2,电动机M1正转,同时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吸合
IV 第一章 方案选择和比较 5 第 2章 硬件设计 控制芯片 STM32f103c8 介绍 STM32 系统是由 ST(意法半导体)公司开发设计的芯片系列。 STM32 的系统架构比 51 单片机就要强大很多。 我们这里所讲的 STM32 系统架构主要针对的 STM32F103 这些非互联增强型芯片。 STM32 系统的架构图如下图 : 图 STM32 系统架构图 STM32